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丰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房地产企业融资规模呈“井喷”状况。据某研究机构不完全统计,进入4月份以来,房地产企业每天公布的融资计划接近200亿元。
这种状况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其背后动因大致包括:从需求端来看,近期房地产企业投资力度明显上升;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增长11.8%,增速创4年来新高。再加上之前房地产融资口子相对较紧,存量债务的偿付高峰期又在迅速逼近,因此房企“补血”的需求甚為旺盛。
再从供给端来看,随着货币政策边际调整力度加大,房地产企业融资环境显著改善,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达到8.18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34 万亿元,此外市场资金利率近期也有较明显下行,有利于高资质房企低成本融资并进行债务置换。
总的来看,近期房企融资规模“井喷”状况,是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全方位保持以“稳”为主的政策主基调下,市场自发演变结出的诸多“果”之一。在某种程度上,其对于防止出现大起大落,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可以起到一定的“压舱石”作用。
当然,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了事物往往具有多面性,尤其是落脚在中国房地产市场这个非常特殊的具体情境中时,那就更需要管理者时刻保持高度警觉,持之以恒地对市场条件变化后,各种新出现的或者可能出现的风险苗头及时察觉,有效排解。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回顾中国房地产市场一路进行至此的历程中,几乎每一次行情V形反转背后惊人的相似处,就在于每次反转大都是在房企资金面大幅宽松后,开始疯狂拿地,继而不仅在实际效用中通过推动地价上行带动房价上行,而且这种传导链条,还因为具有极强的“风向标”效应,从而每每通过预期改变,加速推动房价进入自我实现的上涨通道。
那么这一次的情况还会老调重弹吗?应该看到,当前的情况确实和以往不同,譬如说,在“史上最严”房地产调控高压下,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同比下降33.1%,土地成交价款同比下降27.0%。但是要注意的是,土地市场的反应相对房企资金面变化,具有一定滞后性,从4月份情况来看,土地市场回暖迹象已多有反映,部分热点城市热点地块参拍企业急剧增多,土地溢价率上升速度也较为迅速。
因此,在房地产调控成果仍待稳固的前提条件下,当下仍有必要,对包括房企融资规模等在内的关键性变量密切追踪,合理把控;同时,作为调控相对方的房地产企业与购房者,也应该换用新的眼光审时度势,要充分认识到本轮房地产调控远超以往的定力与韧劲,因此,越是在市场走势看似迂回曲折的时刻,就越是要警惕、压制住自身有悖于“房住不炒”定位的惯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