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朝阳清风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

2019-05-16 06:47韩晓东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9年1期
关键词:调查意义

韩晓东

摘要:辽宁朝阳清风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动物栖息地。通过对保护区动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保护区内两栖爬行动物、鸟类、兽类、鱼类的资源价值、区系成分与分布特点,阐述动物栖息地保护的意义,以期为清风岭保护区管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清风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动物多样性;调查;意义

中图分类号:Q9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9)01-0018-04

辽宁朝阳清风岭保护区动物区系属华北动物地理区和蒙新动物地理区交汇地带,在动物分布上表现出两区物种相互渗透和交汇的特点。保护区动物界共5纲25目68科307种,其中鱼纲2目4科18种,哺乳纲6目15科37种,两栖纲1目3科5种,爬行纲2目3科13种,鸟纲14目43科234种。包括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金雕和大鸨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凤头蜂鹰、黑鸢、苍鹰等35种,辽宁省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45种,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野生动物有198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提到的野生动物有12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收录有凤头蜂鹰1种。

1 两栖爬行动物资源

1.1 物种组成及区系特点

1.1.1 物种组成 据考察,保护区内有两栖动物5种,隶属于1目3科。

1.1.2 区系成分 保护区分布的5种两栖动物中,典型的古北界成分有3种、占两栖动物总数的60.00%。保护区分布的13种爬行动物中,古北种有9种、占爬行动物总数的69.23%,在古北界和东洋界均有分布的广布种有4种、占爬行动物总数的30.77%。

1.2 两栖爬行动物的分布特点

1.2.1 动物资源比较贫乏 从物种数目及隶属类群角度来看,本地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贫乏,这与两栖爬行动物在我国的分布规律和我国北方地区陆生脊椎动物的组成特点是一致的。两栖爬行动物的分布由低纬度向高纬度依次递减。清风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分布的两栖动物种数占辽宁省两栖动物总数的50.00%,爬行动物种数占辽宁省爬行动物总数的52.00%。

1.2.2 种群数量较少,优势种明显 清风岭自然保护区已知的5种两栖动物中,有3种绝对数量很少。中国林蛙是优势种,种群数量比较丰富,占遇见总数的90.00%以上,分布于林木繁茂、杂草丛生、地面潮湿的环境中。花背蟾蜍、中华蟾蜍多分布于田间、水域、农舍附近的草丛、石下或潮湿、阴凉的土洞内。黑斑蛙常栖于池塘、水沟、洼淀、稻田、小河内或在水域附近的草丛中。所分布的13种爬行动物中,游蛇科种类最多(9种)、占保护区爬行动物总数的69.23%,但爬行动物种群的绝对数量均较少、资源不甚丰富。

1.3 两栖爬行动物的资源价值

1.3.1 珍稀濒危物种 清风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所分布的18种两栖爬行动物中,有12种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黑斑蛙、赤峰锦蛇、棕黑锦蛇、虎斑游蛇、黑眉蝮蛇为辽宁省重点保护动物。

1.3.2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两栖动物与人类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其中绝大多数对人类都是有益的,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们的食物主要是昆虫及其他小型动物。据调查,中国林蛙的食性主要是昆虫,多为危害森林、农牧业的害虫,如步甲类、金龟子、蝗虫、蚜虫、蚊子等,而且捕食量很大,可达其体质量的1.60%~16.30%;黑斑蛙胃内昆虫占76.00%,以直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半翅目等昆虫为主,其有益系数为46.90%;中华蟾蜍能捕食大量危害农牧业、森林、建筑及有害人类健康的有害动物,如蚱蜢、蝼蛄、蝽象、叩头虫、玉米螟、蚜虫等,其有益系数达到90.00%以上;花背蟾蜍主要以危害农作物及草原的昆虫为食,其中农作物害虫约占75.00%,如小地老虎、黏虫、蝼蛄、蚜虫、小型金龟子、叩头虫、鳞翅目幼虫、蝽象、蚯蚓等。

大多数爬行动物都是杂食或肉食类,通过大量捕食昆虫及鼠类等而有益于农牧业生产,在生态系统中充当次级消费者的角色。如赤峰锦蛇等都以鼠類为食;蜥蜴类以昆虫为食,所食昆虫大多是农林害虫,如直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双翅目中的许多种类,常吃的有金龟子、叶螨、吉丁虫、金花虫、跳蝉、蝶类、蛾类、蚂蚁、蚊、蝇及蜘蛛等。

1.3.3 药用价值 两栖爬行动物中很多种类是传统的中药材。如蟾蜍全身均可入药,尤以中华蟾蜍的分泌物蟾酥为重要,其味甘、辛,性温有毒,可解毒消肿、通窍止痛、强心利尿等,是许多小成药的主要原料;雌性中国林蛙的输卵管称为蛤士蟆油,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蛙的机体中含有多肽类、多种维生素、诸类生物激素、酶和保湿因子,外皮中含有抗菌和抗病毒物质等可对付疾病的化合物。爬行类中的蛇类全身(包括蛇肉、蛇胆、蛇蜕、蛇血、蛇骨、蛇卵、蛇粪、蛇油、蛇皮、蛇鞭、蛇内脏、蛇毒等)都有药用价值。蜥蜴类中的密点麻蜥具有活血祛瘀、消瘿散结、镇静等功效。

1.3.4 食用价值 两栖类的肉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中国林蛙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黑斑蛙也具有食用价值。可供食用的爬行动物虽然不是很多,但具有独特的食用价值。据分析,蛇肉含有脂肪、蛋白质、糖类、钙、铁及维生素Z、维生素B1等。蝮蛇肉的蛋白质中含有全部的人体必需氨基酸,还含有能增加脑细胞活力的谷氨酸以及能帮助消除疲劳的天冬氨酸,可以提高免疫力,延年益寿。

