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 姜维权
2019年1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发布公告,对美国标普全球公司(S&P Global Inc.)在北京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予以备案。同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亦公告接受标普信用评级(中国)有限公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开展债券评级业务的注册。这标志着中国信用评级行业已经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面对新阶段,我们必须正确认识信用评级对外开放的重大意义,客观评判对外开放对国内信用评级市场的影响,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不断促进中国信用评级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信用评级对外开放是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发展的重要阶段。从各国发展实践来看,对外开放本国信用评级市场,是各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截至目前,主要国家(地区)信用评级市场都已经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对外开放。其中,美国于2006年开放了全国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认证,准予外国评级机构入驻。欧盟于1999年颁布了《信用评级机构法规(CRAR)》,对符合规定的非欧盟信用评级机构进行授权,允许在欧盟境内经营信用评级业务。此外,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奉行自由市场经济的小型经济体,以及印度、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发展中经济体也陆续实现了对海外信用评级机构的开放。在我国,近年来一些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先后与我国信用评级机构采用合资、合作的方式,为我国信用评级业带来了先进的评级理念和成熟的评级技术。未来,随着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对外开放不断加大,将促进国外信用评级管理理念与国内信用文化进一步融合,国外信用评级技术和国内成熟评级做法进一步衔接,并通过不断丰富境内外投资者信用服务选择,促进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及相关机构的健康持续发展。
信用评级对外开放是扩大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重要环节。现代信用评级行业的主要功能在于信用风险揭示和价值发现,其伴随着金融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近年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和债券市场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境外投资者投资我国债券市场的便利程度进一步提升,境外机构境内债券投资持续增加。但受制于境外投资者对于境内市场了解有限,境外投资参与我国债券市场投融资品种仍比较单一,且主要以中长期利率债为主。根据中央结算公司与上清所的合计数据,截至2018年末,境外机构共持有17298.93亿元境内债券,其中利率债达到85.41%。未来,随着信用评级市场对外不断开放,境外投资者可以充分利用境内外评级机构的多元化评级信息,更快更好地熟悉我国境内市场,提高对境内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识别能力,这将有助于吸引更多境外投资机构在境内开展金融投资,鼓励各类国际投资者进行多元化金融资产配置,从而进一步提升境内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
信用评级对外开放是我国进入全面开放格局的重要标志。信用评级行业联系着广大的金融市场,广泛地涉及到金融市场板块及其产品,这些金融板块和产品对全球经济的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积极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开放领域、优化开放布局,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未来,面对不断开放的国内市场,以及同樣开放的国内信用评级业,境内企业将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得基于国际标准的信用评级,这会有助于境外合作伙伴通过国际认可的评级结果加强对我国企业履约能力的了解,有利于降低境内企业“走出去”过程的信息搜集成本,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促进国内各类要素在国际市场的有序流动和资源的高效配置,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
国内外机构信用评级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挑战。结合行业研究和历史经验,信用评级业是一个高壁垒的寡头垄断行业。但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国内现有信用评级机构数量较多,市场竞争已经较为激烈,级别竞争和价格竞争始终存在。未来,随着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且符合条件的外资信用评级机构进入我国,我国信用评级市场参与主体将日趋增多。根据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披露的资料显示,大公国际、东方金诚、联合资信、新世纪评级、中诚信国际和中债资信六家企业2017年共计实现评级收入15.32亿元。该规模仅相当于穆迪公司2017年42亿美元(约合283.58亿人民币)营业收入的5.4%。在此背景下,面对实力雄厚的国际同业正面竞争,国内评级机构若不及时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现有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势必将会受到较大冲击,中小评级机构甚至将面临较大的生存危机。
国外信用评级技术竞争带来的挑战。评级技术的科学性是信用评级质量的根本保证。近年来,我国信用评级公司通过不断学习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理论和方法,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评级方法和技术,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结果呈现逐步趋于合理、社会认可度逐步提高的趋势。但是与国际主要信用评级机构相比,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质量整体仍相对较差。截至2018年末,我国AAA级信用债数量占比达到38%,金额占比达到69%,国内评级整体评分较高且分布较为集中,信用级别风险揭示及区分度相对较弱。未来,随着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且符合条件的外资信用评级机构进入我国,依据国际标准的信用评级方法将会更多地运用于国内评级市场,若国内企业不尽快加强评级指标和评级模型的自主研发能力,加大技术创新和体系变革,很可能在国内和国际两种标准的竞争和融合过程中,因公信力不足而丢失国内信用评级标准的主导权和制定权,进而有可能对国内金融安全产生巨大威胁。
国内监管立法相对滞后带来的挑战。面对日益开放的信用评级市场,必须有配套的法律监管体系。与发达国家的信用评级业监管体系相比,我国国内信用评级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缺少明确的上位法,信用评级市场的法律约束力不足。在行业监管及规范性文件中,虽然对信用评级机构的业务许可、业务规则、监督管理及法律责任进行了规定,但是由于缺少具体的配套指南,导致监管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当前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正处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未来随着更多外资信用评级机构进入我国,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将面临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立法和监管滞后与行业快速发展的矛盾将愈发凸显,这或将成为限制我国信用评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瓶颈。
加大技术创新,提高信用评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信用评级不仅仅是行业发展问题,更是事关国家利益、金融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战略问题。在对外开放信用评级市场过程中,我国本土信用评级机构应把握评级标准制定的主导权,加大信用评级标准研发投入,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确保本国经济金融安全的信用评级行业发展道路。一是要应深入学习国际经验,在全面掌握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评级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自主研发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评级模型,进一步提高我国信用评级的科学性;二是要应深入开展国情市情研究,加大企业历史违约信息、财务信息、经营信息的积累,建立我国信用债违约矩阵和违约数据库,并在深刻把握我国金融市场发展阶段、企业信用风险特征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我国信用评级体系,使有关评级结果能够准确反映我国经济状况和信用级别,进一步提高我国信用评级的有效性。
提升企业实力,实现经营战略的差异化和国际化。面对来自国外信用评级机构的同台竞技,国内信用评级机构应将竞争的压力转化为改革的动力,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采取差异化和国际化策略,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在国内市场上,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应进一步巩固本土优势的基础上,围绕特定领域有效整合现有资源,加大人才队伍及数据库建设,打造自身特色业务,在差异化竞争中为市场各方提供专业化分析服务,实现由“全能型”向“专业型”的转变。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应充分发挥对“一带一路”国家和企业了解逐步加深的优势,充分挖掘“一带一路”倡议和“人民币走出去”战略带来的潜在评级市场需求,逐步向与我国经济往来比较密切的“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展信用评级服务,不断扩大中国信用评级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进而提供全球性信用评级服务。
完善市场监管,推进信用评级市场的法制化建设。信用评级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完善的法制保证。在对外开放信用评级市场过程中,有关部门应立足我国国情,在充分借鉴各国有益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探索适合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最优监管路径。一方面,应充分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经验,坚持从信用评级监管立法工作着手,在国家法律框架内明确信用评级机构在强化信息披露、防范利益冲突、完善内部治理、保证评级质量等方面的要求,逐步完善我国信用评级监管体系,为信用评级健康发展提供基础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应充分借鉴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经验,坚持从国情出发制定本国信用評级标准,引入债券“双评级”制度,且要求企业评级必须有一家本土评级机构,并通过行业准入、项目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促进本国信用评级机构发展,营造本土评级机构与国际评级机构之间良性竞争的环境。
(作者单位:中国金融培训中心,中国人民银行鞍山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