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乡村“气候贫困”人群生计调查研究

2019-05-22 09:18马念罗花卢雪丽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贫困气候变化农户

马念 罗花 卢雪丽

摘要:贵州省位于低纬高原西南季风气候,气候复杂多样,气象灾害种类繁多、分布区域广、发生频率高。贵州常见的有低温凝冻、干旱、冰雹、洪水、泥石流、塌方等多种自然灾害,随着全球气温上升,气候变化风险对全球各国带来显著影响,发展中国家生态脆弱地区气候贫困人口大量涌现,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贵州作为一个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的省份,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啃的“硬骨头”,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重点实施区域。

关键词:气候变化;贫困;农户

在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下,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已然成为一个巨大的脆弱群体。中国 14 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其中民族地区占了11个,大多数是受气候和天然环境共同影响使之成为生态脆弱地区。从程度上来讲,民族地区农民生产生活对气候变化的敏感度更高,中国民族地区多为农牧区,自然环境和初等人力资源是农民主要依靠的生计资产,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得较少,农牧业是农户家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且以务工收入补充家庭收入。然而受地理环境的制约,我国西南地区和西北民族地区的土地大规模灌溉比例很低,农田基础设施较差,依然保持着“靠天吃饭”的小农模式。

一、农村地区“气候贫困”的基本概况

(一)抗灾能力弱

农村贫困地区与生态与环境脆弱地带具有很大的相关性,且在地理空间的分布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的地理耦合,在生态敏感地带的人口中,有74%的人口集中在贫困县,大约占贫困人口的81%。而且,生态脆弱区因为处于不同生态区的边缘交替地带,所以生态系统较差的稳定性,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强烈,抗干扰能力较弱,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更容易导致生态与环境的逐渐恶化。贫困地区大多处于条件差的区域,大多数贫困地区都较为偏僻,远离经济发展中心地区,交通不便,地理位置十分不利于发展,加之资源短缺,基础设施不完善,水资源缺乏,另外人口增长速度过快,教育和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较低,因此贫困地区应对灾害能力较弱。

(二)人力资本薄弱

贵州作为一个农业大省,以种植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为主。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的种植产生了很大影响。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村贫困群体健康,并加剧一些疾病风险的发生,对缺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农村贫困群体构成冲击,削弱其劳动生产率。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影响并削减农村贫困地区的粮食供给,导致农村贫困群体不得不节衣缩食维持基本生产,减少对生计资本中人力资本的投入,减少了农村贫困群体成长过程中培养智力和获得学习能力的机会,导致贫困的代际传递。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加剧农村的脆弱性,使传统农业生产技能面临失灵的风险,而且增加学习非农业技能的难度。因此,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导致的人力资本匮乏是农村贫困群体陷入贫困的重要原因。

(三)气候贫困阻碍农业发展

在农村地区,温度升高会使土壤中的水分大量蒸发,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分,而高温天气再加上雨水少,会使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甚至会出现萎蔫的情况。而且土壤中的有机成分和氮元素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流失,这也会使农作物无法汲取生长所需的营养。同时气候的变化也使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下降,若土壤长期处于干旱的状态则会使土壤受到风蚀,还可能使土壤的盐碱化情况出现,最终也会加剧土壤肥力的下降。而且农业生态系统抵抗力下降与气候变暖会使病虫害情况更加恶劣,而此时在农药的使用上也无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因此,气候变化加剧了农村贫困人口的增加,使得扶贫工作更加艰难。

二、安顺乡村“气候贫困”问题分析

(一)农村气候监测反映不及时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相关设备不完善,同时,在气候监测方面,从事相关业务人员、大气科学类的专业人员较少,对农村的气候监测力度较弱,导致农村气候的监测缺乏相关技术的指导。除此之外,农村农民观念比较落后,秉承民以食为天的观念下一旦農村出现干旱、洪涝灾害等频繁侵袭农户的自然灾害时,大多数农民会归因于天意,自认倒霉,一旦农户的利益受到侵害时,农户首先会想到寻找邻居或者亲戚求助,而不会第一时间反映给村组织或者政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农村气候反馈的速度。

