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教学方法的返本与开新

2019-05-16 15:42欧德良林海牙远波闭雄壮
青年时代 2019年8期
关键词:回归历史教学价值

欧德良 林海 牙远波 闭雄壮

摘 要:当今历史学面临着前未所有的危机,这与历史教学的衰微有着重要的关联。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历史教学的形式回归传统与历史价值开新二个方面对历史教学的革新提出新颖的建议,以期能对历史教学的改革有所裨益。

关键词:历史教学;价值;回归;传统

历史是介于科学与艺术之间的一门人文学科。以纪传体为主的中国传统史学有着渊源流长的叙事传统。然而,今天的历史教学却忽视了这个优良的传统,丰富多样、趣味无穷的历史学变成干巴巴的历史理论传授,栩栩如生的历史图景凋谢为枯涩灰暗的历史画面。历史学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丧失自身的传统而日趋衰微。非专业的历史戏说却趁虚而入,在多媒体荧屏上大行其道。历史学面临着前未所有的危机与挑战。历史叙事,让史学趋近于艺术,追求的是美;历史价值的开新使史学趋近于大同,追求的是善。历史叙事的返本与历史价值的开新二者若能桴鼓相应,历史教学将臻于化境。

一、返本:历史教学回归传统叙事

现行的大学教材过于强调理性思维的功用,忽视感性思维在历史教学的运用;过于强调政治权力的变迁,忽视社会与文化的功用。考稽史实,我们可以知晓,政治仅是表面上的事情,政治最终取决于社会与文化蕴含能量的根底。政治的背后,有着更广阔更根本的文化因素。不知晓社会文化的由来,是不可能真正通晓政治。而社会文化的主旨,是以人为核心展开论述。故而传统的史学,尤其是纪传体正史亦多以人为中心叙事。

古代史学叙事大师首推司马迁。《史记》在其如椽铁笔镌刻下,清晰的人文脉络才会纵横自如呈现开来。《史记》用耀眼的叙事珍珠缀成的人文图景,穿越时空,千年史上熠熠生辉。我们以《史记·周本纪》的后弃相关内容为例,以资参详司马迁的叙事方式:

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以为不祥,弃之隘巷,马牛过者皆辟不践;徙置之林中,适会山林多人,迁之;而弃渠中冰上,飞鸟以其翼覆荐之。姜原以为神,遂收养长之。初欲弃之,因名曰弃。

弃为儿时,屹如巨人之志。其游戏,好种树麻、菽,麻、菽美。及为成人,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帝尧闻之,举弃为农师,天下得其利,有功。帝舜曰:“弃,黎民始饥,尔后稷播时百谷。”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1]

在司氏笔下,一幅生动有趣的历史画景娓娓展开,周的始祖后稷名曰姜源,是有邰氏部落首领的女儿。姜原外出郊游,见一巨人的脚印,心生爱慕之情,怡然踩它一脚,回来就怀孕了。十月后,生一小孩。姜原认为小孩不吉祥,于是把三翻五次把小孩遗弃。把他扔到狭窄的小巷,但牛马经过他身边绕开不踩他,扔在沟渠边,有飞鸟衔羽毛垫在他身下,用翅膀温暖他身体。姜原觉得实在是神在相助,就抱回把他扶养成人。念于开始一再想抛弃他,故名曰弃。弃从小就志向远大。他喜欢种桑植麻,种植出来的庄稼非常茂盛。他成人后,就能因地适宜地耕田种谷,所获远甚于他人。民众都来向他学习,因而名声大振。尧知道后,就举荐弃做了管家事的官,教天下民众种植庄稼。天下民众受益匪浅,最后众望所归地推荐为周部落联盟的首领。

这个无父而生的的孩子,后来就是周人的开创者,中国的农神之王。在此我们若用美丽的神话来讲述来周人的起源,将会是非常美妙的感受。当然,我们从神话原讲述抽绎出若干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后稷会无父而生? 为什么这个被抛弃的孤儿以后很有成就?我们可以在人物的基础,逐步拓展至周代的农业经济情况,当时周人是怎么生产粮食。在此,把故事与概念勾织在一起,引导学生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概念思维的成长。

儒学在中国历史根深叶茂,影响极其深远。然而,儒学已经淡出学校的教育体系,距当今的学生相去日远,今天的学生对其还是较为陌生。本人在讲述儒学在培育君子人格,培植有天下意识与担当精神的士人品格时,就常以历史的细节来补证儒学的涵育功能。如以蒋梦麟为例。1937年,日人兵临北平城下,威逼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去大连,蒋氏临危不惧,平静地说对日酋说:“我们圣人教导,临难毋苟免。”[2]蒋梦麟十多岁漂洋过海,深受欧风美雨的熏染,但在面临人生最困难的境遇时,其人生支撑还是从小熟读的儒家经典。通过对故事的讲授,传统儒学的魅力自然而然就显现出来了。好的故事绝对不是枯燥的说教可以同日而语。

