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辽红
摘 要: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高中音乐教学的改革策略,即运用语言描述故事,感染学生情绪;多媒体再现情境,促使学生直观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内容;通过表演,让学生深刻体验音乐内涵;融入流行音乐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高中音乐;再现情境;流行音乐元素
音乐作为一门人文性、艺术类课程,需要学习者进入音乐的情境、体会音乐的情绪,与作品产生激烈的情感共鸣。音乐教育离不开有意义的情境,情境化的音乐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感知,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联想。笔者结合自身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高中音乐教学策略进行初步探究。
一、运用语言描述故事,感染学生情绪
每一位音乐大师,都留下过一段传奇故事,只是这些故事被照本宣科的教学所忽视。因此,教师在上音乐课时,应该结合教材,结合音乐作品的时代背景,有意识地详细介绍音乐大师创作的激情、高尚的人格、不屈的意志、非凡的人生,用音乐家人格的魅力和艺术的魅力来感染学生,将学生带入情境。例如,学习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时,教师可以详细介绍当时正值拿破仑远征沙俄惨败,滑铁卢战役前夜,欧洲封建反动统治全面复辟,对革命群众进行疯狂的反攻和残酷镇压,而当时的贝多芬完全失聪,年近垂暮,朋友与亲人不是离他而去就是丧亡,一代大师清贫至近乎行乞的窘境,但他仍旧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构思、创作,最后谱出了他一生杰作中的顶峰巨作,表现出他坚信“卓越的人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表现出他坚信法国大革命必定会拨开黑暗,走向光明,步出痛苦,走向欢乐,而未来历史的发展确实证明了音乐大师的信念。教师还必须向学生强调:1824年的维也纳,即使是皇族驾临音乐厅,人们也不过行三次鼓掌礼,而《第九交响曲》首演时,竟然赢得了全场观众五次雷鸣般的掌声,这反映出人民内心强烈的革命愿望,导致警察不得不出面维持秩序。教师上音乐鉴赏课,必须掌握故事教学法,要擅长讲故事,善于讲故事,通过音乐家的故事让学生快速融入《第九交响曲》跌宕起伏、急速雄壮的旋律。
二、多媒体再现情境,促使学生直观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内容
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任何艺术从本质上来说,都不可能孤立存在,都是與其他艺术形式全方位融会贯通的。因此,教师必须注意音乐教学重在听觉欣赏,但绝不可拘泥于听觉,不能绑住自己的手脚。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结合课本播放视频,把音乐作品内容变成直观的形象,再现音乐作品当时所处的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例如,教师在教授《黄河大合唱》时,首先,可以播放南京大屠杀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抗日战争的残酷,中华民族1939年处于生死存亡之际;其次,播放《太行山上》,让学生看到子弹用光的八路军战士和残酷的敌人肉搏,最后死在一起,感染学生的情绪;最后,教师就可以讲解1939年的冼星海在简陋的土窑里耗时6天创作了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这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如黄河般奔腾壮阔,酣畅淋漓,气势宏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的决心,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情境再现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充满激情地高唱《保卫黄河》。
三、通过表演,让学生深刻体验音乐内涵
学生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希望得到教师和学生的认可。音乐作为表现视听结合的一种艺术,无疑离不开表演,表演能够让师生对音乐情境及角色产生更好的理解与情感共鸣。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入音乐角色,扮演角色,让自己成为音乐课文的主角,加深内心体验。如在学习“现代京剧”时,教师完全可以突破教材,组织学生演唱《沙家浜?智斗》,让他们在演唱中体验阿庆嫂的沉着、机智,刁德一的狡诈、阴险,在演唱中掌握二黄的平和、稳重、深沉,西皮的流畅、活泼、跳动、有力。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演唱《甘洒热血写春秋》。让学生着重掌握“洒”“显身手”“写”“春秋”的咬字归韵,与“日”“志”“热血写春秋”在唱腔中的托腔,暨一字多音和力度变化,而且要让学生用坚定自信,气势磅礴的高音再现杨子荣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还可以适当向学生介绍1946年东北土匪十分猖獗,人民对他们恨之入骨,剿匪斗争非常艰苦的状况,让学生进入《林海雪原》的情境,体验到作者创造《甘洒热血写春秋》时是一种怎样的心境。
四、融入流行音乐元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存在一种普遍现象,那就是高中生喜欢流行音乐、网络音乐,却厌烦音乐鉴赏课,讨厌在课堂上教唱的老掉牙歌曲。教师应该注意到,这是由于高中音乐教材以国内外古典音乐、传统音乐类型为主,这些作品久经传唱,已经深入人们骨髓。但是这些音乐作品同时也具备太强的历史性,与当今时代脱节严重,特别是在流行音乐文化的渗透下,高中学生更加倾向于具有现代感、时尚性的流行音乐。可见,高中音乐教学内容与当代学生的生活实际与兴趣存在较大的脱节,教师应该创设生活化的音乐教学情境,实施开放式教学,有意识地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平时耳濡目染的娱乐时尚,引导学生唱一些流行音乐与外国流行歌曲,并引导学生鉴赏这些歌曲,这样不仅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音乐鉴赏的抽象思维能力。比如,在中国戏曲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陶喆的《苏三说》、陈升的《北京一夜》、零点乐队的《说唱脸谱》,以及王力宏的《戏出东方》等将戏曲与流行音乐融合起来的作品,让传统的戏曲文化与流行音乐文化融合起来,拉近古典与现代、传统与流行音乐文化的距离,更好地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音乐教学不应该按照标准化、程式化模式培养艺术人才。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实际上是对音乐艺术的严重束缚与伤害。高中音乐教学的深度改革,有利于高中音乐教学的有效实施,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和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都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广大教师思考与探究。
(作者单位:甘肃省漳县二中,甘肃 定西 748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