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保乐
在讲改革开放一课的内容时,我先给学生播放音乐《春天的故事》,随着美妙的节奏,让学生思考歌曲中所唱的“一位老人”指的是谁,“春天的两个故事”分别指哪两个故事。这样,学生在兴趣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将歌曲与政治联系起来,给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不让政治课再单调、乏味。所以,教师在导入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学生实际,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为学生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一,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如,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知识时,在教学活动中设计“才华展示”“创新问题展示”“金点子展示”等环节。通过阅读教材和小组自由讨论,让学生结合社会实际和自身感受,说一说对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看法。这样,学生得到鼓励和激发,敢想、敢说、敢做,并且敢于创新,在自己的积极参与下学习更多、更深的知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己去思考、去探究,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
第二,教师要营造互动的学习氛围,创设交流互动的空间。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多进行互动交流,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同时能拓宽思路,扩大视野,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活动,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取长补短。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动脑、动嘴、动手,从而能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加深印象,吸收、內化为自己的东西,最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就是指对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和拓展,是对学生所形成知识体系的疏通,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课堂小结,既要让学生明白本堂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又要引导学生去思考所学内容与社会实践和实际生活之间有什么关联,拓展课堂内容。如,在学习“文化多样性”的知识时,小结可以结合上海世博会的有关内容,以“我是一名世博会志愿者”为话题展开:“你打算如何为本次世博会作宣传?”“你打算设计几个宣传活动,并为这些宣传活动设计几条标语?”这样,不仅在课前、课中而且在课程结尾的时候,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把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注重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学会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事例,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政治课堂,既避免了空洞的说教,又让学生落实了行为实际,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开拓。
当一堂课上完之后,教师总免不了会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以加强巩固和提升。课后作业应该如何布置才能合理恰当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后作业的布置一定要引导学生积极地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应用性和实践性是初中政治课的突出特点,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思考,还要让学生学会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倾听,用双手去操作,用心去感悟。所以,教师应该精心合理布置学生的课后作业,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知行统一”,在与实践相结合中促进能力的提升,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总之,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课,要将方法与实践相结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导入、授课、小结到最后的作业练习,教师都要用心同学生交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促进学生的整体进步。教师更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开展教学,深化学生的政治知识,让学生掌握和理解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同时,也要在教学中为学生指明知识迁移与拓展的方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