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造林技术存在不足点及改善对策分析

2019-05-22 09:32王晓磊石业海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10期
关键词:林业部门生态效益造林

王晓磊 石业海

林业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好林木的保护,这样才能发展林业营造技术。林业部门首先要转变自己的工作观念,以新的造林技术改变当前的林业生态环境。在确立技术应用方案的时候,要吸取以前的教训,总结成功的造林经验,根据实际情况,有规划的进行造林。

1人工造林技术

1.1播种造林法

需要根据种子的形态以及生长规律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1)点播∶适合体积较大的种子,按照相应的间距,将种子放置在疏松的土壤内。(2)条播∶适合中等体积的种子,在播种过程中,经常采用机械播种方式,提高种子利用率和发芽整齐度。(3)散播∶适合小粒种子以及需要进行转移栽种的种子。在播种造林过程中,会选择种粒较大、易发芽、种源空虚的种子,同时,要求土壤内水分空虚。播种造林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有穴播、块状播种、条插、缝插等。

1.2植苗造林法

植苗造林这种方法就是栽种一些根部比较完整的树苗,我们也可以称这种方法为植树造林。种植的这些树苗根不完整,所以在生长的过程中抵抗力比较强,和其他方式相比,成活率也比较高。但在种植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根部的完整,如果跟不不完整就有可能会出现水分流失等多种状况,树苗整体的结构也会遭到破坏。所以在植苗造林的过程中,要想提高成功率,首先就要确保根部的完整,保证跟部水分充足。

1.3分殖造林法

分殖造林这种方法会利用树木已有的枝干或者是根系作为材料,并培育这些材料。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而且能够节省时间提高工作的效率。这种种植方法成活的效率也比较高。

2林业造林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种苗测算不科学

现实中经常出现测算不科学、不准确的现象,种苗的来源不清楚,使用的标准不规范,操作程序不严格,很容易造成实际需要和苗木供应之间出现矛盾的现象。另外在使用分殖造林法时,不能准确分配母树和幼苗之间的使用比例和标准,影响了造林工作的顺利进行。

2.2造林技术不适宜

在选择造林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要考虑到当地的地域特色,以及当前的经济状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点分析确立最终的方案。因为在操作过程中当地的地理环境部门的实际经济条件,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不同的植树造林方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2.3管理不科学,缺乏操作性

当前林业部门在进行林业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选择的是粗放式的方法。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选择的管理模式也比较先进,对工作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制定。但在实际运行中程序繁琐僵化,缺乏可操作性和灵活性,导致多数方案和制度流于形式,无法真正付诸实施。这些都是林业管理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制约了林业健康发展。

3提高林业造林技术水平的具体措施

3.1注重前期造林育苗优化设计

在营林造林的过程中,要坚持长远规范,可持续性发展。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要符合国家的战略要求。每一年都要制定造林计划,并对具体的设计方式进行探讨。根据本地区的特色选择合适的造林计划,以及组织方案。种植的不同苗木生长规律不同,栽培计划也各不相同。要坚持整体设计,针对性管理,也要考虑到林木排布的密度。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做好前期的开发,确保选择的技术符合要求。还要做好配套设施的建设,确保选择的技术可行性比较强,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

3.2加强设计方案编制和绘制技术应用探索

制定完规划方案之后,所有的环节都要严格的按照方案的要求进行。对选择的林业技术要进行重点分析,并在这个基础上优化设计方案。前期要做好材料,以及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明確造林计划的目的。针对当前植树造林过程中选择的造林技术重点分析,明确选择这种技术的目的。在确定方案之前要对当地的地形和环境进行再次勘察。确保选择的技术可行性比较强。林业部门也要和其他部门配合在,设立防火护林的标志灯,根据具体的区域分布设立一定的防护措施。要把技术图纸上的设计内容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之中。

3.3注重造林技术的持续开发和应用

要根据树种和分布密集程度对树种培养方式、具体方法、栽培技术、生长条件、应用规格等进行全面分析,确保采伐地造林再生具体幼苗栽培方案可行,挑选出最适合生长的树种,要对油松和落叶松等生长规律进行分析,根据栽种地区周边地质条件,选择最适宜的生长地区。针对火烧迹地造林情况,既要做好树种选择,又要做好火烧迹地现状勘查和造林计划制定,根据环境改善程度循序进行树种栽培,确保生长周期的稳定性、科学性,要建立后续管理维护计划,定期进行树种生长情况检查,查阅相关的资料,建立生长动态成长档案,确保造林技术有效应用,提高造林管理整体水平。

3.4注重林业生态效益

首先,在造林过程中,需要注重林业生态效益,以经济效益为基础,促进经济发展,从而为林业生态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促进林业发展。其次,林业造林是一种绿色劳动生产过程,其生态效益在于需要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资源的循环。绿色产业作为林业造林的支柱,可以通过将林业与林业、林业与农业相结合的方式,促进林业发展。当前林业造林中,人们越来越重视林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林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总之,林业资源属于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一方面能够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还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所以,这就要求林业相关工作人员,结合不同地区林业发展现状,使用科学的造林方法,以及合理的林业资源管理措施,做好林业管理。

(作者单位:152300 黑龙江省海伦市国营通肯河经营林场)

猜你喜欢
林业部门生态效益造林
关于新时代环保背景下我国地方林业部门审计工作的思考
探析如何加强林业部门预算管理工作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灰色关联投影理论在水土保持生态效益评估中的应用
浮世绘
大兴安岭年创生态效益1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