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亮铖 WEI Liangcheng 赵和生 ZHAO Hesheng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空间相较于之前更显集约化,小学校园用地紧张问题日益凸显。加之教育改革促使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对小学的教学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小学校园场地进行合理规划与高效利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主要手段。本文以南京市江宁区麒麟科创园第二小学方案设计为例,介绍了一种在用地条件有限情况下的小学方案设计,并对如何在有限用地条件中进行有效的建筑布局和空间功能分配,使场地高效利用,从而建造出符合规范、紧凑好用的小学校园作出总结[1]。
麒麟科创园第二小学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南至南湾营路,北至安泰路,东至瑞云路,西至安泰路,用地面积34 000.75m2。基地东北侧有北京京奥港未来墅,东侧有南京麒麟智慧创业园,南侧为绿化带及住宅区。拟规划小学8轨48班,需要按照相关规范布置教室、各类功能用房和室外活动空间等,并要求布置机动车位和非机动车位,用来满足教师及家长接送学生的要求。
由设计条件可知,场地在绿化带一侧建筑退让6m,其余三边退让为8m,由于建筑用地南侧为绿化带及一个主干道,故场地不存在日照遮挡问题(图1)。该场地在设计上有一定的难度,具体体现在:场地外轮廓为梯形,且与南北轴线有一定偏角,使教室及操场的布置存在一定困难,规划要求布置8轨48班,经过粗略计算可知,用地面积较为紧张,需要将建筑紧凑并合理地布置,以满足小学校园的基本功能空间要求。
在该小学设计中,既需要节约用地,在有限的场地中纳入8轨48班所必需的功能空间,又需要将空间紧密整合,寻找最切合基地现状的布置方法,从而实现对场地的高效利用。这就需要在设计上具有整体性的思考方法:整体性设计包含许多方面,例如,场地规划中遵循的整体性方法可以提高用地效率;功能布置上进行整体考虑,可使各个功能空间有相互的联系,流线简洁高效;校园外观通过整体性设计,可以使建筑与校园空间环境趋于统一,形成有序的整体感。
遵循整体性的校园设计手段,就要求设计人员对影响设计的种种因素进行全盘考虑,选取最有利的为自己所用,并在用地局限的情况下,采用收益最大化设计,以此得到场地最为合理的规划方法[2]。
在学校场地的设计过程中,一般首先要确定操场的方位,理想的操场布局是沿长轴方向南北布置。在该设计中,正南北向操场无论置于何处,都会对场地产生切割,余下的不规则场地将极不利于建筑的布置,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将操场长轴平行于用地红线布置,通过多次尝试后,确定操场布置于场地靠西侧较为合理(图2)。这样便可以在东侧留出一块较规整的场地布置建筑,同时也确定了校园的主入口应设在场地东侧。
场地东西侧红线与南北方向存在约33°的夹角,如果按照垂直于东西红线方向布置行列式教学楼,恐难满足日照要求,在后期排布风雨操场和多功能教室的过程中,建筑可用来分配普通教室的空间会进一步受到挤压。将教学楼正南北向行列式布置的好处在于:有利于教室的采光要求,并且在场地东西两侧被划分出的区域可以用来布置风雨操场和多功能教室。在用地条件紧张的情况下,需要尽可能地高效利用场地,因此,选择将教学楼正南北行列式布置(图3)。
图1 麒麟科创园第二小学用地条件图
图2 操场位置的选择
图3 教学楼朝向的选择
小学校园中还需要安放两个大体量建筑:风雨操场和多功能教室。如果按照上文所述的场地布置方法,仅有两种可选的方案,即在东北侧布置风雨操场或在西南侧布置风雨操场,继而在另外一边布置多功能教室(图4)。如果将风雨操场布置于东北角,其较高的层高将会对教学楼部分产生日照遮挡,所以选择将风雨操场布置于西南侧,东北侧布置面积较小的阶梯教室。风雨操场由于层高要求一般放置于顶层,下方可放置食堂部分,西侧及南侧的空地可以考虑作为货物运送及卸货场地,在附近开设次入口。
通过以上对场地的分析,对场地进行整体性的思考,便得出了场地较为合理的规划手法,构建了以风雨操场、食堂和多功能教室为节点,与教学区相连接的校园结构(图5)。
图4 风雨操场和多功能教室位置的选择
该校园需满足8轨48班的教室要求,根据江苏《义务教育学校资源分配标准》中对于小学配置标准及面积进行粗略计算可知,该场地用地十分紧张,需要在保证普通教室与机动教室正南北布置的情况下,尽可能利用场地规划其他专用教室、教学用房、办公用房与后勤生活用房。经过多次排布和综合考虑后,最终决定,将南侧三排正南北朝向的建筑主要用于布置普通教室与机动教室,靠近北侧的建筑由于临近马路,因此作为实验楼。
