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为生命奠基!

2019-05-20 03:05谢静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19期
关键词:桂子秋风关键

谢静

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立足文本,进入文本的内层进行感悟体验,从而找到学生原有生活经验与文本内涵之间的契合点,促进阅读的自然形成。

一、前后联系点拨思

理解课文的关键是要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如何指导学生思维呢?做法是:要求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关键句,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句,抓住关键句理解全文。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以适时的点拨,促进学生及时排疑纠偏,打通思路,准确理解。

《诚实与信任》中,我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说说:“你认为责任在不在‘我,为什么?”好多同学通过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句,理解了责任并不在“我”,但“我”严于责己,主动承担了全部责任,并首先道歉,从而感悟出了诚实和信任的可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我们在训练、对话的过程中,还应保护文本的完整性。给学生适度的时间与“文本”对话,诵读、感受、理解、欣赏课文,再进一步地展开师生、生生间的对话,师生、生生平等地交流,真诚地沟通,学生的情感才能得以升华,认识方能全面。

读能启思,深思必有熟虑!

二、紧扣重点诱发议

在阅读教学中训练思维不仅要求寻同,还要善于求异,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驾驭知识。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安排学生分组自学讨论。许多比较深奥的问题可以在讨论中圆满解决。通过讨论,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教《秋天》一课,读到“秋风在小路上打滚,秋风在小路上奔跑;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一段时,在学生反复读完课文后,我以秋风像___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1:从“秋风在小路上打滚”这句,我觉得秋风像一个赖皮的孩子……

生2:从“秋风在小路上奔跑”, 我觉得秋风像一个运动健将,像一位旅行家……

生3:从“秋风抓一把桂子的香气,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我看出秋风更像一只大手,像送信员……

师:是啊,它像是送信儿的,送来了桂子的香气,告诉人们秋天已经来到了。那她还会往哪些地方送信呢?

生:果园、花园、校园、森林、大海、沙滩、乡间小道、农家小院……

通过议,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展开了交锋,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在交流中,学生的语言活起来了,想象飞起来了;同时,通过对话取得了激活知识、引发体验、碰撞思想、分享收获、建构意义的功效。

三、潜心会文促进写

《田园诗情》为我们展现了五幅画面:草原奶牛图、低地骏马图、动物活动图、傍晚挤奶图、田园夜色图。我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喜欢的一幅图,读一读,用波浪线画出喜欢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喜欢的理由。

生1:“金色的晚霞铺满西天”,我喜欢“铺”这个字,因为它形象地写出了晚霞像大地毯一样铺在天上,火红火红的。

生2:我喜欢“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这句话,这里以动衬静,正是因为太寂静,所以远处偶尔传来的几声汽笛声,才能在空中悠扬地回荡着,显得那么清楚,我喜欢这一份宁静与和谐。

生3:骏马腿粗如桩,剽悍强壮,看出他们在这么美的草原上生活得自由、幸福。他们不用担心,会有人来伤害他们,也不用担心会成为野兽口中的美味……

生4:光芒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眨呀眨呀,我觉得很美;光芒又像是萤火虫的亮光一样,在黑夜中闪烁着,这是一个多么宁静、幽美、和谐的夜晚啊!

生5:从第五小节看出:奶牛严肃、沉默,好像在默默配合着挤奶的人,又像是玩累了,想要休息一番。它就像一尊塑像,在宁静的夜色中,默默地欣赏着……

让学生潜心会文,将对句子的分析与理解完全融合在“写”的过程中,一切是那样自然,无形之中训练了重点句的朗读和理解,层层引导中强化感受,促使认知转化为深刻的感悟。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也完成了由“感知—理解—深入理解”的过程;学生的心理完成了从“平静—起波澜—被感动”的过程,这样的教,才会扎实、有效!

《语文课程标准 》曾指出,语文课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应效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合理地渗透“讀、思、议、写、说”这五个环节,课堂上,议论纷纷,书声琅琅,高潮迭起,才能真正生成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和深刻的生命感悟,激活学生的生命潜能,阅读课堂教学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

猜你喜欢
桂子秋风关键
秋风
桂花
采桂花
秋风吹
清淡健康的饮食是预防橘皮纹的关键!
谁是凶手
鹏鹏猪
画与话
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