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秋梧 刘振飞
抗日战争初期,正当日军大举侵略、国民党军大步后撤、大片国土沦陷、亡国论调大肆泛滥的时候,新四军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毅然进入环境十分险恶复杂的敌后,开辟华中抗日根据地。新四军作为华中抗战的主力军,长期在敌人后方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战绩,成为华中抗战的中流砥柱。
依靠人民群众开展灵活多样的游击战,有力地配合了抗日战争的正面战场
华中主要是平原水网地区,特别是江南和苏北更是江河、湖泊、沟渠构成纵横交错的水网地带。在这样的地区作战,对于长期习惯于山地游击战的新四军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新四军深入江南苏北敌后,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开拓创新,探索出在平原水网地区进行游击战的规律,从而将华中地区变为敌后游击战的沃土,有力地打击了日军。
制敌而不受制于敌,是新四军作战行动的基本原则。集小胜为大胜,是在敌强我弱、敌大我小条件下,克敌制胜的信条。在这一作战指导思想下,经过长期对敌作战的实践摸索,新四军创造出一整套平原水网地区的新型游击战法,以其灵活多变的战术,挫败了日伪军的多次进攻和清剿。以小规模作战为主,避免“硬碰硬”;对车站、仓库等敌分散把守的据点,以及出动的小部队、辎重运输车队等,则采取伏击战、袭击战以及长途奔袭等多种作战方法,如皖中的蒋家河口战斗、苏南的新丰车站战斗、官陡门战斗等。正如粟裕所言:新四军“集小胜为大胜不贪多,老鹰抓小鸡不打延埃战”。在抗日战争期间,新四军共对日伪军作战2.4万余次,毙伤日伪军37万余人,俘日伪军12.42万余名,充分显示了“集小勝为大胜”方针的威力。
新四军在敌后站住脚、建立根据地之后,针对日伪军的扫荡和清乡,创造了多种战法来打击敌人。比如在反扫荡作战中,采取“以分散对集中,以集中对分散”等策略;实行“敌进我进”,即向日军后方进攻,“敌打进我这里,我打到敌那里去”,可使内线变外线、被动变主动,成为新四军粉碎日军优势兵力大规模扫荡的有效方法。日伪对于新四军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头痛不已,同时又不得不承认新四军的游击战“登峰造极”,其“并没有十分雄厚的兵力,他的生存与发展全靠运用兵力的巧妙”。陈毅指出:“游击战的精髓,在于善于分散,善于集中,分散能作极小的散兵群的战斗,集中则视敌情地形,作较大的突击”1,充分体现了游击战使用兵力的灵活性。如1942年12月,日伪兵分14路共万余人向新四军第五师驻地湖北礼山县(今大悟县)发起进攻,新四军除留一个团一个营在内线坚持斗争外,其余部队均跳出合围圈,致使日伪合围扑空,据点遭袭,不得不退出大悟山。随着华中抗战形势的发展变化,单一的游击战已经不能满足战争打赢的需要,必须与运动战相结合,将抗日战争推向新的高潮。据此,新四军相应制定了“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作战方针。在具备一系列条件之后,新四军又相继发起淮南春季攻势作战、苏中攻势作战、天目山第二次战役等运动战,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徐州、武汉会战,正是新四军在大江南北展开之时,新四军各支队在敌后打击日军,破坏其交通运输线,有力地支持、配合了徐州、武汉正面战场的作战。1941年1月24日日军发动豫南战役,以三路重兵进犯豫南,企图围歼汤恩伯、李品仙、李仙洲等部于平汉线以东地区。新四军第四师根据党中央和新四军军部的指示精神,毅然于1月30日开始尾追日军西进,给日军以出其不意的打击,收复了大片国土,有力地支援了退缩于新黄河以西的国民党部队。新四军在南京、上海、武汉、徐州、开封等城市的外围战直接威胁敌人对华中的占领,毙俘伤日伪军5.5万人,牵制侵华日军总数的六分之一,有力地扼制了日军对正面战场的进攻。
新四军在平原水网地区开展游击战,依靠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配合与掩护,因此,新四军特别重视民运工作,把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作为进行游击战的前提。正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共同进行游击战争,新四军才能不断打击敌人,发展壮大自己。华中敌后没有崇山峻岭,新四军把战略后方建立在人民群众之中,当地群众形成的“人山人海”将敌人变成了汪洋大海中的孤岛,人民群众成为新四军进行游击战争最好的依托和靠山。
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使其成为坚持敌后长期抗战的重要战场和战略依托
中国共产党一直将建立根据地作为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战略依托,毛泽东曾指出:“根据地也就是游击战争的后方”。新四军处于华中对日作战最前沿,从挺进敌后之日起就一直面临日伪军连续不断的清剿、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的摩擦、进攻。如何在日伪顽夹缝中生存并发展壮大以更好地打击敌人,成为新四军坚持敌后长期抗战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另外,华中地区是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在军事上亦是战略重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日伪派重兵驻守华中地区;蒋介石亦在华中留下几十万正规军。1940年1月毛泽东在分析全国战争形势时指出,“华北敌占区日益扩大,而我之斗争日益艰苦,不入华中不能生存”,强调“华中为我最重要的生命线”2,“在战略上华中亦为联系华北华南之枢纽,关系整个抗战前途甚大”3。华中不仅是打败日军的必争之地,也是尔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必争之地。这些充分表明,独立自主地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是新四军承担的重大战略任务。
