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栏中两文,讨论的是具体作品,着眼的则是经典解读背后的文学史观和理论视域的刷新与扩容。张旭东重读《骆驼祥子》,力图阐明作品揭示了民国时期中国人的整体生存状况和精神困境,其核心形象是非人道—人性的“动物”与“幽灵”,其决定性风格特征是现代主义高度象征—隐喻化的结构性摹仿和再现,而不是人们惯于认定的基于人道主义精神、以写实主义风格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韩琛的文章则在20世纪初期东亚殖民格局、地缘政治和文化冲突的广阔背景下解读《牧羊哀话》,分析作品意在透过一个镜像式的朝鲜故事,表达五四中国与儒教传统、现代性追求与民族主义话语之间的多重互动。
作家与作品栏中,吴晓东对《围城》的解读也透出新视野、新问题。文章认为,抗战在《围城》里是“既遥远又无所不在”的结构性因素,构成小说叙事者及人物的生活底色、思维惯习和存在背景,从而成为一个既传达时代症候、又承担讽喻与寓言功能的微观诗学视景。程光炜的文章则把《尘埃落定》置于80年代“寻根文学思潮”的延长线上,通过对作家与作品的文学史层面的研究,探讨“寻根”对阿来重构文化身份与文学旅途的深层意义。吴舒洁的文章通过对丁玲1930年代几部作品的分析,并结合其生活与思想状况,揭示出个人、组织、写作三者之间如何交织构造出一种“革命的写作”,并促使丁玲从一个“后五四”的个人主义者转变成“革命作家”。徐勇的文章统观刘震云数十年的写作,探讨其小说创作与八九十年代以来文学转型与社会思潮之间的内在关联。李勇的文章考辨1968年陈映真入狱事件,以当年的“目击者”“参与者”的追忆,以及作者的采访为切入点,探究此案一些未曾完全打开的重要关节。
本期“新现象”栏目,潘家恩将“返乡书写”这一文学/文化现象置于“城乡中国”的特定历史转型期,讨论其衍变方式、社会基础和文化意涵,体现出介入现实的努力。文献史料研究栏目,商金林的文章通过梳理和解读五四时期胡适与刘半农的往来书信,澄清了诸如《新青年》同人关系、刘半农的新诗创作与治学道路等文学史的细节。慕津锋的文章介绍并考释师陀长篇小说《争斗》的手稿。青年学者朱羽新著《社会主义与“自然”》面世后,颇引学界关注,北大国际批评理论研究中心为之召开研讨会。会上,数十位专家学者围绕该书所引发的诸多议题展开讨论。本刊特刊发研讨综述,以飨读者。
本期其他文章亦各有可读处,兹不一一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