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院生
在我国,每年生产的秸秆量因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而逐年增加,农作物秸秆的产量也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这就导致了秸秆随意堆弃和田间焚烧现象越来越多,使环境受到污染,同时也危害人畜健康。基于秸秆和畜禽粪便中含有丰富的养分,是可再生的宝贵的生物质资源,因此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节能减排,同时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1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
1.1农作物秸秆利用成本高
1.1.1农作物秸秆再生产品的价格高。畜禽粪便堆肥后生产的基质可以供花草树木的生长,但是这种基质的成本过高,所以售价就相对较高,育苗行业目前无法大面积推广,满足不了育苗行业的需求。安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经过调查分析得出,农民保证大棚内的产量主要靠的还是肥料,虽然动物粪便也是很好的肥料,但是他们的价格太贵,并且还要承担运输的费用。这就导致了农户更愿意使用肥料。
1.1.2农作物秸秆的收购价格、运输成本和加工成本较高。随着我国食用菌的产量增加,食用菌的单价正在逐渐下降,如果公司购买和运输秸秆的成本过高,那么公司的利润就会降低,所以公司利用秸秆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再加上食用菌的生长有季节性,某些秸秆又存在偏远的山区,这更加大了企业利用秸秆的难度。
1.2农作物秸秆利用存在技术瓶颈
1.2.1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的核心环节有待突破。沼气技术是政府大力推广的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目前,在陕西省的农村使用的还是比较多的。政府投资陕西农村沼气工程的建造和材料,农户投入一小部分。技术和原料的问题是沼气使用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沼气技术还有很多安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需要改进的地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就是沼气的操作性。现在的沼气有很多农民并未了解如何使用。致使沼气日常应用和维护的操作成为沼气使用的又一难题。调查显示,有将近一半的农民表示没有时间管理沼气,还有三分之一的是在正常使用沼气,剩下的农民则认为操作太过烦琐和其余的原因等造成沼气闲置。另外户主大多外出打工无法顾及家中事务,妻儿及老年人因为体力和安全等原因并不愿意使用沼气,所以选择将沼气设备弃之不用。
1.2.2部分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的地区适宜性降低。沼气技术还有一个安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农户生产的沼气能否满足其日常生活。现在家用电器比较多例如电磁炉,根本就不需要燃料,还很方便,农民都很喜欢用,虽然秸秆制沼的劳动强度不大,但是由于劳动量的差距,农民更愿意使用劳动力相对较小的。此外,根据现代沼气推广技术中,主要是政府起到推动作用,农民的意愿并不在政府的考虑范围内,政府推广的技术也没有考虑到实用性,这也是农民沼气利用性不高的原因。
1.3农作物秸秆利用主体的积极性与环境意识低
沼气设备的继续使用和维护受农户的积极主动性的影响。根据调查得结果显示,农村沼气设备的资金来源会影响沼气得使用。在安塞区农村沼气得资金来源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政府得补贴,另一个是农户自己的投入。只是不同的农村两者所占的比例不同。基本上每个农户都有一个沼气池,有的村是因为政府的补贴较多,所以才建的沼气池。而有的村是由于政府得強制命令农户自己出钱建的沼气池。根据安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得调查结果显示,政府资金投入得多少与沼气得使用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说农户自己出钱建的,反而使用得比例更高。
2促进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建议
2.1加强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开发力度与技术服务水平
2.1.1降低农作物秸秆利用成本的关键是突破技术瓶颈。目前已经成熟的技术比较多,例如用秸秆来制沼和秸秆做有机肥以及秸秆还田覆盖等技术,都有了较大范围的推广。
2.1.2完善某些技术的后续服务水平和加强对产品的维修。在现有的很多技术中,由于后期的管理跟不上,导致很多技术难以大范围推广或者是推广效果不佳。
2.1.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应重点投资农作物秸秆利用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不能忽视资助社会科学的研究。
2.2将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纳入区域产业发展规划
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的过程中,应该与其他的理论结合起来,例如产业规划等,不能从单一的角度出发。从区域总体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划区域产业的空间布局。农林废弃物的利用,适宜在较小的区域范围内规划,在省域甚至更大的范围内不适宜进行具体的规划。在畜禽养殖和农业种植较为集中的地区,应当结合其他的产业进行规划,加强各个产业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企业的选址和布局同样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2.3以政策激励手段促进企业与农户的协作
在政府的鼓励措施下,企业和农民之间加强了合作,企业也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农户进行秸秆资源化利用起到示范作用。政府可以给予企业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促进企业与农民的合作,带领农民走上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道路,从源头上进行养殖污染的治理。企业的治污设备可以为农民处理畜禽粪便,同时企业内的技术员也可以对农民进行培训与指导。企业也可以依靠政府的优惠政策为养殖户建造小型的制沼池与畜禽有机肥制备设施。企业与农户的合作,可以减少农户浪费秸秆以及畜禽粪便。还可以共同通过一些项目,因地制宜的最大程度的利用农作物秸秆。
2.4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促进农作物秸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2.4.1现代农业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农作物秸秆信息平台的建立就是信息时代的体现。通过信息的交流,扩大了农作物秸秆的销量,解决了一些企业紧跟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某些种植户的有机肥资源短缺的问题。
2.4.2 除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交流,各类形式的农业技术交流会也需要经常开展。政府的技术部门,农作物秸秆利用相关的企业以及各种类型的农户和养殖户进行技术的交流和资源的整合,促进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转变为生产力。
(作者单位:717400 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