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松, 林国彬, 陈智龙, 邹科文, 程宏辉, 陈慧基
[深圳市宝安中医院(集团),广东深圳 518133]
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脾胃疾病,西医多采用三联用药疗法进行治疗,目的在于对其HP进行根除,但由于该疗法需要长时间的用药治疗,导致患者出现耐药性增强的情况,使得患者的HP根除率相对较低,同时对临床症状的改善也不太理想,而且还存在较多的副作用,使得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显著降低[1,2]。基于此,笔者通过将升降抑幽汤应用于脾胃湿热型HP感染慢性胃炎的三联用药疗法中,发现其可有效地提升对患者的HP根除率,同时还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1研究对象及分组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深圳市宝安中医院接受诊治的40例脾胃湿热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分配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0例。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要求并获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年,上海)[3]。中医诊断和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医证型为脾胃湿热型者。
1.3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慢性胃炎诊断标准;②中医证型为脾胃湿热型;③年龄在18~60岁之间;④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查、14CUBT检查、组织切片染色或胃黏膜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RUT)检查中一项为阳性的患者;⑤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接受进行根除HP治疗的患者。
1.4排除标准①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重度异型增生及胃肠道肿瘤的患者;②合并消化系统其他器质性病变的患者;③合并其他影响消化道动力的全身疾病的患者;④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药物过敏的患者;⑤合并造血系统疾病及主要脏器严重病变的患者;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⑦正在参与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
1.5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应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给予患者奥美拉唑肠溶片(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50086)、克拉霉素分散片(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903760)及阿莫西林胶囊(珠海联邦制药中山分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32630)口服治疗,每日剂量分别在20 mg、0.5 g和0.5 g,均为每日1次。
1.5.2 治疗组 在对照组三联疗法基础上给予升降抑幽汤治疗,方药组成:丁香3 g(后下)、薄荷3 g(后下)、姜黄6 g、黄连10 g、蝉蜕10 g、赤石脂10 g、熟大黄10 g、僵蚕15 g、藿香15 g、神曲15 g、凌霄花15 g、生白术15 g、海螵蛸20 g(先煎)、煅瓦楞子20 g(先煎)、土茯苓30 g、蒲公英30 g、太子参30 g;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将2次煎得药液混合,共400~450 mL,分早晚2次于餐后1 h服用。
1.5.3 疗程 2组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
1.6观察指标观察2组患者HP根除率和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情况。HP根除率应用13C-UBT或14C-UBT进行检测;证候评分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2010年苏州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5]进行观察,对其胃脘痞滞、胃脘疼痛、胸肋疼痛及少腹疼痛进行观察,0分为无症状,1~3分为轻度症状,4~5分为中度症状,6~7分为重度症状,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证候越严重。
1.7统计方法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对照组20例患者中,男9例,女1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平均年龄(48.31±5.31)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6个月,平均病程(4.31±0.41)个月。治疗组20例患者中,男8例,女1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59岁,平均年龄(48.33±5.32)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6个月,平均病程(4.32±0.45)个月。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2.2 2组患者的HP根除率比较表1结果显示:经1个疗程治疗后,通过对2组患者的HP根除率进行观察分析发现,治疗组的根除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的HP根除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HP eradication rate in the two groups n(p/%)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表2结果显示:通过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进行观察分析发现,治疗前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scores of TCM symptom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分)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scores of TCM symptoms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分)
①P<0.01,与治疗前比较;②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t值P值N 20 20治疗前6.04±0.02 6.05±0.03 1.24 0.31治疗后3.28±0.05①1.64± 0.02①②136.19 0.00 t值229.21 546.99 P值0.00 0.00
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属于“嘈杂”、“痞满”等范畴,主要是以寒邪入里化热而导致发病,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则被普遍认为是与脾胃受湿热侵袭相关,故中医多辨证为脾胃湿热型,认为治疗应以运脾阳、升脾气、清胃热、降胃气、清热祛湿、芳香化湿和理气和胃为主[6]。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采用了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所采用的升降抑幽汤即具有上述中医治法的功效。升降抑幽汤共由17味中药材组成,方中的僵蚕、蝉蜕、丁香、薄荷、太子参、生白术和凌霄花为君药,起到运脾阳、升脾气的作用,其中僵蚕具有化痰散结、熄风止痉和祛风止痛的功效,蝉蜕具有疏散风热的功效,丁香具有散寒止痛、温中降逆的功效,薄荷具有芳香辛散的功效,太子参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生白术具有燥湿利水、健脾益气的功效,凌霄花具有凉血祛风的功效。姜黄、熟大黄、海螵蛸、赤石脂和煅瓦楞子为臣药,起到清胃热、降胃气的作用,其中姜黄具有行气止痛的功效,熟大黄具有凉血解毒、泻热通肠的功效,海螵蛸具有收敛止血、制酸止痛的功效,赤石脂具有生肌敛疮的功效,煅瓦楞子具有制酸止痛、消痰化瘀、软坚散结的功效。黄连、蒲公英和土茯苓为佐药,起到清热祛湿的作用,其中黄连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效,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土茯苓具有除湿解毒的功效。藿香、神曲为使药,起到芳香化湿和理气和胃的作用,其中藿香具有和中止呕、芳香化浊的功效,神曲具有消食和胃的功效[7]。升降抑幽汤经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其具有良好的抑制HP的作用,应用于HP感染慢性胃炎治疗中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脾胃湿热型的中医证候,同时还可有效清除患者的HP[8]。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看出,配合使用升降抑幽汤的治疗组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单纯应用三联疗法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观察发现,治疗前2组患者证候评分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均得到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应用的三联疗法是通过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克拉霉素分散片及阿莫西林胶囊进行治疗,奥美拉唑肠溶片是临床上常见的质子泵抑制剂,其具有高效的抑制胃酸作用,可通过对患者胃部pH值环境进行调节来缓解患者胃疼痛和胃灼热等临床症状;克拉霉素分散片属于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一种,其可通过对患者HP细胞核蛋白50S亚基联结过程进行妨碍达到对蛋白质合成进行抑制的作用,从而发挥对HP的抑菌作用;阿莫西林胶囊属于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类药,其可通过使HP失活而发挥杀菌的作用;3种药物联用既可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缓解,又可对其HP进行根除。但由于西药普遍存在耐药性,尤其是抗菌类药物在长期服药的情况下极易使患者的耐药性升高,从而使患者的药物作用逐渐降低,副作用逐渐增多,使其HP清除率下降,从而导致患者的病情反复发作,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降低[9]。而联合中药升降抑幽汤治疗后则可发挥协同作用,使患者既可短时间内实现对HP的根除,又可使其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临床疗效得到有效提升,还可使其副作用得到有效减少,从而使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明显提高[10]。
综上所述,脾胃湿热型HP感染慢性胃炎应用升降抑幽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HP根除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