揆之传统史书,从《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不同时期的史书,有一条永久缠绕的主线,就是以人物为中心来讲述历史。中国史书多是以人物为中心展开叙述,在讲解人物跌宕起伏命运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得失成败,彰善祛恶,让读者为之时而击节称赞,时而扼腕长叹。这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方式能够让读者沉浸在历史智慧之河,在趣味阅读的同时得到很好的思想启迪。孔子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他认为历史书写应该遵循通过人物的行为去表达价值,而不是讲解抽象的大道理。他编写的《春秋》无疑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作。我们传统史书就是按照孔子的路径,逐步形成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风格。这是一种蔓延千年的史学优良传统。今天,我们教授历史,也应该回归传统史学理念,以人物为中心,从人物的形象言谈着手,潜移默化地进行价值观念的讲授。

二、开新:历史教学价值要超越传统

冯友兰主张用抽象继承法继承传统文化。“批判继承法”的基本原则是对传统文化吸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传统文化中“科学性、民主性和大众性”的东西,而摒弃哪些与时代潮流不相符合“反科学、反民主、反人民”的东西。其中“具有科学性、民主性和人民性的精华的东西有似于抽象意义、一般意义;具有反科学、反民主、反人民性的糟粕的东西有似于具体意义、特殊意义。” 我们的历史教育应该回归传统的形式,但在价值观方面,我们还得必须超越传统,敢于拥抱整个世界的主流价值观。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在形式上要回归传统,而在价值观念方面必须超越传统。笔者在讲解《儒学与生活》课程中孝道一节。笔者认为孝道继承应是传统精神实质,而不能拘泥于传统形式。认为孝道精神是必须继承的,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诸如传统“父母在,不远游”、父亡守孝三年的传统孝道礼仪在现代社会对绝大多数人更是难以为继。孝道精神在中国渊源流长,是农业社会赖于持续性发展的根本性保障。古代中国古代生产力低下,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老人的养老问题亟待后人的孝道加以维持,否则社会无法正常运转。但随着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渐健全,各种退休金、养老商业保险等社会保障机制的完善,老年人养老问题已不再须凭借年青人的孝道来维持秩序。现代社会子女养育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所以今天的孝道更多应该子女对父辈在精神上的关心与呵护,而不是传统那种父为子主的绝对纲常,更不是“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封建遗毒的残留。当今我们中国在各个方面与世界接轨,我们要建立一个与世界接轨的现代性国家,必须与整个世界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我们不能以传统特色为藉口拒绝拥抱整个人类社会公认的价值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重视自由、平等、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我们在讲解科举制度时,教材强调古代社会流动性就是依靠科举制度,即所谓的“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制让所有士人都有跨进中央做官的权利,从而实现家庭家族社会地位的“鲤鱼跃龙门”。然而,伴随科举制逐渐成熟稳定,整个社会流动性逐渐降低。笔者引用前人研究数据,“明朝的进士,有多少是精英家庭出来的,有多少人是普通老百姓:早期的时候,进士出身于精英家庭的比例只有20%,然后随着时代的推延,这个比例一直上升到60%,后来虽然有下降,但总体而言的趋势都是上升的。”所以,到了明末,进士家庭将近90都出自精英家庭,科举上层基本上与老百姓没有多少关系了。

而且,我们还以竺可桢《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为参照,标记明朝不同年份的气候条件,探讨不同气候条件下,精英阶层与平民百姓子弟考取进士的比例。结果发现,越是天气恶劣,由于穷人收入低微,更是没钱读书应试,而相对富人所受的影响更少一些。所以恶劣气候下精英家庭子弟中试的比例更高。科举制是古代社会较好的制度,然而,这种制度下,代际关系效应还是有着重要的影响,即上一代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社会地位不可能避免地影响下一代的社会阶层流动。先赋性规则被视为传统社会的主要社会流动规则,而后致性规则则被视为现代开放性社会的主要社会流动规则。通过对古代科举制度的讲授,我们警示学生,当今社会是否亦有社会固化的迹象?我们如何能够让老百姓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而要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最重要的情况就是削弱社會后致性规则效应,减低上一代对下一代在社会地位、收入、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让所有人充满希望。只有如此,方能使普罗大众加大对人力资投入,从而使社会更好实现社会的流动,使整个社会保持良好的活力。

人类的心智成长模式是从感觉向概念、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程。因而,我们历史教学必须有机整合感觉与概念,在形式上,回归传统,注重历史人物故事的讲授;在价值上,注重对传统价值的批判与超越,扬弃与现代主流价值观枘凿不入的糟粕,提炼传统文化精粹,从而使我们历史教学能够“莺飞于天,鱼跃于渊”,大踏步实现大学历史教学质量的飞跃。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59:28.

[2]卞孝萱编:民国人物碑传集[M].凤凰出版社,2011:138.

猜你喜欢
回归历史教学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