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思考与“两脚书橱”

2019-05-20 03:05马守东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19期
关键词:教条融会贯通歇后语

马守东

语文是一门需要积累的学科,没有积累,一切语文活动都无从下手,也毫无意义。唐代大诗圣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朱熹有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些都说明积累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积累方法最易操作的方法有两种:

1.背诵,多背些好词好句好段或好文章,就能扩大词汇量。把一些名言、警句、格言、熟语、歇后语背得滚瓜烂熟,就能化为己有,运用时自然能脱口而出。“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

2.摘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摘抄的过程就是一个熟悉、记忆的过程,特别是初中生,作文尚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对他们的写作来说积累是很重要的。可以指导学生在初一阶段积累成语、名言、警句、格言、歇后语等,在初二阶段积累古诗词、现代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在初三阶段积累文言名篇、中外名著中的经典文段等,这样才能“厚积而薄发”。

光积累还不行,要学會思考运用,坚决不做“两脚书橱”。

藏书再多,倘不阅读,就是一堆废纸;读书再多,倘不应用,就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蕾。所以,读书如蜜蜂采花,思考如蜜蜂酿蜜,只有既采又酿,才能得到香甜的“知识蜂蜜”。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可见,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思”是整理归纳知识材料的基础,是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过程。如何才能称作“掌握知识”?重要的一条便是能将知识融会贯通,就是在整理知识的基础上,将知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并使知识为我所用,从而构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形成自己理解语文的特殊视角。“思”还带有识别、鉴别的意思,它是辨别知识真伪的保证。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不能把书上的东西当作千古不变的教条,一旦把书上的知识当作了教条,知识便成了人的精神包袱和行动障碍。如若那样,倒不如没有书,倒不如不读书。

因此,思考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也是提高认识的过程。如果读书积累只是囫囵吞枣,只是死记硬背,只会死搬硬套,那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不会思考,不善应用,只会积累的人,“知识”掌握得再多,也是死板的,也只是“两脚书橱”。

所以,语文学习,除了注重积累,还要学会思考运用,坚决不做“两脚书橱”。

猜你喜欢
教条融会贯通歇后语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歇后语知多少
“教条”已经影响了对暗物质的研究?
英—汉翻译技巧在艺术英语文献中的运用
刻舟求剑
让复习课上出味道
当代视野下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
“鸡当了官”
从“融会贯通”到“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