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美青贮玉米产业发展看我国之差距

2019-05-23 08:44:06丁光省
中国乳业 2019年4期
关键词:威斯康辛玉米品种

文/丁光省

(中国种子协会青贮玉米分会)

1 欧美青贮玉米产业发展现状

1.1 欧美青贮玉米种植面积

欧洲青贮玉米种植面积9 217 万亩,占玉米总面积的42%。其中德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3 206 万亩,占玉米总面积85%;法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2 265 万亩,占玉米总面积50%以上。德国青贮玉米种植面积3年数据:2014年3 138.9万亩;2015年3 150.6万亩;2016年3 206.4万亩;从中可以发现年际间种植面积稳定。欧洲青贮玉米种植面积3 年数据:2014年9 114.8万亩,2015年9 278.4 万亩,2016年9 217.0 万亩。美国近年来青贮玉米种植面积一直在4 000 万亩左右徘徊,美国青贮玉米占玉米总面积的7%,种植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北部农业区,如威斯康辛、明尼苏达、爱荷华州、纽约等州(图1)。

图1 欧美青贮玉米种植面积

1.2 欧美对青贮玉米的认识与利用

欧美农牧方面的专家与畜牧从业人员,普遍认为青贮玉米是草食家畜最优质的青贮饲料。美国养殖场把全株青贮玉米作为食草家畜的主料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在美国,政府有专门的机构统计每个养殖场每年收贮多少亩青贮玉米。德国亦是如此,他们不仅把青贮玉米作为食草家畜的主饲料,还把青贮玉米作为一种高效能源作物种植利用,用全株青贮玉米通过发酵制作沼气进行发电。因此,德国在青贮玉米审定中对用于能源的青贮玉米专门制定了独特的标准,把厌氧发酵产气量明确规定作为能源青贮玉米的审定标准之一。在德国,玉米总面积的85%是青贮玉米的原因就在于:青贮玉米是一种单位面积产量最为高效的绿色农作物。也正因为此,欧美国家全株青贮玉米的种植和利用十分普及,并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用青贮玉米饲喂草食家畜实现了全覆盖。

1.3 青贮玉米产业较为成熟

1.3.1 种养一体化无缝衔接

种养结合是其产业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美国绝大部分专业化养殖场均是种养一体化,即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青贮玉米、用自己种植的青贮玉米养殖自己的奶(肉)牛,其好处在于这种模式能自动“把种植的高效和养殖的高效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种、养产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的高度一致。

1.3.2 国家建有健全的青贮玉米品种示范体系

美国以威斯康辛州为例。全州由威斯康辛大学农学院乔·苏尔教授负责全州的青贮玉米示范展示工作,全州按生育期长短分4 个区域、设置6 个示范点,每个示范点征集各企业、科研单位几十个适应本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品种集中种植展示,试验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每年在接近收获的季节组织农场主及一些专家、企业去现场参观,青贮玉米收获后,威斯康辛大学会对每个参试品种的产量、品质、消化率、产奶量进行全方位分析并予以公布,供所有企业、农场主参考使用,这些均是免费的公益事业。德国也是如此,德国是利用各州各级种子管理部门负责已审定品种的示范展示,对所有示范品种进行分析检测,每年都把所有试验检测数据公开发布到网上,指导性的向农民、农场主推荐最适宜本地区种植的品种。

1.3.3 建有青贮玉米饲料、品种的研究评价机构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该产业的基础性科学研究,基础性科学研究应该由政府来做,我国倡导科研院校转为基础性公益性研究机构也是如此。青贮玉米产业需要跨学科的研究机构,例如美国农业部设有青贮饲料研究中心,设在威斯康辛大学,专门从事青贮饲料的品质分析研究、食草家畜饲料最佳配方饲喂试验研究。事实上,各种青贮玉米品种及青贮饲料质量是否优良是需要科学的饲喂试验或消化率试验来做验证的,没有专业的、严谨的、具有公信力的科学试验数据做支撑是无法得出科学的评价结论的。例如美国有名的 “威斯康辛大学青贮玉米评价系统”就出自威斯康新大学。只要把品种的各项产量、品质指标输入表内,即可出现吨产奶量、亩产奶量,对青贮品种评价简而易行。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青贮玉米品种的评价,必须正确理解“双30”。

“双30”是指“青贮玉米品种干物质含量要达到鲜重产量的30%、青贮玉米品种的淀粉含量要达到干物质含量的30%”。把“双30”作为收贮青贮玉米饲料的两个质量指标是对的,而把它当成评价青贮玉米品种的标准就大错特错了。试想:到每年九月,就是蒙住眼睛到田间随便摸一个普通玉米都能达到“双30”。可见用“双30”作为标准去评价青贮玉米品种是多么不靠谱的事。

