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如何实现两者的优化整合,是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笔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略述一二。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情境探究;交流讨论;实践创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后,学习者利用数字化平台,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创造的方式进行学习。笔者结合历史学科教学实践,以人民版必修二《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为例加以阐析。
一、 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
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的工具,一般有三种途径:
(1)搜索引擎。如Google(简体中文)、百度等。
(2)常用的资源网站。如中国基础教育网、中学历史在线、中国历史博物馆等。
(3)地区或学校教育资源库。如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校园OA办公系统等。
二、 课前准备
根据本课内容将学生分组(衣食住及社会风俗),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分工查阅相关的资料。采访周围的祖父辈,了解他们见识过的衣食住及社会风俗的变化情况,并结合自己的见闻加以认识。
制作辅教课件,在网络教室教学。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课件在结构上包含有学生活动(汇总阐述或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阅读课文、资料阅读、交流讨论、课堂练习和合作探究等几个模块,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
三、 教学过程
(一) 情境探究学习
传播理论认为:教育教学过程也是一种传播活动,必须重视信息接受者的主动性,并及时反馈信息以便达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网络上很多素材和资料参考的利用价值高,借助网络缩短时空距离,进行“现场”参观和考察,让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历史事物,掌握更多历史信息。笔者让学生在课前浏览相关网站查阅资料,上课时学生以小组为协作单位,由服饰组选派两个成员分别播放两个网络链接,一是服装上的中国:传统中山装视频,二是史话旗袍——中国旗袍会宣传片视频,让全班同学近距离直观地了解中山装及其深刻内涵,了解旗袍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另外,由饮食组、建筑组和习俗组组长以网络为载体,分别展示相关的图片資料,并对所见所闻所感进行总结陈述,最后形成饮食、建筑和习俗在历史发展各阶段的演变脉络。它把丰富的信息浓缩到有限的课堂中,以图、文、声的形式表现出来,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利用鲜活、生动的情境帮助学生领悟历史的内涵,使师生的交流在更丰富更广阔的层面上展开,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同时这些资料也为下面的讨论学习提供了情境依据。
(二) 交流讨论学习
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多种可能,可以自主地从事学习活动,也可以进行交流商讨式合作学习。基本内容讲授完毕,教师在交流讨论区抛出一道自由讨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产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围绕同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畅所欲言。教师通过大数据平台监测每个学生的发言情况,并对学生的观点及时加以点评、归纳,最后得出结论,帮助学生对本课内容加以知识构建和升华,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同时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需求,也弥补了课堂上个别提问的不足,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充分展示个人风采。
(三) 实践创造学习
信息技术提供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具有强大的通讯功能,如Net Meeting、Internet Phone、ICQ、Email、等网络通讯工具,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学习的开放式空间。本课教学任务完成后,笔者在合作探究区布置了实践探究学习作业。由于探究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的,学生可以在课外通过网络探讨问题、交流经验。这样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又可以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更愉快地学习。作为教师,我会随时关注学生探究活动的进展情况,上网答疑解惑,指导并分享学生成功的快乐,充分实现学生与教师全方位的信息交流。学生把探究成果进行编辑、汇总,再写成小论文,制作成网页或多媒体课件,向全班同学展示。如此一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培养了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便于各小组间的相互借鉴,在今后的学习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在探究本课教学策略过程中,力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能够从课堂延伸出去,在更广阔的空间获得更多的知识,获取更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
[2]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
[3]兰宏生.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1.
[4]何克抗.构建数字化教学环境——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内涵[J].信息技术教育,2006.
作者简介:
高慧清,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龙海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