(二)农村农作物单一,抵御气候能力弱

安顺农村种植的农作物比较单一,遇到气候灾难时,农作物毁灭性大,所涉及的农作物毁灭性面积较广,由于没有种植其他替代性或者互补性的农作物,因此,气候给农村粮食安全、经济作物等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例如镇宁县白马村村民多以种姜为生,大面积的种植,一旦遇干旱等气候,便会遭遇大面积损失,带来姜作物的减产及农户的收入减少。

(三)农村关于防灾减灾的宣传力度弱,农民认识低

政府科普防灾减灾宣传大多数皆是利用板报、广告等形式作形象宣传,由于农村地往往偏远,通信网络不够发达,且年轻人外出,老人和孩童留乡现象普遍,于是很多偏远地区对灾害性天气信息认识比较片面,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损失,农村的宣传只停留在字面理解,没有实际的演练和操作,没有针对不同的农作物做出不同补救措施的宣传演练,导致农村相关气候工作都比较滞后。

(四)农村防灾减灾方式单一,农民对贫困气候的认识有限

政府在给农户提供防灾减灾措施时,没有根据灾害程度,农作物损失时间维度等提供不同的应对措施。在防灾减灾措施选择时,农民缺乏更多优化选择的机会,局限在很小的一个问题层面,无法将有限的资源与以往经验相结合,更加方便的根据有限的可用资源选择不同的措施,反而使得选择很有限。

三、破解贵州农村地区气候贫困的对策思考

(一)专业人员流动性大,加强人才培养

从事业务人员大气科学类专业较少,由于工作调动造成人员在岗不固定。政府应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并提供以气象服务人才支撑为保障,重点加强气象服务队伍建设和培训, 培养综合型专业人才,培养一批对区域站维护维修,设备保障能力强的专业队伍,为气象服务的顺利开展提供比较技术性支撑。

(二)决策服务产品針对性不强,提高预报准确率

县委、县政府决策服务产品不够简单明了,重点不够突出,产品版式单一,没有突出主要关键服务信息。在突发性灾害天气气象服务过程中,预报预警在防灾减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加强观测系统建设,整合优化现有资源,形成较为完善的观测网络;利用大数据加强各种观测资料和数值预报产品的综合应用;在强降水、干旱、冰雹临近预报中,要充分利用自动气象站和雷达等气象资料,提高突发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

(三)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认识

政府科普防灾减灾宣传只停留于气象宣传,没有深入学校、农村等需要的地区开展广泛宣传,很多偏远地区对灾害性天气信息认识只停留在片面。应充分利用微信、网络等手段做好气象服务的宣传工作,加强宣传有利于提高各级政府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气象服务工作的认识,让更多的人认识气象、参与气象从自身的利益给政府提供反馈建议。

(四)为农民、农业合作社、国家的利益提供更多优化选择

由于可用的自然资源有限,所以必须充分利用和保护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要考虑到不同应对措施的优先等级。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经济作物的损失需要从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来全面考虑。但在现实社会中,应对措施往往局限在很小的一个层面,没有充分地调动各方面资源去全面解决问题。需要将现有的应对方式和方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并应用于个人、地区、国家等不同的领域。这种组合方法可以为人们的应对措施提供优选方案。决策者可能倾向于采用农业技术进行干预,但是组合方法也应考虑到技术支撑的政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案。

总结

当前农村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农作物单一,资金和人才匮乏,气候监测不到位等相关问题。本报告主要通过调查安顺农村气候条件,了解气候结构对农作物的影响,对了解农村气候现象,农户应对措施。将此分析结果作为百姓种植庄稼的指导,意在降低种植成本,增加农作物收成,提高农民对气候的认识,对气候应对措施的优化意识,促进人群生计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丽君,董益铭,韩石.西部民族地区空间贫困陷阱分析[J].2016.

[2]周力,孙杰.气候变化与中国连片特困地区资产贫困陷阱[J].2016.

[3]吴金甲,曲建升,李恒吉,张洪芬,徐丽.气候变化问题多学科协同机制实践研究[J].2018.

[4]曹俊云.气候变化经济学简论[J].2016.

[5]周力,郑旭媛.气候变化与中国农村贫困背景[J].2014.

作者简介:

马念(1997.10- ),女,贵州贵阳市,布依族,贵州师范学院商学院2016级经济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金融;

司云云,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贫困气候变化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22)》发布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气候变化与环保法官
气候变化:法官的作用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打通“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