干物质不是越高越好,按照欧美专家的研究结果:青贮玉米干物质含量的最佳标准是35%,干物质含量每再高一个百分点,每吨饲料就降低二十多英镑产奶量。

二要建立监督机制。对于关键环节制定严格的防范规章,基层警务工作者机关内部的相关机构要依据制度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检查,尽可能将问题发现和纠正在萌芽状态,同时,广开门路,拓宽监督制约渠道,接受来自政府、人大、政协、新闻机构及人民群众的广泛监督。有效的监督机制可以有效地预防基层警务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态度生硬问题,让人民群众在面对不公平的待遇时,可以找到一条有效路径来维护自身权益。

“双30”是评价青贮饲料的两个指标,不是评价青贮玉米的标准。评价青贮玉米品种好坏还有两个更重要的指标:首先是纤维的消化率。在威斯康辛大学产奶量换算表中,纤维的消化率每降低1 个百分点,产奶量就减少22~23 英磅,事实上,目前推广全株青贮玉米,核心之一就是充分利用、吸收青贮玉米秸秆中优质纤维营养,所以,评价一个品种的质量好坏,纤维消化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很多人认为纤维没有营养,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优质纤维是食草家畜的必要营养物质,不仅仅在于它有利于反刍,更重要的是在于它的动物可利用营养。评价品种的另一个重要的指标是亩产量。因为亩产量很低的青贮品种不可能是好的青贮玉米品种。

评价一个青贮玉米品种好与不好至少要有四个指标:第一,生物产量高;第二,品质好(干物质含量适当、淀粉含量高、粗蛋白含量相对高、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低);第三,纤维的消化率高;第四,品种的适口性好(持绿性好)。可概括为“两高两好一适当”。

1.4 品种分类

事实上,欧美国家在品种分类上有两种类型——专用型和通用型。欧州以德国为例,专用型和通用型审定时规定很明确,国家审定有专设的专用型青贮玉米组别,其专用型青贮玉米又分为饲料用、能源用两种类型,作为能源用青贮玉米审定时设有“厌氧发酵产气量”的专用标准要求。通用型就是既通过专用青贮玉米审定又通过普通玉米审定的品种,二者各有优点。

美国在国家层面没有青贮玉米分类,也没有审定制度,但在大学、农场、奶肉牛养殖场的研究和利用中也是分为专用型和通用型两种。如具有BMR基因的品种就是专用青贮玉米品种,其他经过示范、分析认为既适合收获籽粒又适合青贮的品种属通用型品种。

2 我国青贮玉米产业发展之差距(“四”差“一”相当)

2.1 发展阶段之差

发展成熟稳定与起步阶段之差,我们人均种植面积太小(0.014 亩),发展十分滞后。欧美青贮玉米人均面积是中国人均的10~30 倍,我国一部分奶牛、相当一大部分肉牛没用上或很少用上全株青贮玉米饲料。法国、德国、美国的人均种植面积分别为0.338 亩, 0.4亩, 0.125 亩(图2)。

图2 欧、美、中青贮玉米人均面积对比(人均面积:亩)

2.2 对青贮玉米认知差,利用程度特低

我国还处于青贮玉米的启蒙时期,对青贮玉米的认识水平较低,优质青贮玉米品种利用率低;根本没有饲料就是粮食的意识,部分小的奶肉牛养殖场甚至不知青贮玉米为何物,部分农学方面的专家对青贮玉米也知之甚少,相当多的管理者缺乏青贮玉米的基本知识,更缺乏大粮食观、大食物观,不把肉奶看成粮食,只把粮食看成食物,致使全株青贮玉米利用率极低。事实上,饲料增产就是粮食增产,优质饲料可转化为人类更优质的食物。

2.3 产业成熟度差

中国现实是种养互为计算对象,无法形成产业链间企业的共赢体系(图3)

图3 我国青贮玉米产业成熟度差的表现

表1 2018威斯康辛州北部区青贮玉米品种示范试验结果

表2 2018年国家青贮玉米区域试验东华北中晚熟组品质分析结果

表3 2013年德国VCU测试各品种指标结果

2.4 青贮玉米育种科研力量薄弱、优质品种少

欧美大学、企业均有专门的青贮玉米研究机构、人员。中国青贮玉米育种专家凤毛麟角,青贮玉米育种机构更是少之又少,青贮玉米品种是兼育的多,专育的少。

2.5 我国青贮玉米品种的品质和产量与欧美相当

从表1~5的对比可以看出,我国与欧美的青贮玉米品种在品质上是基本相同的,在青贮玉米产量上(以春播区为例)是略高的,有些人总用老眼光看新问题。我国的三大主粮品种(水稻、小麦、玉米)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与欧美相比是优的,青贮玉米也不例外。

