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东方IC
从工厂的流水线,到削面的机器人,再到小朋友的虚拟伙伴,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了。被认为是人类智力活动顶峰的艺术创造领域,也出现了人工智能的影踪,改变了人们对艺术创作的传统认知,为艺术创造带来了新可能。
艺术家能在3分钟之内画好一幅画吗?或许,即使是最厉害的艺术家,也很难做到这一点。但是,对于人工智能而言,这已经成为了现实。前不久,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人工智能少女画家微软小冰个展“或然世界”上,观展观众可以通过“命题”的方式,让微软小冰为自己画一幅属于自己的作品,绘画全程用时3分钟。
据微软方面介绍,微软小冰学习400年间艺术史上236位绘画大师画作,只用时22个月。此次个展,微软小冰化身为生于不同时期和国家的7个画家,展出了100多幅作品。在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微软小冰的“老师”邱志杰看来:“此次展览,微软小冰只向观众展示了她观察世界的6种眼光,而实际上,他用了236种眼光,尝试理解这个世界。”
如果说微软小冰更擅长西方绘画风格,那么来自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的人工智能“道子”则主攻中国绘画。2018年10月,“道子”站上央视的舞台,与人类艺术家现场比赛。双方进行了两轮比赛,分别根据对鱼缸中虾的观察和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的意境来作画,最终现场的3位嘉宾和100名观众都没能猜出哪幅画是人工智能所作。
人工智能的艺术作品不仅被观众所接受,也被市场接受了。
2018年10月,纽约佳士得首次推出了一幅人工智能创作的绘画,并以43.25万美元的价格成交,价格碾压同场毕加索的作品。这幅人工智能画作来自法国艺术团体Obvious,这个团队中既有艺术家,也有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他们用生成对抗网络(GAN)来作画。GAN的身体里藏着一位“画师”与一位“鉴赏家”。在用大量人类画作来“投喂”GAN后,其体内的“画师”就学着生成自己的画,“鉴赏家”则负责鉴定哪些画是人类所作,哪些是“画师”自己生成的。“画师”努力骗过“鉴赏家”,“鉴赏家”则尽量揭穿“画师”。一来二去,GAN的画作便越来越逼真。
种种迹象已经表明,人工智能对艺术的改变已悄然开始。
对于人类而言,艺术作品承载着人的思想与情感,也因此具有价值。那么,人工智能创作的艺术品也能具备这样的内涵吗?
在北京格物智慧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王志伟看来,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机器是能有思维的。“并不是拿机器思维去跟人的思维比。”王志伟解释说,“我们将人工智能产生的思维称为‘涌现性’,它能自我产生这种‘涌现性’,就说明它有意识和思维,自然可以创作出原创作品,这个在未来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人工智能也正在重塑“艺术家”的概念。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费俊更愿意把“艺术家”定义为从事创造性艺术工作的工作者。“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能生成图像的机器、一个有创造性的代码,也应该是艺术家。人工智能的作品既然已经在艺术市场上拍出了价格,还‘混迹’到央美的美术馆去展出,这些尽管还有争议,但它们确实已经在不断挑战我们对艺术工作者的界定。”
费俊解释说,在后现代艺术之前,人们还是主要以图像原创作为创造力的测量标准,但到了后现代艺术之后,通过挪用、语境置换、科技加入而重新生成的艺术作品,则在不断打破这个概念。“当我们不再以一个单一的图像作为创造力测量标准的时候,这件事情就变得更加复杂。‘用户参与’的做法则进一步加速了我们对于一个艺术家原创性或者对一个作品拥有权的传统概念的打破。”
微软小冰的“代言人”、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人工智能创造及商业事业部总经理徐元春认为,一个人工智能要想成为“艺术家”,要满足三个标准,首先要具有一个艺术家该具有的技能,第二要实现一个艺术家该拥有的原创性,第三要拥有一个艺术家的权利。
2017年,微软小冰的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出版,这本书的署名权被赋予了“小冰”,这是国际上第一次在ISBN号上署了一个机器人的名字。人工智能艺术家的原创性和权利正在得到人类的认可。
在人们的传统认知中,文学艺术是人类独有的,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可以作诗、绘画、作曲等,这会对艺术创作带来什么样的冲击?
“我们将会进入一个人机协作的时代。比如,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不需要分享绘画技能,但可以分享灵感。人工智能就像一个灵感盒子,只要打开就有灵感往外蹦,或许就会有一个能启发到你。”徐元春说,“只是那时人类与人工智能会是伙伴关系还是工具关系,可能还要等待时间的答案。”
“人工智能技术与工具出现后,一批先锋艺术家会率先使用,他们想要利用这项技术把自己的作品做得更好。这与之前新媒体技术工具出来时一样,很多新媒体交互式艺术作品都成为了当年的代表作。今天,人工智能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和可能性。”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博士后高峰说。
“这种人机协作会带来一种门槛,这个门槛不仅是技术门槛,可能还有伦理的门槛——你是否愿意和一个机器共享你的创作观念、创作方法、创作输出,甚至于创作版权?”费俊说。
在王志伟看来,在人机协作的时代之后,我们或许会迎来一个机器变成人类“数字孪生”的时代。也就是说,在与人类进行了长期的生活、情感、工作等方面的交流后,人工智能会与人类不断交融,慢慢复制,就像人类的“数字孪生”。到那时,人类与人工智能会变成谁也离不开谁的伙伴。
“数字孪生”的畅想也许很久以后才能实现,但如今,人工智能与艺术家的合作已经有了开端。
ART POWER 100组委会秘书长舒剑介绍说,目前ART POWER 100已联合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等机构,与“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共同发起成立了“人工智能艺术工作推进组”。它的成立会促成两件事情:一是组织科学家跟艺术家一起研讨创作话题,以展览、论坛或项目的形式来呈现;二是探讨人工智能在艺术教育及设计领域的广泛应用。(据《中国科学报》《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