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永光
泗县是农业大县,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应用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不可估量作用。到2018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61万千瓦,拖拉机总量达到5.9万台。泗县农机化综合水平达87.17%。这些成绩取得与农机化技术推广人员的努力分不开。
1基本情况
1.1结构状况
泗县农机化技术推广由县级和乡镇两部分组成,县级单位是“泗县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实有人数32人。16个乡镇和1个开发区共设7个“农机管理服务中心站”,实有人数80人。
1.2人员组成状况
全县农机化技术推广队伍中本科学历有6人,大专学历有21人,其余为中专以下学历;中级职称有17人,初级职称有27人,初级以下有17人,其余为工人。50~55岁有7人,36~49岁有101人,26~35岁有4人,男性78人,女性有34人。
2存在问题
2.1学历问题
目前,泗县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中112人,本科学历的有6人,占总人数的5.3%;大专学历有21人,占总人数的18.7%。学历总体偏低,说明知识结构和总体水平偏低,对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应用起到一定抑制作用。
2.2职称评审问题
中级职称有17人,占总人数的15%;初级职称有27人,占总人数的24%、初级以下有17人,其余为工人,他们占总人数的61%,职称总数偏低,结构不合理。当前我省人事部门对农业部门的职称评审是有严格要求的,在学历上要求达到一定年限,工作业绩有一定的突出表现,还要求英语和计算机达到一定级别。这对早年毕业于中专和大专学历的农技人员来说,有一定难度,而取得职称就意味着工资的增加。存在以下矛盾:取得业绩的人员常年在外,在英语和计算机方面通过率低;在机关的英语和计算机有特长,但业绩一般不突出。高职称就高工资现状,严重打击着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信心和决心,很难让他们看到希望和未来。
2.3年龄问题
在泗县农机推广体系中50~55岁有7人,占总人数的6.2%;36~49岁有101人,占总人数的90.1%;26~35岁有4人。从以上情况看,泗县农机推广体系主要依靠中青年,这批人中他们最少的毕业已经10年了,工龄长,工作经验丰富,这是非常难得的宝贵财富,也是泗县农机化技术推广成功的关键因素。但断层明显,必须加快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招收,为农机化高级阶段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2.4知识更新问题
36~49岁有101人,占总人数的90.1%;从他们年龄结构也能清晰看出,占推广优势的比例最高的中青年,他们毕业已有10年以上,随着社会发展,他们所学的知识也面临淘汰,必须加快知识更新,才能把更好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到农业中。那么如何提高和更新他们知识水平,是很必要的。
2.5推广办公经费问题
泗县农机化技术推广部门不论县级还是乡镇的,都存在办公经费短缺问题。在省级没有示范、试验项目时,基本是没有专有办公经费来开展符合县情的示范、试验项目。因此办公经费短缺严重制约泗县农机化技术推广应用。
2.6工资待遇问题
在历史形成中,泗县乡镇农机化技术推广为全额拔款的公益事业单位,但人员工资待遇分为全額拨款和差额拨款两种情形,相对于同级的公务员和教师等其他单位职工,乡镇农机推广人员工资待遇整体偏低。县级农机化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为差额拔款,工资待遇也偏低,工资水平低严重制约着他们对事业的追求与探索,也沉重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和自尊。
2.7推广服务中其他问题
在推广应用农机化技术和农业机械上不可避免遇到劣质、假冒商品或消费者难以维权等状况,推广部门没有执法权很难为他们维权,保护好农民朋友合法权益;推广农机化技术是一项投资多、见效慢,长期性的、系统性工作,因此,各级政府都不愿投入过多。
3政策建议
3.1贯彻执行好农机化法规政策
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目标,制定切实可行发展规划,各级财政要加大经费投入。省市要对县级开展督查检查,复制和推广先进可行的好做法,确保农民收入能提高,农民利益得到维护。
3.2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县乡两级农机推广部门都靠财政转移支付作为人员工资保障。首先要在确保人员工资的基础上,稳步增加推广经费,使推广有成效、推广能见效。各级政府要做到年初有预算,年终有决算,不做无米之炊,无水之源,把农业技术推广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3.3争取示范基地建设
要在新形势下开拓创新,依托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基地,开展试验、示范,以“专家+技术员+示范户+辐射农户+一般农户”模式开展好包村联户工作,把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开来,做到不等、不靠、不要,以胆识和魄力创新,迎难而上,争取新常态下把农机化工作推上新台阶。
3.4加强学习,更新知识
在当今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积极组织好农技人员学习是非常必要,特别是物联网的技术发展,为现代农业提供了更高支撑,可以轻松做到精准农业、绿色农业,节水、节能、环保,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因此,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先进知识和掌握先进技术,才能有的放失做好农技推广应用工作。
3.5充实基层人员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面临断层问题,加快基层推广人员选拔和进入已经刻不容缓。只有输入新鲜血液,补充新能量,才能有新动力,才能促进农业推广应用的可持续发展。
3.6奖罚分明
基层农技人员需要经常性下乡开展业务,如果没有下乡补助,很难开展好这项工作,因此,及时按规定提高标准和发放补助是推动农技推广工作开展的有效手段。另外,也可按相关规定制定一系例的奖励扶持措施,对有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优厚奖励,对后位的进行相应处罚。
3.7其他建议
农机推广人员为事业编制,不是公务员,既是你业绩再突出,也很难有提拔机会,在不同程度上也是对工作的一种否定。建议探索出合理提拔使用途径,开辟留住人才,激励人才的新途径。
(作者单位:234300安徽泗县枯河农机管理服务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