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国
在我接待的家教咨询案例中,有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不少家庭是因为孩子不去上学了,才急切地想要寻求心理帮助。但是,同样较为普遍的问题是,但凡这种情况,孩子不上学的背后都有较为深远复杂的心理根源,而且早已错过了心理救助最佳时机,因而解决起来都是比较麻烦的。因此,从心理咨询的效果看,虽然这种情况的孩子最终大多能够重新走入校园,但是我必须实话实说:其中往往都要经历一个非常艰难的合作过程。正是因为这个合作过程的艰难,有些案例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甚至有的孩子最终也没有能够顺利地重返校园。
晓路12岁了,而这个本该生活在学校的男孩,却已有两三个月不上学了。一个该上学的孩子不上学,家长怎能不焦虑重重?晓路的母亲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下,急切地来访。然而,一个情况让我感觉有些非同寻常。通常家教咨询来访,都是父母陪同孩子,一家三口,然而,他们的来访却是祖孙三代,陪同来访的除了妈妈,还有爷爷。为什么爷爷陪同来访?我百思不得其解。
在我招待寒暄的时候,眼前的一幕又引起了我的注意:爷爷和母亲都没有落座,晓路却早已坐在了最上首的座位上。这又是为什么?
为了方便,我先跟晓路的妈妈和爷爷做了沟通。
晓路妈妈告诉我:“孩子上小学六年级,暑假后该毕业上初中了。孩子学习一直很认真。可没想到的是,两三个月前,孩子却开始出现问题了,甚至不是很正常,而最后连学校都不去了。我们带孩子看过医生,吃过药,都没管事。”
我问道:“刚才说孩子不正常,主要表现是什么?”
晓路妈妈说:“孩子的问题可多了,最主要的是常发脾气,动不动就连哭带闹,躺在地下打滚。有时候看什么砸什么,谁说跟谁闹,甚至连打带骂。而起因常常就是一些小事,比如作业没写完,或者是不会,就会大发脾气,不是‘哗哗地拿笔乱画,就是‘唰唰地把作业撕了,然后連哭带闹,躺地下打滚。”
我推测说:“孩子是不是从小就爱发脾气?”
晓路妈妈说:“您说得对,只是最近表现严重了。孩子从小就很特殊,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就爱发脾气,有点小事不高兴了,便会连哭带闹大发脾气,还常常说我们对他不好,不如爷爷奶奶对她好。但是对爷爷奶奶,有时候他也会连打带骂。”
“除了发脾气,孩子从小还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孩子从小身体就不好,总是生病,比较爱感冒,经常看医生,医生也弄不清孩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孩子还爱过敏,连吃鸡蛋也过敏咳嗽,甚至吃白面也过敏咳嗽,弄得我们都不知道给他吃什么好了。”
“此外,还有什么要特别介绍的情况吗?”
“对了,可能是奶奶小时候哄骗过他的原因吧,这孩子的戒备心很重。总担心谁对自己不好,担心自己受伤害。所以,很少有开心说笑的朋友。”
晓路妈妈说的最后这一点,我随后就有了体会。
当我和晓路单独会话的时候,晓路虽然表现很乖,虽然能够和我交流,却不能敞开心扉,总是用一种“正确的话”回应我。比如,说起爸爸妈妈,晓路说:“我感觉对我很好。”说起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他也会说:“他们对我都很好。”可见晓路的防御心理,即妈妈说的戒备心非常明显。而通常在心理咨询会话过程中,孩子只要能和我坐在一起谈心,都能实话实说。因此,为什么晓路较为特殊呢?
鉴于晓路的防御心理,我们没有过多的交流,只有继续和家长一起探讨。而在接下来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原来晓路是家里的大孩子,在晓路还不满两岁的时候,家里就有了弟弟。弟弟的到来,导致晓路被送到了奶奶家,从此白天黑夜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从此很少见到爸爸妈妈,更很少得到妈妈爸爸怀抱的温暖。晓路虽然还小,许多事还弄不懂,但他非常清楚的是,每天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是弟弟,每天享受爸爸妈妈怀抱温暖的是弟弟,是弟弟抢走了他的一切。而直到晓路上学后,他才回到爸爸妈妈的身边。但是,这并没有让晓路感到多少幸福,反而因为弟弟让他感到更多的委屈。
原来如此!这个信息让我意识到,前面的“问号”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了。于是,我便请爷爷和妈妈谈谈有关两个孩子的具体情况。
话题说到这里,晓路的爷爷终于说话了:“您这样说,让我想起来了,有一回孩子跟我们说,‘我妈我爸向着弟弟,有事总是说我不对。还有一次,他突然说:‘明天我有本事了,要开来一个大推土机。我们问干什么,他说:‘用推土机把爷爷奶奶埋了。我们问他那是为什么,他说:‘把你们埋了,就没有你们了,我就可以回家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了。不怪孩子,孩子不到两岁就离开爸爸妈妈,正因为这样,我们就多关心孩子,多疼孩子,凡事都顺着他。说实话,孩子的脾气都是我们娇惯出来的。”
晓路妈妈也有所领悟:“细想想也是,虽然我们当父母的,从心里说对两个孩子都一样,但是,实际做起来确实冷落了这个大一点的孩子。记得孩子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候,他就总盼着农忙季节。因为这时候爷爷奶奶要回老家忙农活,这样他就可以和我们在一起了。还有,孩子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如果哪天姥姥姥爷来,他也不安心,总想方设法赶他们走,也是怕他们把他带走。对了,还一个情况,晓路还总跟弟弟有冲突,趁我们不在的时候,还会把弟弟打哭了。而最让人不理解的是,他的任何东西都不让弟弟碰。有一次,因为弟弟看了他书包里的东西,就像要了他的命,拼命和弟弟大吵大闹,把我们都吓坏了。”
“每到这时候,你们会怎样呢?”
“我们就不敢再说他了,一边批评弟弟,一边还要哄他。”
我笑了:“如果我猜得不错,每当他发脾气时,家里所有的人特别是你们父母,都会这样来哄他、安慰他、关注他,是吗?”
晓路爷爷点头说:“您说的一点不错,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只要他一闹,我们哄劝不算,还常常让他妈妈来连哄带劝,再不行还要接走和他爸爸妈妈待几天。”
晓路妈妈更是一个劲点头:“真是这样。平时顾不上他,可他一旦发脾气了,我们再忙,也得让姥姥带弟弟,自己赶紧跑过来照顾他。有时候把他接到家里,就得把弟弟送到姥姥家,好让他和我一起睡。这样待几天就好了。可是,过不了多久又会出问题。就是这样,他还会问我是不是真的喜欢他,还会不会把他送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