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治疗退形性脊柱侧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9-05-22 03:47刘进显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8期
关键词:植骨椎间脊柱

刘进显 黄 斌

广东省罗定市泷州医院骨外科,广东罗定 527200

近年来,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快,导致退形性脊柱侧弯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退形性脊柱侧弯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发作于成年人群,多因椎间盘退变致使椎体出现半脱位情况,从而导致患者椎管狭窄、根性疼痛等症状。病发后多表现为腰腿疼痛和间歇性踱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1]。该疾病易使患者存在侧方位移及滑脱等现象,加大治疗难度。目前,临床上多以手术治疗该疾病,并取得一定效果[2]。据临床数据表明,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用于治疗该疾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疼痛,已逐渐受到临床高度重视[3]。为此,本次研究将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用于治疗退形性脊柱侧弯疾病,并研究分析其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6月~2018年6月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退形性脊柱侧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纳入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n=38)男19例,女19例,年龄51~76岁,平均(62.3±5.5),病程 5个月~ 11年,平均病程(4.31±1.57)年;研究组(n=36)男17例,女19例,年龄51~74岁,平均(62.5±5.4)岁,病程5个月~10年,平均病程(4.36±1.62)年。纳入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2)患者及家属知情,并自愿签订同意书;(3)半年无手术者。排除标准:(1)不符合临床诊断;(2)心脑血管疾病;(3)器官功能障碍。对比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准予研究。

1.2 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治疗,均在患者背部行切口,充分暴露椎板、关节部位,实行椎管减压手术,以便于减少神经根压迫,针对于椎管严重、狭窄且范围较大的患者,则采取单侧半推板治疗,最大程度上保留侧方关节,深面切除患者椎板骨质、黄韧带,便于手术顺利进行。研究组则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通过X线诊断检测后,对患者置入椎弓根螺钉,利用X线辅助彻底减压神经管和狭窄段椎管,彻底清除棘突软组织和椎间盘,咬除椎板,同时保存棘突软组织与椎板。术中,要将软骨终板刮除干净,让患者受压椎弓根能够得到彻底有效的解压治疗,并在钉槽内安装连接杆,患者在椎间盘摘除后留有空隙,此时在空隙中植入已经切除的咬除椎板、棘突软组织,使后期探查神经根能有效方便。最后根据患者情况置入引流管,术后,全部患者均行抗骨质疏松及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经检测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且症状消失,脊柱侧弯改善率高于70%表示显效;各项指标均明显好转且症状逐渐改善,侧弯改善率在50%~70%之间表示有效;各项指标无好转且病情有加重趋势表示无效[4]。同时比较两组JOA评分和Cobb角。JOA评分满分为29分,分值越高表示行功能障碍明显减轻,分值越低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5]。再比较两组疼痛评分,采用VAS视觉评分量表,满分为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月强烈,分值越低则表示疼痛越轻[2]。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疗效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2 两组JOA评分和Cobb角比较

参照组JOA评分低于研究组,而Cobb角则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JOA评分、Cobb角比较(x ± s)

2.3 两组术后疼痛指数比较

研究组患在术后6h、术后1d及术后3d疼痛指数评分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疼痛指数比较(x ± s,分)

3 讨论

退形性脊柱侧弯是一种脊柱侧弯疾病,主要是由于肿瘤、结核及创伤骨折等脊柱椎体导致的脊柱产生不同程度的侧弯,多发于中老年人群[6],若不及时治疗,易引发严重并发症,从而对患者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严重时引发器官功能性障碍[7]。据数据表明,导致退形性脊柱侧弯疾病的主要原因是有由于椎间盘退变,致使椎间撕裂磨损,增加患者脊柱后柱受力,从而导致小关节突关节磨损及退变,最终导致位置变化[8]。因患者椎间盘关节角度异常及椎间盘改变,韧带逐渐松弛,致使椎体倾斜,使患者冠状面形成侧凹,从而加大凸侧压力,最终导致关节突关节退变。患者病发后若不及时治疗,会使病情逐渐发展,对心肺功能造成影响,甚至是脊髓受累最终导致瘫痪[9]。因此,临床上应积极寻找有效方法治疗退形性脊柱侧弯疾病,以改善疾病症状,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临床上治疗退形性脊柱侧弯疾病多以手术治疗为主,通过手术纠正患者脊柱侧弯,可有效改善脊柱正常功能,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疼痛[10]。但常规的椎管减压手术治疗,虽具有一定安全性及效果,长时间使用易导致移位,影响疾病康复,已逐渐受到临床淘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受到临床广泛应用及重视,该手术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缓解症状快及稳定性好等优点,同时内固定术和组织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有效维持稳定性,用于治疗退形性脊柱侧弯疾病效果显著,并受到多数患者青睐[11]。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利用内部矫正来改善患者损伤脊柱,通过X线机可及时、准确掌握患处,并实行治疗,既能减少对内部神经组织造成的损伤,又可确保手术安全性。椎间盘关节角度异常及高度改变是造成关节退变、韧带松弛及倾斜的重要因素,是导致间歇性跛行、椎管形态改变、神经根管异常、下肢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的主要原因[12]。退形性脊柱侧弯患者采取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通过对椎管实行减压处理,从而达到舒缓脊柱受压力、改善Cobb角、恢复患者脊柱功能的目的[13]。对患者的脊柱采取固定措施,能够有效纠正脊柱侧弯情况,让脊柱在术后保持稳定状态,纠正脊柱畸形,保证美观度,术后对患者实行常规抗骨质疏松和抗感染治疗,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14]。由于该手术治疗难度相对较大,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骨质疏松情况,避免异常情况影响治疗成功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参照组,JOA评分、Cobb角和疼痛指数评分也均优于参照组,相比于常规手术治疗效果更为明显。由此可知,给予退形性脊柱侧弯患者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可提高脊柱稳定性,纠正脊柱畸形,缓解神经根和脊髓损伤,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15]。

综上所述,退形性脊柱侧弯患者实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猜你喜欢
植骨椎间脊柱
Herbert螺钉合并桡骨远端松质骨植骨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疗效研究
牙槽突裂植骨前后上颌扩弓对上颌牙槽骨位移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脊柱椎间孔镜治疗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
颈椎反弓对C4~5节段椎间孔形态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
能谱CT在钛笼椎间植骨融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康复锻炼在脊柱外科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脊柱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