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火之歌

2019-05-18 08:37:14撰文罗元廷图片提供宜宾市旅发委
厦门航空 2019年5期
关键词:李庄岷江金沙江

撰文_罗元廷 图片提供_宜宾市旅发委

奔腾澎湃的金沙江挟雷霆之势,穿过青藏高原、川滇边界的崇山峡谷,几经迂回跌宕直奔川南宜宾;温婉贤淑的岷江清澈蜿蜒,淌过富庶丰饶的成都平原,也一路款款来到宜宾。

都说四川宜宾有着水的外形和火的性格,这贴切的形容从我踏入宜宾的那一刻起便深刻感受到了。我搭乘的大巴从宜宾高速路口驶入市内,随即一阵阵若有似无的酒香从车窗外飘来,直窜鼻喉,引人遐思。只见眼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酒杯建筑物,搭配着“宜宾欢迎您”的字样,直白豪迈地提醒人们,宜宾到了,同时又好像在说,要想进宜宾,你得先干了这杯酒!

人们将宜宾敬仰地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城”,因为这里不仅是金沙江和岷江的交汇处,同时也是莽莽长江之源,可谓三江交汇处。

辣椒、燃面、烈酒是宜宾人不可缺少的日常,如火的饮食造就了如火的性格,宜宾人的风风火火在这滔滔长江水的映衬下体现得淋漓尽致。我在宜宾逗留的时候,遇见了两位地道的宜宾妹子,一位如火般热情的曹姐,一位如水般温柔的罗姐。她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宜宾人,曹姐热情地推荐我一定要学当地人在早餐吃一碗燃面和红油抄手,让胃里的火辣唤醒新的一天;而罗姐则带我去白塔山公园安静地吹风品茗,让这一泡混着长江水的热茶缓缓由口中流入体内。她们的生活是我自年少起就梦寐以求的大江大河,罗姐说她小时候就在长江边长大,经常和小伙伴坐着木筏在江里玩耍。从白塔山往下眺望三江口,左面缓缓流淌、水色如黛的江是岷江,右面翻花鼓浪、水色泛黄的是金沙江。岷江娴静温柔,如窈窕淑女;金沙江粗犷刚烈,像铁血男儿。两江在这里交汇,碧绿和沙黄两种颜色如沾湿的油画颜料自上而下交缠着,逐渐衍生出新的色彩,向下游扩散开去,直至李庄。如果说宜宾是“万里长江第一城”,那么李庄则是“万里长江第一镇”。这是一个诉说着历史风云和沧桑的古老小镇,一个从内里折射出传统与近现代交织的文化涵养的地方。1939年,自“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十六字电文发出起,国立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在抗战时期迁驻李庄,李济、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等学者云集李庄达六年之久,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这部扛鼎之作就诞生在李庄,使这座小镇闻名遐迩。在距离李庄一公里外的林梁故居,我依稀能辨别他们当年生活的样子,一切如旧,连院子前的那片菜地,都栽满了绿油油的蔬菜,一片生机盎然。“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如今同济大学联合当地政府在此设立同济附中,同济每年毕业的研究生,都会有一部分来李庄的中学支教,淳淳反哺之情,令人动容。

历史的云烟久久不散,宜宾笼罩在若有似无的白雾中。如果你疲于城市的喧嚣,不妨到蜀南竹海为自己寻一处清净之地。在我徒步前往忘忧谷的路上,一路松声入耳,清风满怀,时有水声淙淙,鸟语低鸣。半途经过的凉亭尤其静寂,绯色的夕照涂染了沿途的石块,光影在山风中荡漾似流水。此刻夕阳在山,回望山下的蹊径,一切都笼罩在一层温柔欲醉的墨绿色里。整个世界被这般涌动的青翠所浸染着,满窗的新绿几乎要漫过窗格流淌入室。山中湿润多雨,因此草木蔚秀,青苔绒密,小小天地似乎都浸透在似水的绿意里,看得人心也快温柔得滴出水来。谁曾想,宜宾的火热背后,还有这一片氤氲多情之地。

北宋时期,蜀南竹海又名万岭箐。著名诗人黄庭坚到此游玩,见此翠竹海洋,连连赞叹:“壮哉,竹波万里,峨眉姐妹耳!”即持扫帚为笔,在黄伞石上书“万岭箐”三字,因而得名。黄庭坚是豁达的。五十三岁的他带着一身病痛长途跋涉,被贬至宜宾。这是一场生命的磨难,当他心如死灰之际,温暖不期而至。当地官员、士子非但不以罪臣视之,反而对他照拂有加。其间更是不断有“门生抱经来咨问”,慕从之游,而他则讲学不倦,“凡儒衣冠,怀刺袖文,济济而及吾门者,无不接”。而且“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他在宜宾重新寻获了肆意的人生,纵情山水,寄情天地。他仿造王羲之,命工匠在山谷造出了宜宾的曲水流觞,小溪从谷中流出,水流九折,没入石缝。池边有石凳8 个,可围坐流杯饮酒,从此以后,他便随时与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赋,畅怀作乐。黄庭坚在宜宾期间共创作诗词70 余首,这些诗词大部分与酒、食物有关。这世间最好的东西,果然都是泡在时间这壶酒里的啊。宜宾的酒都之称,也不是浪得虚名。五粮液、五粮春、五粮醇……必定让你酒醉饭饱,醉生梦死,如痴如醉。美酒由清水酿成,一杯下肚,却又火烧灼心。水与火在此时,相依相伴,共生共存。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从远古走来并伴随着文化呼吸与共的宜宾,无处不表露出苍茫与奔腾,雄浑与儒雅、婉约与淳朴的独特韵味。我望着奔腾的长江水穿过宜宾,向着远处青山潺潺而去,长江水浇不灭宜宾的火热,宜宾的神奇之处在于将水与火这两种完全不相容的物质,妥帖微妙地融为一体,渗透在这里的每一个角落。

猜你喜欢
李庄岷江金沙江
唤起我沉思的一本书
——读岳南的《那时的先生1940-1946 中国文化的根在李庄》
中学语文(2022年10期)2022-04-22 12:33:20
岷江
开挂的“金沙江”
《李庄·印象》
——李庄古镇代表性应用图案作品
岷江行(外一首)
岷峨诗稿(2019年4期)2019-04-20 09:02:06
疯狂的虫草,疯狂的松茸和疯狂的岷江柏*——专访作家阿来
阿来研究(2018年1期)2018-07-10 09:39:08
史语所李庄时期事迹史料之一
走李庄
行走金沙江
中国三峡(2016年6期)2017-01-15 13:59:00
岷江同大渡河相会乐山
廉政瞭望(2016年13期)2016-08-11 1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