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岳峰 符传嘉 琼台师范学院体育系
200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文指出,“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1]《纲要》不仅对特殊群体学生概念做出了明确的界定,也对高校体育课程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加“公平”和更有“质量”是本年度我国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发展任务,同时努力办好特殊教育。特殊群体学生是弱势群体,也是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他们同样有权享受公正、平等的教育待遇。在此背景下,体育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潮流中,根据特殊群体学生个体体质状况需求做出积极的响应,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积极作用,寻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长远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研究以海南省琼台师范学院全日制在校特殊群体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体育功能认识、体育动机、运动参与、对学校体育课程现状态度及对开设体育保健和康复课程的态度等视角展开调查,从而掌握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态度和高校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以“高校特殊群体学生”为主题从文献、期刊和博硕士学位论文三个方面进行检索,将所收集到的近十多年来我国该领域研究的相关资料做分类、对比,为本研究奠定了重要的研究基础,明确了研究的思路。
2.问卷调查法
设计调查问卷,并征得5位体育学教授的意见与建议进行修改和最后确定,从而保证了问卷的信度。根据琼台师范学院体质测试室接收到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免试申请材料,将具有三甲医院医学证明的符合免试条件的特殊群体学生进行集中,利用“问卷星”问卷调查平台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3.数据统计法
通过网络“问卷星”问卷调查平台对所收集的数据生成报告,并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表1 特殊群体学生基本情况
表2 特殊群体学生对学校体育功能认识情况分析
掌握特殊群体学生基本情况是开展本研究有效进行的基本条件。由于琼台师范学院目前尚未针对特殊群体学生开设体育保健、运动康复类课程,本研究也将基于此情况下对学生进行体育态度问卷调查。
通过表1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参与此次调查的56名特殊群体学生中,女生40人,男16人,女生比重达到71%,明显大于男生,这与师范院校女生比例大于男生比例有密切关系,因此,开展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教育活动应考虑性别的因素。在特殊群体学生的症状统计中,5.36%的学生属上肢残疾,8.93%的学生属下肢残疾,10.71%的学生患有心脏疾病,32.14%的学生有损伤史或处于病愈手术恢复期,5.36%的学生属肥胖体弱者,37.5%的学生属其他病症者。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其他病症的学生所占比重最大,有损伤史或处理病愈手术期的学生所占比重紧随其后,由此可见,特殊群体学生的疾病特征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学校体育功能即是学校体育教育利用各种形式、手段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而特殊群体学生对学校体育功能的认识是学生形成体育动机的根本原因。因此,了解和掌握特殊群体学生对学校体育功能的认识情况,对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表2调查可以看出特殊群体学生对学校体育功能认识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其中85.71%学生认为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的最主要功能,这一功能是促使他们运动兴趣的养成和运动参与的主要因素,对于身体的影响也是最大的;67.86%的学生认为学校体育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66.07%的学生认为学校体育能培养意志品质;55.36%的学生认为学校体育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培养体育的兴趣与锻炼习惯;42.86%的学生认为学校体育能塑造完美体形。
体育动机是指促使人们为了满足身体和心理上的需要而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并坚持这种活动长期进行的行为态度和心理状态。体育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产生于心理因素,即学生参与身体锻炼是为了满足身体机能需要,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健身方法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等;而外部动机主要是出于学生为了完成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任务等要求。
从表3的统计结果可看出,83.93%的特殊群体学生以强身健体作为体育锻炼的最主要目的,他们认为加强体育锻炼能很好的改善身体机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可以看出他们对于拥有健康体魄的追求;其次有51.79%的学生为了丰富大学文化生活而选择体育锻炼,可以看出特殊群体学生同样有创造美好大学生活的向往;有46.43%的学生将体育锻炼视为促进疾病康复的有效手段。值得关注的是,有41.07%的学生仅为了完成体育课程任务而选择体育锻炼的较为被动的一面。
1.特殊群体学生每周运动频率分析(见表4)
从特殊学生每周锻炼频率统计来看,每周进行3-4次锻炼的学生人数有11人(占总人数的19.64%),每周锻炼4-5次的学生有6人(10.71%),每周锻炼6-7次的学生仅有1人(1.79%),剩余的33名(58.93%)学生每周仅锻炼1-2次。由此可见特殊群体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非常低,锻炼积极性不高。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可能与其自身身体状况有关,不便参与运动;二是对运动缺乏兴趣,没有养成运动的习惯;第三可能是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针对学生的锻炼不够积极的问题,仍需做更深入的研究。
2.特殊群体学生每次运动持续时间分析
每次运动持续时间是运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特殊群体学生而言,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和运动强度。运动量小了,锻炼的目的没达到;大了又超出自身的承受能力,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从表5的数据可以看出,41.07%的学生每次运动持续时间在0.5-1h之间,其次是28.57%的学生在0.5h以内,仅有10.71%的学生能把时间控制在1h以上。值得关注的是,有19.64%的学生表现出懒惰的一面,基本没有参与体育运动,对于这类学生,一方面需要发挥体育课的重要作用,体育教师提高学生体育课中的练习要求,另一方面,个人也应该树立正确体育价值观,克服懒惰的行为。
由于琼台师范学院没有针对特殊群体学生开设体育保健、康复课程,仍然以“跟班”授课模式进行教学。因此,调查也将在此情况下对学生进行。
从表6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60.71%对现行的“跟班”授课模式持有满意的态度,笔者通过跟踪访谈的方式了解到,持满意态度学生基本上是非肢体残疾学生,他们担心如果是分类式教学会受到他人的异样眼光;有16.07%学生持否定态度,他们主要集中在肢体残疾学生,由于身体上的残缺,一方面是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缺陷,另一方面觉得无法达到正常学生的课程标准与要求;值得注意的是23.21%的学生对于现行的授课模式漠不关心,持消极态度。
表3 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动机情况分析
表4 每周体育锻炼的频率统计表
表5 特殊群体学生每次运动持续时间情况
表6 特殊群体学生对现行的“跟班”授课模式的满意度
表7 特殊群体学生对开设体育保健、康复课程的态度情况
《纲要》对高校体育课程提出了对高校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课程要求,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体质状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目的,使学生能更好的为融入社会做准备,从而体现学校体育的生命与人文关怀。
通过表7的调查结果可看出,对于开设以理论知识学习体育保健和运动康复课程相结合的特殊群体体育课,80.36%的学生持赞成态度,他们希望通过保健与康复课程的学习,掌握更为专业的体育锻炼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康复技能。整体而言,情况较为乐观,说明了特殊群体学生对针对性的体育课程设置需求度是比较高的。
1.海南省普通高校应重视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教育问题,加强体育保健、康复课程建设,充分发挥体育教育在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作用,保证特殊群体学生公正、平等的教育待遇,体现学校的生命与人文关怀。
2.加大高校体育保健、康复课程的宣传力度,培养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认识度和正确的体育健身观念,消除特殊群体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顾虑。
3.针对特殊群体学生进行分类式教学,以便体育教师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对其制定科学的运动处方,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提供专业指导。
4.丰富康复课程项目内容,如开设运动量相对较小和娱乐性较强运动项目(乒乓球、瑜伽、体育舞蹈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开展形式多样的针对特殊群体学生的体育课余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在保证学生运动频率与时长的同时,也丰富了特殊群体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从身体机能、心理两方面都得到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