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剑斐/江苏省海门市高新区管委会
江苏省海门市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结合海门“三农”工作的基础与实际,系统谋划乡村振兴,为绘制海门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美好蓝图奠定坚实基础。
充分认识三产现状,围绕优化结构,实现产业兴旺。现代化农村离不开产业支撑,需要大产业、大企业、大品牌支撑现代农业,形成产业体系和规模效应。海门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正确处理小农户与现代产业的关系,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组合供应链、完善利益链为关键,以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重点,着力提升农业的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拓宽投入渠道,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建设质量,不断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招引一批实力强、带动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和家庭农场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调优调高”“增效增收”的方向、“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导向,着力优结构稳增长,加快发展优质粮食、品牌园艺、生态林业、现代渔业、特色畜禽、休闲观光等六大重点优势产业。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立足规划引领,实现生态宜居。海门把农业绿色发展作为促进乡村全面进步的一场深刻革命来推进,以增加生态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落实农村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力打造美丽家园。通过逐步减少油菜种植面积,切实抓好秸秆综合利用,逐步推广太阳能、沼气等乡村清洁能源,坚决关停农村不符合排放标准的企业,全面改善空气质量。按照“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集中开展农村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畜禽养殖等排放污染整治和废沟废塘的整治,定期开展河道疏浚整治,全面落实河长治河责任,切实改善农村水环境。保护好稻田(人工湿地)、菜园(人工绿地)、果园(人工林地)等“生态之肺”,在美化乡村环境的同时拓展收入来源。不断完善农村垃圾规范化、无害化处置机制,加强土壤修复,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整治。推进农村改厕及违章建筑、废弃建筑、废弃杆线等的拆除,加快推进四类重点对象的危房改造,规范农村建房秩序。
强化乡村组织建设,致力创新破题,实现治理有效。党的基层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基层中的战斗堡垒,重要性不言而喻。海门坚持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全力推进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探索建立以“有一个相对固定的集中协商场所、有一支相对专业的协商队伍、有一套完整的协商制度和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为重点的“三有三会”协商机制,不断完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实施“全要素网格”治理机制,在农村社区成立网格办,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和兼职网格员,加强信息化应用完善村级综治法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健全现代化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农村视频监控建设维护和联网应用。深入推进“七五”普法和公共法律服务建设,完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与社会求助有效衔接机制,引导农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抓住文明村镇创建契机,坚持城乡统筹,实现乡风文明。海门以文明村镇、最美乡村建设为抓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实现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新提升。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发挥好道德的教化、激励、约束作用,常态化开展“特色家庭”“五好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创评活动,打造家庭文明示范点。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完善充实村规民约,进一步健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相关制度。实施城乡文化一体化工程,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设村社区文化礼堂、百姓舞台等文化活动平台,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百姓舞台、文体活动场地等公共文化设施。积极实践政府购买文化服务方式,培育和壮大一批群众性文艺创作和表演人才队伍,逐步实现由“送文化下乡”向“种文化进村”转变,增强乡村文化自我发展功能,让更多百姓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成为推动文化建设繁荣兴盛的重要力量。
完善人才引进培育机制,瞄准改革重心,实现生活富裕。海门立足农村老龄化、农民兼业化、主体外来化等实际,积极推进农民由“身份”向“职业”转变,大力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引导在外能人、退役军人、创业大学生、在外务工人员等群体返乡从事现代农业。将所有低收入农户纳入社会帮扶体系,改进帮助方式,建立正向激励机制,采取因户制宜、一户一策等办法推动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勤劳致富。抓住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市契机,盘活现有资产资源,按照经营性资产抓创收、资源性资产抓开发、公益性资产抓管护的思路,通过租赁承包、入股经营等形式,大力发展资源开发型、物业租赁型、股份合作型、服务创收型等多种形式的村级集体经济。坚持把富民强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加速构建快速、普遍、持续增收新机制,全力促进农民收入水平和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水平“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