Q:7岁女儿最好的朋友,是从幼儿园开始就在一个班的同学。女儿特别依赖他,对方也很慣着她。每到周末节假日,女儿就要去他家(我会送东西),对方偶尔也来我们家。大多时候,对方父母都挺欢迎,但偶尔也不是那么喜欢。但无论我怎么说服女儿,给她安排其他活动,她每周六都要去对方家里。这可怎么办?
A: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层级分为生存、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5个级别。对现在的人类而言,以温饱为核心的生存需求早已得到满足,安全感成了人的最低诉求。而当一个孩子被送入幼儿园,离开了有稳定依恋关系的妈妈,进入陌生环境,他会努力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某一固定的老师或小朋友身上,以便在新的环境里建立情感的根基。因为只有在存在“情感依附”的环境中,孩子才会感到安全和快乐,这样一个“人”的存在,能安其心中的不安。当孩子进入小学,依旧很依赖那位同学,也是同理。
了解了这点,父母就可以正确面对孩子的“依赖”行为,解读孩子背后的需求,而非戴着“有色眼镜”,简单、蛮横地认为孩子不懂事甚至没出息。明确了孩子的需求后,从长远的角度看,父母应帮助孩子拓宽“情感依附”的面。看看小区是否有其他同学,找一些机会让孩子去交往、去接触他们;要多和孩子聊天,聊班里的同学及事件,让孩子尝试关注他人。而孩子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边界”意识,缺乏尊重别人的时间或安排的意识。对此,父母可以让孩子学会事先打电话征求对方意见,告知对方自己想去的意愿,然后依据对方的回应再决定自己是否去。切记,这些事情都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做,而非父母代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