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铁,雷励,陈焱彬,陈钰梅,王婷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重庆北碚中医院脑病中心,重庆 400700)
现阶段,医疗机构为了提高临床整体服务水平,普遍对住院医师实施规范化培训[1]。而在规范化培训中,反馈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对住院医师实施针对性的反馈体系,能够使住院医师更加全面地掌握患者的需求,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帮助。科学的反馈体系的应用,对于改善医患关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经有不少学者开始加强研究以医患关系为基础的反馈体系的价值[2-3]。为进一步明确以医患关系为基础的反馈体系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应用效果,本文展开研究与探讨。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重庆北碚中医院90 名住院医师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平均分配法,将上述所有住院医师学员平均归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 名,采用不同的反馈体系。观察组男性25 名,女性20 名,年龄为24~32 岁,平均年龄为(28.54±0.29)岁。对照组男性24 名,女性21 名,年龄为24~33 岁,平均年龄为(28.97±0.24)岁。所有住院医师认可本次分组方式,签订协议。观察组与对照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使用常规反馈体系,主要内容包括对住院医师提供的治疗内容、向患者提供的帮助等,进行综合性反馈。
1.2.2 观察组 观察组使用以医患关系为基础的反馈体系。第一,提高住院医师对良好医患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在对住院医师进行培训时,要积极向其讲述反馈体系、良好医患关系的作用。反馈体系的应用,可以使住院医师及时了解其在与患者沟通中存在的不妥之处;良好的医患关系,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医师工作质量均具有积极影响。所以,住院医师需要提高对反馈体系和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视。第二,加强对反馈体系的应用,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以医患关系为基础的反馈体系,应用于培训。在培训期间,要向住院医师讲述该反馈体系的内容,主要是从患者的视角出发,对住院医师所提供的治疗和辅导,进行综合性评价,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患者感知情况相结合,从而更加全面的了解患者感受。在此基础上,明确自身的不足。第三,根据反馈体系所呈现的内容,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指导住院医师根据反馈体系中的内容,积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积极掌握患者在住院期间的需求,住院医师需结合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帮助。
1.3 观察指标 观察2 组住院医师经过培训后的综合评分,综合评分的评价指标包括关于医患关系知识的知晓、安全知识宣教、对患者的态度和情感、自身的仪容和仪态等。综合评分由院内专业医师进行评价,主要评价的方法是采用考核的方式,根据考核成绩进行评价。每项评分25 分,共计100 分,分数越高说明住院医师综合水平越高,其中超过90 分为高,80~89 分为一般,少于80 分为低。同时,记录住院医师培训后医患纠纷发生率,医患纠纷的类型包括服务态度纠纷、服务质量纠纷、隐私权侵犯纠纷、沟通交流不足纠纷等。根据住院医师的综合评分及医患纠纷发生情况,制定应用效果评价标准。A 显效:住院医师的综合评分超过90 分,无医患纠纷;B 有效:住院医师的综合评分在80 分~89分,医患纠纷不超过5 件;C 无效:住院医师的综合评分低于80 分,医患纠纷超过5 件。总有效=(A+B)/(A+B+C)×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综合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使用配对t对检验比较两组医师之间的差异;医患纠纷发生率和培训效果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比较两组医师之间的差异,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2 组住院医师培训后综合评分比较 观察组住院医师培训后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住院医师培训后综合评分的比较(±s,分值)Table1 Comparisons of comprehensive scores of two groups of resident doctors after training (±s,scores)
表1 2 组住院医师培训后综合评分的比较(±s,分值)Table1 Comparisons of comprehensive scores of two groups of resident doctors after training (±s,scores)
组别 人数 综合评分 总评分知识知晓 安全宣教 态度情感 仪容仪态观察组 45 23.51±0.12 22.06±0.42 23.54±0.21 24.02±0.13 95.05±1.28对照组 45 18.45±0.32 17.35±0.29 17.42±0.53 19.05±0.18 74.68±0.32 t 值 8.248 9.867 10.348 9.348 13.571 P 值 0.017 0.004 0.001 0.005 0.000
