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繁荣富强,我国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重点是脱贫攻坚,精准扶贫,重要任务是文化扶贫。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进行图书馆建设研究,意在“扶贫先扶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扶贫。
关键词:精准扶贫;图书馆;文化扶贫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换言之,人不学习,没有文化就意味着落后。人类落后表现为物质生活匮乏、经济贫困、生活相对封闭、思想观念因循守旧、文化素质较低及文化生活匮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文化扶貧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任务,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及时调整馆藏结构,加强图书馆建设,为文化扶贫做出重要贡献。
一、精准扶贫图书馆具有自身的优势
1. 工作性质优势。图书馆是由国家、中央或地方管理和资助(也包括个体与其他方面的资助)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是文化服务机构,是保障群众享有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阵地;图书馆为国民提供文化服务,这项服务是免费的,服务项目是面向全体国民的,不管富有还是贫穷的人群均可享受图书馆的无偿服务。公共图书馆、地方图书馆、基层图书馆、乡村图书馆(室)等都有实行免费的开放政策。积极参与精准扶贫的核心战略实施,使其在性质上充分保障公益性、纯粹性、稳定性、无偿性和可持续性。
2.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公共图书馆、地方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乡村图书馆(室)等图书馆都有着丰富的资源。他们大多数是以纸质文献和专供网上阅读查询的音像及光盘等实体形式为馆藏资源。即:各类图书、报纸、图片、杂志、 光碟等;城市中心和高校等条件好的图书馆,还建有网上查询、电子读物、网上公共查询、网上信息库、电子借阅机等虚拟形式的馆藏资源;图书馆有不同语言种类的文献。按语言种类分有中、英、法、德、韩等语言的书籍;有着用感官和视觉能直接看到、听到、闻到和触摸的文献资料,我们称之为显性馆藏资源;图书馆的馆舍建筑、内外部的环境、学习的氛围等资源都是无处不在,他是自然存在的,称之为隐性馆藏资源;公共图书馆、地方图书馆大多存放有地方文献。如县志、县史等特色馆藏。这些特色馆藏资源有效开发利用,将贫困地区地理特色、传统文化、民族风俗、地方特产、手工业、编织业等打造成旅游、度假、休闲、美食、农产品开发等一条龙特色文化产业链,对区域脱贫、文化扶贫将大有裨益。
3. 图书馆服务平台优势。图书馆的工作性质是为全民提供文化服务。文化服务的范围是整个社会,涵盖城市、乡村。图书馆的影子布满了城市中心、高校、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社会化服务不断深入,图书馆文化扶贫网络已经落地农村,数字图书馆、网络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的出现,搭建了文化精准扶贫的工作平台,便利通畅的图书馆资源共享平台保障了城市、乡村民众享有文化服务的权益。
二、图书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我国图书馆现状。随着精准扶贫的不断深入,图书馆的馆藏不能充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一是受资金和人员的限制,许多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只能满足某个领域或某个范围人群的文化需求,纸质文献大部分沿用了传统的方式作为馆藏结构。有的图书馆的图书陈旧、风化严重,图书剔旧较少、图书质量不高、馆藏文献严重不足;二是图书馆服务理念相对滞后。图书馆的软件、硬件设施的配备,是用来吸引民众,更好地提供文化服务,而有些图书馆管理模式机械、简单化,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出现服务滞后的状况。高质量的服务与管理应从读者需求出发,树立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
2.乡村图书馆现状。乡村级图书馆的建立,只是停留在数量上,质量有待提高。一是偏重文献信息资源的数量,而对资源的利用率认识不足;二是对信息资源缺乏整合,馆藏没有严格按社会需求进行建设,采集书籍没有深入了解读者的需求,馆藏的文献不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影响了贫困地区图书馆文化服务职能的发挥;三是对网上资源重视不够,缺乏资源共享和挖掘资源的新理念。
三、图书馆实现精准扶贫的途径
1. 以建立农村图书馆为途径。把图书馆建在农村,运用图书馆的功能,为农村人口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人口提供文化服务和公益事业。具体说就是扫除文盲、把农村人口的生活、生产、学习、娱乐等文化服务送到基层。
2. 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为途径。扶贫先扶智,脱贫先脱愚。要扶贫就必须接受教育,获取知识。根据贫困人员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宣传和教育工作。弘扬正能量,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3. 根据地域和贫困人员特点,开展配书下乡活动。公共图书馆、地方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有着丰富的文献资源,大部分图书通俗易懂、种类繁多。图书馆可利用馆藏文献,如:农业方面、实用技术方面、扶贫方面的图书提供服务平台。定期开展新书配送、旧书更换等精准扶贫送书下乡活动。
4. 利用地方文献特色为精准扶贫途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这是很多地方的风情。利用贫困地区不同的风土人情,如,风味美食、民族风俗、特色歌舞、传统手工……将贫困地区资源利用、开发,打造出文化乡村旅游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链,使图书馆的文化服务更好地与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相结合,达到文化扶贫的目的。
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通过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脱贫指日可待。精准扶贫中图书馆的建设,对于文化扶贫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波.高校图书馆文化扶贫工作探究[J].图书馆工作研究,2018(09):33-36.
[2]郭智惠.精准扶贫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文化扶贫路径探究[J].农业经济,2018(05):2.
作者简介:
都金萍(1959.12- ),女,汉族,陕西洋县人,大专,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图书馆管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