在实际规划过程中发现,建筑面积仍然不足以安放所有功能空间,故将实验楼与最北侧教学楼之间使用“U”字形连接,将多功能教室与图书馆包裹于其中,最大化契合场地以利用空间,同时也起到了在外立面与总平面上增加连贯性的作用,符合整体性设计的思想。
在三排教学楼西侧与操场之间布置风雨操场和餐厅,将需要大空间的餐厅置于一二层,有利于管线布置及货物运输,将风雨操场布置在上方,将两个空间做出一些错动与咬合,丰富外立面,增加趣味性(图6)。
图5 总平面图
图6 校园功能体块图
3.2.1 内部流线
由于场地所限,教学楼与风雨操场及食堂相距很近,所以使用廊道将其联系,将走廊延伸,可以打通实验楼、教学楼和风雨操场,半围合形成三个庭院空间,不需要走出建筑群,即可在内部自由通达任何一个区域。教学楼的楼梯可以直接通向地下停车场,并在地下设置学生等候区,方便家长驾车接送学生。
3.2.2 外部流线
在建筑主体外设置环形道路,机动车地下车库出入口设置在校园道路环线外侧,由于场地面积所限,不能于地面设置停车位,故将停车位放于地下。将进入学校的人流与车流,通过校园道路分离,学生在校园内正常活动不会与机动车流线产生交叉。学校设有两个机动车出入口,家长在接送学生时可以从入口进入地下停车区域,途经各年级学生专用等候区,接送学生后从另一个出口驶出校园。学生在专用等候区可以从楼梯向上直接到教学楼,相对于传统学校学生在校门口等待家长接送的方式,这种接送模式和流线安排更加高效和安全(图7)。
该小学方案外立面配色使用红色砖墙与白色饰面为主导颜色,通过颜色与建筑进退关系的对比,起到了丰富外立面的作用。同时,在顾及整体性的前提下,通过不同体量,不同开窗及单元组合形式的变化,使整体建筑群不显单调乏味。由于场地条件限制,在东北侧图书馆区域产生了一个较大体量的建筑体,通过底层局部收进并使用U型玻璃的方法,营造出轻盈的观感来消解这一巨大体量。在景观方面,结合建筑的布置,围合出了三个庭院空间,庭院内部设计出相互交错的道路,中间设有绿地与硬质铺地,创造出自由活泼的景观意象,校园处处生机盎然(图8、9)。
图7 校园流线分析图
图8 校园景观布置图
图9 校园鸟瞰效果图
通过该方案,总结一下在小学校园设计中如何对场地进行合理规划与高效利用。首先,当得到小学场地与红线范围时,应该对场地进行分析,可以明确以下几点:①查看场地与道路的关系,确定场地可能的出入口方向;②根据场地的形状和周围建筑的情况,确定建筑可能的排布方向;③根据出入口和建筑的排布情况,确定场地内部的交通。初步的分析之后,应该对场地有了一个总体的了解,这时可以归纳总结出该场地在设计上的难点,供以后具体排布功能时参考并解决相关难点[3]。
在对场地进行初步的分析后,接下来要确定的是学校具体的功能布局。由于操场是校园内体量最大的功能,因此首先应确定操场的布局:操场最佳的布局是沿长轴南北向布置,考虑到操场作为学校内主要噪音源,应将其布置在校园的动区。可以靠近同样噪音较大的外部交通干道,可以缓冲噪音,减少外部噪音对教学楼的影响。其次是教学楼,教学楼一般采用单廊式布置,教室宜南北朝向,如果条件困难可以考虑偏移一定角度,根据当地的日照规范合理调节教学楼间距,使教学楼符合日照时间要求。将其他场地用作食堂和风雨操场,要注意的是,食堂需要考虑其单独的送货流线,由于现今小学低年级午餐是送至学生所在教室,因此还需综合考虑学生就餐和送餐流线。在确定了以上几个关键功能的布局后,可以利用排布多余的空间,布置行政、安防、教师办公、厕所等小型体量空间。这一步骤是需要花费一定时间的,由于场地条件所限,有些功能的排布需要反复推敲,统筹考虑,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得到最优的结果。
在布置功能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场地受限的情况下,需要注意设计的优先级,即考虑需要保留下来的设计和需要舍弃的设计。学校设计的最低标准可以查阅各省市的相关规范,在此基础上,设计者在学校的设计上应该服从整体性原则,不能顾此失彼。例如,该案考虑到建筑的排布情况,在操场的选择上并没有使用最佳的南北朝向,如果操场使用最佳朝向,那么在教学楼排列上将会变得异常困难,这是一个部分服从整体的过程。设计师在小学校园场地的设计过程中尤其应当注意取舍。
用地条件受限情况下的小学校园设计,其设计的关键在于对限制条件的理解上。如该案麒麟科创园第二小学,通过分析场地的情况,先做出可能的布置方法,再对其具体分析,择优选择。遇到设计困难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用趋利避害的原则,得到有效解决用地问题的方法,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推进设计,便能克服场地条件限制,最终得到满意的设计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