2.2 2 组住院医师培训后医患纠纷发生率的比较 观察组住院医师培训后医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 组培训效果比较 观察组培训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2 组住院医师培训后医患纠纷发生情况的比较[例(%)]Table2 Comparison of the occurrence of doctor-patient disputes between two groups after resident training[n(%)]
表3 2 组住院医师培训效果的比较[例(%)]Table3 Comparison of training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of resident doctors [n(%)]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转变。在此基础上,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日益上升。以往人们在疾病治疗期间,更多关注的是医师的治疗技术和水平。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医师的服务态度和质量[4-5]。基于此,各地区医患纠纷事件不断增多。现阶段,医患纠纷中患者所采取的维权手段,其性质呈现出日益恶性化趋势[6-7]。在此种背景下,医务人员受到的伤害是最多的。而在医患纠纷中,由于住院医师是接触患者时间最长的医务人员,发生矛盾时,患者的矛头也更多地指向住院医师。因此,在对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时,实施合理的反馈体系是极为重要的。目前,常用的体系为常规反馈体系[8-9]。但是,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该体系所取得的应用价值并不十分显著。因此,结合当前医患关系现状,以医患关系为基础的反馈体系正逐渐应用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曾有研究指出,以医患关系为基础的反馈体系能够有效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10-11]。
本研究通过分析以医患关系为基础的反馈体系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应用中的效果,使住院医师较全面地掌握了该反馈体系,提升了住院医师的综合评分。根据当下医师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为住院医师实施针对性的反馈体系,能够使住院医师结合实际情况,学习更多与缓解医患关系相关的知识,从而为改善医患关系打下基础。本研究表明,观察组住院医师经过培训后,其对医患纠纷改善方案的制定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Qiao 等[12]在研究中,分析了以医患关系为基础的反馈体系在门诊医师培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医患关系为基础的实验组,无论是医患纠纷发生率,还是医师的综合评分,均优于采用常规反馈体系的常规组,该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可以证实本次研究具有现实性价值。
本研究显示以医患关系为基础的反馈体系的应用,对于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住院医师实施针对性的反馈体系,可以帮助住院医师定期反省自己,及时发现在接触患者时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水平[13-14]。本研究结果表明,2 组的医患纠纷发生现象均较少,但观察组的医患纠纷率还少于对照组,可见,以医患关系为基础的反馈体系对于减少医患纠纷发生率的价值更为显著。分析其原因,常规反馈体系主要围绕住院医师,对住院医师所实施治疗方案等进行反馈性评价,对于缓解医患关系的价值不够显著,而以医患关系为基础的反馈体系,主要是从当前医患关系角度出发,在掌握患者对住院医师工作满意度的基础上,对患者的评价进行反馈。
从某种角度而言,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其培训效果通常可以从实施的反馈体系所取得的效果方面进行综合性阐述。本研究反馈体系的效果,主要突出体现在住院医师的综合评分和医患纠纷发生率方面。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培训中所应用的反馈体系,效果优于对照组培训中所应用的反馈体系。在对住院医师实施培训期间,首先对住院医师进行了综合性的教育,从根本上提高了住院医师对良好医患关系重要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将该反馈体系应用于培训,使相关理论与实践结合,根据反馈体系所呈现的问题,为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与常规反馈体系相比,以医患关系为基础的反馈体系更具有全面性和针对性,能够从患者与住院医师关系的实际情况角度出发,展开对住院医师的综合培训[15]。
综上所述,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以医患关系为基础的反馈体系,能够使住院医师加强对医患关系的重视,提高住院医师综合水平,减少医患纠纷发生率,对于提高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对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时,可以根据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广泛应用以医患关系为基础的反馈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