遵照中共中央与毛泽东的指示,新四军在华中敌后坚决执行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独立自主地建立抗日根据地,先后创建了地跨7省的苏南、苏中、苏北、淮南、淮北、皖中、鄂豫边、浙东等8块抗日根据地,形成相当规模的敌后战场。新四军战斗在日军占领的大中城市周围和水陆交通干线两侧,给予敌人严重威胁,最多的时候迫使16万日军和23万伪军困守在华中地区不得脱身,有力地挫败了日本侵略者“以战养战”“以华制华”的阴谋。
在根据地建设中,新四军实行减租减息,发展生产,活跃经济,保障供给,支援战争,改善人民生活;组织各种群众团体,建立“三三制”政权,让人民当家作主;加强文化教育建设,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繁荣文化艺术,把根据地建设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自由民主的解放区。在抗战期间,新四军先后光复国土25.3万余平方公里,解放人口达3420余万;而根据地人民以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了新四军的对日作战,制约了日军对中国正面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进攻。至此,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已经造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日伪军)、并将最后夺取城市的态势。在抗战胜利的最后时刻,新四军一方面对日军进行大反攻,扩大人民抗战的胜利果实;另一方面则反击国民党对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进攻,保卫人民抗战胜利果实,终于使华中抗日战争的胜利真正成为人民的胜利。这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创造性执行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以反顽斗争促进团结和发展并坚持抗战
新四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同时又属于国民革命军序列,因此,其生存、发展、胜利,与统一战线尤其是正确处理同国民党的关系息息相关。华中地区强敌环伺,各方争夺激烈,敌顽力量的强大和敌我顽三角斗争的尖锐复杂的情况远超华北。因此,如何正确处理与敌顽的斗争和关系,是新四军面临的一个十分复杂、严峻的问题。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开始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在华中制造了许多摩擦,不仅处处限制新四军的抗日活动,而且向新四军发起军事进攻,先后制造了“罗山事件”“平江事件”“鄂东惨案”“镇江惨案”“确山惨案”(即竹沟惨案)、“太和惨案”等等,甚至发展到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反共問题上,日、伪、顽常常会达成某种默契,从而使华中敌后经常出现日、伪、顽夹击新四军的极其险恶的形势。
针对这一严酷现实,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精神,刘少奇在中原局特别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又团结又斗争的方针,指出:“统一战线既然包括几个阶级,就必然会有斗争,有摩擦。只有坚持斗争坚决反摩擦,统一战线才不会分裂。如果只是退让,统一战线就会失败。”5要夺取抗战最后的胜利,必须反对国民党制造的摩擦,这也是为了寻求抗日生存的环境,使进步势力得以发展,并有效地争取中间势力,从而孤立顽固派。总之,反摩擦就是反对反共投降派的斗争,是为了维持合作抗日的局面,最终集中一切力量战胜日本侵略者,挽救民族的危亡。说到底,抗日必须反顽,反顽才能更好地抗日。
反顽斗争成为新四军坚持抗战的一种特殊斗争的方式,构成新四军作战的一部分。新四军始终坚持团结、进步、抗战的原则,创造性地执行和发展了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挫败了国民党的反共计划,使国共合作抗日局面艰难地维持到最后。黄桥战役的以少胜多和山子头战役的捉放韩德勤,充分显示了新四军反摩擦斗争的高度政治性。据统计,新四军对制造摩擦的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作战达3200多次,毙伤、俘顽军官兵14.3万余人,严正地、恰如其分地教训了反共顽军,迫使他们不敢公开地分裂投降,始终保持了国共合作的局面。事实证明,新四军在华中敌后三角斗争的环境中,既要反扫荡,又要反摩擦,创造性地执行与发展了统一战线的策略,不仅保持自己在三角斗争的复杂局面中立足,而且发展了华中抗日根据地,取得了抗日斗争的最后胜利。
总之,新四军雄踞华中坚持抗战,像插在敌人心脏的一把尖刀,充分发挥了据局部而扼全局的重大战略作用,在党的领导下出色完成人民赋予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任务,在大量杀伤敌人的同时发展和壮大了自己。新四军从组建时的1万余人,发展到抗战胜利时的主力部队21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成为华中抗日的中流砥柱。这支经过血与火锻炼的铁的军队,解放战争中被改编为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以及解放全中国的战役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陈毅军事文选》,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3月版,第141页;2.《毛徉东军事文集》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42页;3.《毛泽东年谱》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19页;4.1944年1月日军驻上海之11军团部派往苏中新四军一师地区清乡《视察报告书》;5.《刘少奇在皖东》,中共党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1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