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浅谈

2019-05-20 03:06欧馨娴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9年18期
关键词:知识型课程标准新课程

欧馨娴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进取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它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那么,课改后的课堂应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课改后的语文教师,应如何去准备、去追求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迎接新课程改革的到来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做一个高素质的教师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换一套教科书,而是教育观念的更新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是涉及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日常学校管理等全方位的变革。在大变革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学习新的专业知识,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当然,更重要的是学习现代教育新理念。这次课程改革,无论是课程结构的调整、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科书的改变,无不渗透着现代教育的新理念。如果没有对新课程理念的透彻理解,就很难把握好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改变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就成了“纸上谈兵”。

二、博学多才,做一个知识型的主持人

追求理想的課堂,需要创设一个宽松的课堂氛围,营造一个和谐喻悦的环境。教师应该把自己定位成“知识型主持人”,作为知识型主持人,教师当然要拥有“各种知识”,充分地占有多种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是人们常说的话。可在新课标下这已远远不够,教师需要有几桶水,甚至是活水、长流水。课改使教师又有了新的认知:师生之间不是教师“倒”学生“装”的关系,而是教师的“大桶”与几十个“小桶”连在一起形成连通器。教师通过提问把知识之水送过去,激发学生去思、去想;学生的回答又汇成涓涓细流不断涌入,知识交融的同时会碰撞、激荡出智慧的火化。这种互动的开放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可以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也给教师创设无限的研究空间,也带来巨大的压力和发展的动力。备课、组织教材、组织课堂教学都要紧紧围绕是否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否让学生感兴趣来进行,“最好的老师就是兴趣”,大多数学生对这节课是否感兴趣,是否真正学到了有用的知识,成为衡量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去探索,去获取知识,去创新,去实践。

三、放开胆子,做一个开放型的教师

以往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唯恐学生学得不懂,学得不够,总是滔滔不绝地讲,生怕知识点有什么遗漏,这样一来,学生只是厌烦地记,被动地学,没有主动权。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过去的“讲堂”变为真正的“学堂”,学生在此学会如何通过自身努力去发现问题,去提出问题,去解决问题,去发现真理,学会自己找路、走路,从此也学会了总结。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成功,在于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要让学生真正自主地学习,教师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尤为重要,作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协作者,教师应当统筹全局,在准备这节课时,对教学系统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充分而科学的处理。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恰当地创设情境,科学地组织学生活动,确立科学具体的教学目标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协作交流,进行探讨式学习,其实,合作学习不仅是很好的学习形式,也能体现一种团队合作精神。

四、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多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式,而且可以促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习。感悟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和技巧,并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认识,从面指导学生的写作实践。只有这样引导学生多读书,才能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

新课程改革也为教师创造新的机遇,“一切为了学生”,这将是教师心中的奋斗目标,赋予学生自由也将是教师教学中的唯一规范。愉快的教与学,会让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共同成长,并使学生在学习中既获得知识又得到个性的培养与健康发展。随着语文教学的发展,语文教师对自己角色不断有新的认识,不管自己扮演什么角色,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

猜你喜欢
知识型课程标准新课程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知识型员工的绩效管理研究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策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初探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