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兴明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建筑与信息工程系 山东淄博 256414)
GNSS是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缩写,全球系统主要包括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Galileo、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应用于高精度测绘、道路搜索、车载导航、移动监控、智能通信、物联网、智能物流、人工智能、灾害救援以及无人操作等诸多专业领域[1-3]。
在测量工程实践科学研究中,变形观测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水库大坝的兴建,从施工开始到竣工截流,以及整个运营阶段都要不断地或者周期性监测大坝的变形情况。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各地降雨降雪量受季节的变化影响较大,蓄水对大坝的正常使用会产生相应的变形。国内外对大坝监测采用了各种新型技术,GNSS自动观测、地面摄影测量、3D激光扫描仪、无人机监测、inSAR技术以及特殊测量手段应变测量、倾斜测量、准直测量等[4-6]。
本文主要利用GNSS技术对大坝进行常规的周期性监测,详细介绍了监测方案的设置、监测点的布设、观测墩的设置以及实测方案及注意事项。外业观测数据利用南方GNSS静态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基线处理、自由网平差、约束网平差。通过对比分析上一期的解算数据,得出大坝变形的趋势,分析出现特殊点变形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为小型水库大坝变形监测提供技术支持。
控制点(GNSS监测网)设置在不受变形影响的地方,选择建立了3个控制点(工作基点)00J1、00J2、00J3,点位稳定并有利于保存。监测点沿坝体设置3条监测线,分别在坝体上方、坝体中间、坝体底端,共布设监测点18个。由于坝体施工因素1983、1986两个监测点被破坏。鉴于当时水库建设环境和技术要求限制,为了保障运营阶段的安全,2015年布设了监测点。监测点和观测点标志如图1所示,具体监测线和点位分布图如图2所示。
坝上监测线:1981-1982-1983-1984-1985-1986;
坝中监测线:2201-2202-2203-2204-2205-2206;
坝底监测线:2421-2422-2423-2424-2425-2426。
图1 00J1控制点观测墩
图2 部分监测点布设点位图
(1)GNSS数据解算要求。采用8台银河1GNSS收机,静态观测;卫星高度角≥15°;有效观测卫星数 ≥ 4;每时段观测时间60min;数据采样间隔1s;PDOP值≤6;GNSS 数据处理,包括基线解算和基线网的约束平差,接收机在野外完成数据采集工作后,南方测绘生产GNSS接收机随机商用软件对数据进行自动处理,解算出全部基线[5-6]。
(2)观测4个时段,具体时段安排和调度如下:
第1个时段:00J1-00J2-2201-1801-2202-2421;
第2个时段:2421-1981-1982-1984-2203-2204-2422-2423;
第3个时段:2423-1984-1985-2205-2206-2424-2425-2426;
第4个时段:2425-2426-2206-1985-00J3。
(3)观测要求:观测组必须遵守调度命令,按规定时间同步观测同一组卫星。当不能按计划到达点位时,及时通知其它各组,并经过观测计划编制者同意对时段作必要调整,观测组不得擅自更改观测计划;观测者到达测站后,先安置好接收机使其处于静置状态,并在关机状态下连接接收机、控制器、天线、数据链间的电缆;一般情况下,安装天线利用脚架直接对中,对中误差应小于1mm;天线高在时段前、后应各量取一次,其较差小于2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天线高。当较差超限时,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天线高根据仪器类型,量取至厂方指定的天线高部位,并注明天线高类型(斜距、垂距);经检查,接收机的电源电缆、天线电缆等项连接正确,接收机预置状态正常后,方能确定接收机开始观测。
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应及时将测站名、测站号、时段号、天线高等信息输入接收机设备。观测过程中,注意观察并记录卫星变化的升落时刻、各通道的信噪比、接收信号的类型和数量、卫星信号质量、存储器余量与电池余量等;观测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防止碰到仪器或仪器受震动。注意防止行人和其它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观测时,使用对讲机应距天线10m以上,使用车载台离开天线应在50m以上。
(4)基线处理和网平差处理流程
基线处理、网平差均采用南方的随机软件进行处理,处理步骤如图3,分为基线处理、闭合环检查、WGS-84坐标系下无约束平差、1954北京坐标系下约束平差、1980西安坐标系下约束平差等。本区内无任何信号遮挡物,基线观测值较好,解算的各项指标均满足GPS测量规范及该项目技术设计书的要求。
图3 基线处理和网平差处理流程
(1)数据处理网型如图4所示。
(2)解算数据,利用00J1和00J2作为解算的已知点,解算数据与00J3对比分析,具体的解算结果如表1所示。
图4 GNSS解算网型
表1 数据解算结果
(3)变形曲线分析
分析图5坝上监测点变化柱形图、 图6 坝中监测点变化柱形图、图7 坝底监测点变化柱形图、图8监测点变化曲线图和表1可以得出,X方向最大变形值21mm,最小变形值1mm,Y方向最大变形值29mm,最小变形值1mm,最大变形值同属于2203监测点,位于坝中监测线的中间。通过对实地分析,该点处于大坝的正中间,所受的压力比较大。
图5 坝上监测点变化柱形图
图6 坝中监测点变化柱形图
图7 坝底监测点变化柱形图
图8 监测点变化曲线图
通过分析3条监测线可以得出,坝中的变化大,其次是坝底,坝上变化最小;坝上监测点变化方向是往南偏移,坝底监测点变化也是往南偏移,坝中的监测点变化往北偏移;通过分析蓄水压力,坝中的压力明显大于坝底和坝上的压力,所以造成点位向北偏移趋势,坝底基础比较加固,受影响的幅度相对较小,坝上监测点离水面很远,影响也比较小。
该水库大坝变形数据较小,基本符合静水压力对坝上、坝底和坝中的影响规律,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没有采取粗差探测和噪声的处理,对监测结果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采用高精度的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变形监测。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山区后续增加的监测点,分析大坝的变形规律和运营阶段的安全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