表4 2016年国家青贮玉米区域试验品种品质分析结果

表4 2016年国家青贮玉米区域试验品种品质分析结果(续)

表5 2017年国家青贮玉米区域试验品种品质分析结果(东华北中晚熟组)

3 青贮玉米产业发展的建议

3.1 应及早做好顶层设计

有人笑谈我国发展青贮玉米1 亿亩为目标,其实是对我国真实需求的不了解,是对欧美发达国家青贮玉米的发展不了解。来看几组数字。

从人均青贮玉米面积看:美国人均0.125 亩;德国人均0.4 亩;法国人均0.338 亩;欧洲人均是0.128 亩,我国人均0.014 亩,是美国近1/10,德国的近1/30,是法国的1/24,是欧洲的近1/10。

从奶、肉牛存栏看:中国奶业协会曾公布,奶牛存栏1 400 万头,肉牛存栏1 亿头,有人说数字太大,按1/2计算,700 万头奶牛,5 000 万头肉牛,也要1.2 亿亩的刚性需求(在算法上,国外习惯按照1 头奶牛年用3 亩青贮玉米,我们按2 亩头算),还没有包括羊、马、驴的需求。

从人均牛奶、牛肉消费量看:中国奶业协会发布的《2017中国奶业质量报告》显示,美国奶酪人均消费16.0千克;欧盟奶酪人均消费18.3 千克;我国奶酪人均消费0.1 千克,十分低,相当于美国的1/160,欧盟的1/180。中国人均消费所有奶制品折合生鲜乳36.1 千克;我国人均所有奶制品消费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奶酪消费的1/5。

2016年中国人均年消费牛肉5 千克,美国人均消费牛肉37.5 千克,美国是我国的7.5 倍。奶、肉人均消费按发达国家的1/2计算,我国市场空间也非常大。西方发达国家的草资源是我国的很多倍,可见,1 亿亩青贮玉米是刚性需求,是实实在在的现实需求。因此应及早从国家层面做好顶层设计、顶层规划,全国布局,根据发展制定各个时期的阶段性目标,促进青贮玉米产业的协调、健康发展。因为发展1亿亩青贮玉米,等于平白增加5 000 万亩土地。而1 亩青贮玉米可产出相当于1.5 亩籽粒玉米,即动物可吸收营养物质,可节约500 亿千克粮食,于国于民都是天大的好事。

3.2 应加大对优质青贮玉米育种创新及新品种推广的支持力度

正确看待品种井喷,井喷说明种业繁荣,青贮玉米想喷喷不出来,缺乏科研做支撑,黄淮海大部分省份缺少审定的青贮玉米品种。如山东省基本上属于无审定专用青贮玉米品种可用,南方多省份也属于缺少审定青贮品种状态,这也是很多地方用籽粒玉米做青贮的原因之一。

3.3 应加大青贮玉米新品种的示范力度

建立公共的新品种示范体系,推广优质专用青贮玉米品种,实现种、养效益的最大化,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3.4 应实施农牧结合

我国是农业大国、必须走农牧强国方能实现奶业振兴。2018年国家及各省的奶业振兴计划的实施、必然推进种养奶一体化,并最终必然行成合理的青贮价格收购体系及鲜奶价格收购公平机制,在合理的青贮价格收购体系及鲜奶价格收购公平机制没形成前,不可能实现我国奶业的振兴。农牧结合、种养奶一体化是当前实现农民增收、牧民增效、助力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极好抓手。

3.5 国家应组织开展对优质青贮玉米品种、种植和使用知识的宣传工作

认识是行动的前提,了解是发展的基础,建议国家组织对青贮玉米基础知识的宣传工作。首先从国家粮改饲试点县、粮改饲工作人员培训抓起,进而推进普及到整个产业。

3.6 农业农村部应委托设立青贮玉米饲料的公益性、基础性、跨行业研究机构

像美国农业部设立的国家青贮饲料研究所一样,为农民、为科研企业、为养殖企业、养殖大户提供基础技术支持、给他们提供自我评价品种的基础数据,提供最佳饲料配方指引、指导青贮产业快速、有效发展。C

猜你喜欢
威斯康辛玉米品种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品种选育彩版
中国蔬菜(2019年5期)2019-06-04 10:59:06
玉米
大灰狼(2018年6期)2018-07-23 16:52:44
种什么品种好?
长江蔬菜(2017年5期)2017-05-10 09:26:56
种什么品种好?
长江蔬菜(2016年24期)2016-03-15 05:06:09
最饱满的玉米
新陆早52号(硕丰165)品种简介
美国:越桔为威斯康辛州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