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项目教学有效性的因素研究

2019-05-20 00:00阿茹娜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8期
关键词:项目教学

摘 要 近年来,“项目教学法”被引入到了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中,但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如何提高项目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每位教师思考。笔者在《国际金融实务》的授课过程中总结出,影响项目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因素:任务设计、教师因素、学生因素、评价系统等,并就如何提高教学效果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项目教学 教师因素 学生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的参与度不足,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教学法以“学生完成任务为主”,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完成自我学习,教师的作用由“主导”变成“引导”,应该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效果参差不齐,如何提高项目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每位教师思考。笔者在《国际金融实务》的授课过程中总结出,影响项目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因素。

1任务设计

任务设计是利用项目教学,重新设计课程的关键环节,属于影响项目教学效果的根本因素,是对进行项目教学的教师素质要求较高的环节。

首先,任务要有利于“技能目标”的实现。我院《国际金融实务》作为金融专业的专业课,已经通过多次修订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教学大纲,所以任务设置时首先需要考虑是否涵盖大纲要求的所有必学知识点。教学任务设计时这一点完成起来比较容易。

第二,任务要有利于“素质目标”的实现。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重视知识点的完善,不考虑与社会应用的联系,所以經常会出现,学生头脑里积累了大量知识却不知道其现实意义,也不知道在现实中如何使用知识。好的“任务设计”,可以将理论与现实联系起来,有利于“素质目标”的实现。

第三,任务设计要注重趣味性。学生不听课时一般教师都会抱怨学生不爱学习,实际通过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听课,才是真正解决“教与学”矛盾的根本方法。而有趣的任务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点。

第四,任务设计要难易适中。任务设计的较为复杂时,学生会畏难,放弃学习;任务设计的过于简单时,学生又会觉得无趣,不愿学习。所以难易适中的“任务设计”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项目教学”成功的关键。

2教师因素

教师作为“项目教学”的组织者,应该像企业管理者,具备“技术技能、人事技能、概念技能”。

首先,技术技能。教师对所授课程的内容必须有充分和深入的了解,这就是“技术技能”,即俗话所说的“给学生一瓢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而且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章与章、节与节之间的关系,在教师的头脑里必须形成清晰的脉络,否则很难实现高质量的“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设计”。

第二,概念技能。教师要有全局观念和丰富的实践能力,对于“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社会实践的教师来说,这方面的能力会有所欠缺。教师的概念技能包括:知道社会要求学生具备怎样的“国际金融”能力;知道如何使用“国际金融知识”;知道如何设计任务更有利于“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实现等。

第三,人事技能。作为项目的组织者,教师需要具备高超人事技能。分组时需要考虑如何搭配学生,需要具有较高的识人能力;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引导学生完成任务,需要具备较高的沟通能力;任务完成过程中,同学间产生分歧时,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协调能力。即教师的“人事技能”贯穿于项目教学的全过程,是影响项目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3学生因素

第一,学生的知识储备。经常会看到一些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同学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学习,但如果忽视了学生前期的知识储备,这些讨论和分析,基本会沦为浪费时间的无效行为。例如,在学生还没有“理财产品”的知识前,让学生讨论哪些理财产品好时,课堂上要么大家都不做声,要么会集体瞎说,没有任何意义。这么做只能起到让同学们意识到自己什么都不会的作用,作为课堂讲授前的启示可以,但项目教学中,没有相关知识的前期储备,直接进入任务的完成,学生会比较吃力。

第二,团队协作能力。项目教学时教师会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需要小组成员团队协作完成任务。这时不仅需要教师做好分组工作,而且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会影响最终任务完成的效果。

第三,学生的学习热情。中国学生已经习惯了“听课、记忆、考试”的学习模式,忽然改成“自学、思考、完成任务”时难免会不适应;还有一些学生对学习任何知识都没有兴趣。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项目教学很难实现预期效果。

4评价体系

建立好的评价体系是对大家努力工作的认可,也会成为努力工作的动力。

第一,学习效果评价体系。通过卷面成绩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传统考试方式,组织起来比较简单,但无法确切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而且传统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主要是对结果的评价,而项目教学更注重过程的评价,主要评价同学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所以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设计一套全新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只有合理的、公允的学习评价体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各个学校基本都建立了“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基本都是以学生评教为基础,但是现有体系基本都难对教学效果做出正确评价。因为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作用不强,而科研评价系统作用较强,所以教师更愿意在科研上花费精力,而不是教学上。因为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作用不强,所以“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多为“形式”工程,很多教师只重视相关论文的发表和体系的建立,而不重视是否真正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因为缺乏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所以教学中,教师们不会积极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更不重视教学效果。

通过分析影响项目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后,笔者就提高项目教学有效性,提出几点建议:

(1)学校应转变观念。首先,经济管理类专业引进“项目教学法”,是个有益的尝试,但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需要学校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项目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很难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完成教学,在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能随时需要调整教学进度,按我校的现有管理制度,这可能构成教学事故。其次,需要学校为教师提供更广泛的实践平台。虽然近年来,大学教师通过“产学研”研究,接触实践和企业的机会在增加,但是通过个人努力建立“平台”和学校组织“平台”还是有差距的。第三,学校应该尽量完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绩效评价是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如果不能正确评价绩效,会打击努力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的积极性,导致更多的教师将工作的重心从教学转到科研,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2)教师应转变观念。首先,大学教师应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大学生经过十二年的基础学习后,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存量和学习能力,所有的知识基本都可以自学。所以大学教师的工作重点,就应该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指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大学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应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而是“项目指导者”。第二,教师有义务将自己的课堂变得更有趣,将灌输知识变成吸引同学自觉汲取知识。而“项目教学法”是个不错的选择,通过“任务”设置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第三,教师也需要积极接触企业,不断扩展自己的职业范围。一味的躲在校园搞研究和教学,使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实践能力,与社会脱节,致使教授的学生也缺乏实践能力。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引入“项目教学法”,是一个有益的尝试。但现阶段,对影响经济管理类专业“项目教学”效果的因素研究不足,致使教学效果参差不齐。本文通过梳理项目教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为经济管理类专业开展“项目教学”提供了建议和思路。

基金项目:内蒙古工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国际金融实务》课程的立体式项目教学探索(2016225)。

作者简介:阿茹娜(1975-)蒙,内蒙古工业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硕士。

参考文献

[1] 宋丕成.高校项目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实证检验[J].现代教育科学,2018(09):71-76.

[2] 蒋述东.项目教学的特征及其适应性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8):147-148.

猜你喜欢
项目教学
引企进校实施项目教学新载体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