2 鸟类资源

2.1 鸟类区系组成

保护区鸟类资源丰富,共有鸟类14目43科234种,占辽宁省鸟类种数365种的64.11%。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4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鸟类2种,Ⅱ级保护鸟类32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138种。

2.2 鸟类居留情况分析

在保护区的鸟类资源中,迁徙中途经该地的旅鸟共有95种,占保护区鸟类种数的40.60%;春末夏初迁至该地、夏末秋初迁离的夏候鸟共有74种,占保护区鸟类种数的31.62%;常年留于保护区的留鸟计有46种,占保护区鸟类种数的19.66%;秋末冬初迁至此地越冬的冬候鸟共有19种,占保护区鸟类种数的8.12%,繁殖鸟(留鸟和夏候鸟)有120种,占保护区鸟类种数的51.28%。

2.3 鸟类资源分布特点

清風岭自然保护区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保护区内鸟类的主要栖息活动的生境大致分为夏绿阔叶林、稀树灌丛草丛、人工针叶林、农田居民区、溪流水域等5个类型。

2.4 鸟类资源价值

2.4.1 珍稀、濒危鸟类 保护区鸟类资源丰富,共有鸟类14目43科234种,占辽宁省鸟类种数365种的64.11%。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4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鸟类2种,Ⅱ级保护鸟类32种),省级重点保护鸟类138种。

2.4.2 主要经济鸟类 我国疆域辽阔,野生动物资源极其丰富,鸟类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鸟类的经济意义、鸟类在人们生活和自然保护中的意义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经济鸟类资源是指那些在野生状态下有较大的种群数量,通过猎捕活动可直接利用鸟体本身的肉、羽毛或作观赏鸟饲养的种类。鸟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以科学调查研究为先导,以法制管理为基础,进行科学的资源调查统计工作,清楚地掌握管理区域范围内主要经济资源种类的数量、分布、密度、种群结构、群体间的关系、繁殖率、死亡率、疾病、食性、栖息环境等生态学资料,为合理开发利用主要经济资源鸟类提供科学依据。清风岭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多样,生境条件十分复杂,适于物种的生境范围是有限的,能够供养的物种的种群数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在调查清楚主要经济资源种类的地理分布、生境分布、种群数量、食物生物量和繁殖习性等情况之后,以保护好一定数量的物种资源,使其保持旺盛的再生产能力为前提,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利用,对于物种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有利的。进行主要经济资源种类的合理开发利用还必须注意保护其栖息环境,为主要经济资源种类创造最适宜的繁衍生息的条件,促进种群稳定增长,达到永续利用的目的。

清风岭自然保护区主要经济资源鸟类可分为以下几类:1) 肉用鸟类。肉用鸟类数量较多,有些为传统的狩猎鸟类,在当地的经济生活中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在保护区内,雁形目、鸡形目、鹤形目、鸽形目、雀形目的部分鸟类均属于此类,其中种群数量较丰富的有石鸡、招鹊、环颈雉等。在对其繁殖力及种群数量动态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合理狩猎可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2) 羽用鸟类。羽用鸟类的羽毛形态及颜色各异。有些鸟类的羽毛色彩丰富、华丽自然,可作装饰品和工艺品;有部分鸟类的羽毛为传统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清风岭自然保护区可供羽用的鸟类主要有环颈雉、毛腿沙鸡及所有的雁鸭类和部分鹰隼类等。3) 药用鸟类。许多鸟类是传统的中药材,《本草纲目》把鸟类的药用资源划分为4类,即水禽、林禽、山禽和原禽;记载了药用鸟类19种,如斑鸿、麻雀、环颈雉、鹊鹏、乌鸦等。鸟类的肉、脂肪、羽毛、骨、头、脑、粪等均能够入药。清风岭自然保护区经济鸟类资源中也包含许多药用鸟类,如各种鸭类的肉有补中益气、利水、解毒的功效;斑鸠的肉有益气、明目、强筋骨、补肾的功效;鸢骨有祛风湿、续筋骨、活血止痛的功效;鵟的羽毛有止血的功效等;麻雀粪有消积、明目、润肾、解毒的功效;鸢脑有止痛、解毒的功效等。4) 观赏鸟类。鸟类能否用于观赏,主要取决于人工饲养的难易程度。清风岭自然保护区主要的观赏鸟类以雀形目居多,如云雀、太平鸟、朱雀、金翅(雀)、黄雀、蜡嘴雀、锡嘴雀等。

2.4.3 农林益鸟 鸟类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鸟类食量大、代谢速度快,而且几乎所有鸟类在繁殖季节都不同程度地捕食昆虫,有的还专门以各种农林害虫和鼠类为食,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许多鸟类,如杜鹃、啄木鸟、普通夜鹰、戴胜、家燕、山雀、椋鸟、灰喜鹊等每年可消灭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只害虫。鹰隼类、鸮类及雀形目中的一些伯劳以鼠类为主食,是人类和各种虫害、鼠害斗争的有力助手。有些鸟类,如秃鹫、鸢和乌鸦等以腐烂的动物尸体、垃圾等为食,它们能清洁环境、消灭有病动物和腐烂尸体,在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人们常把一些鸟类称为森林医生、农林业卫士、大自然的清道夫等。

3 兽类资源

3.1 物种组成与区系特点

清风岭自然保护区有兽类6目15科37种,占辽宁省69种(辽宁林业厅,2000)陆栖兽类的53.62%。其中,啮齿目种数最多、达19种,食肉目次之、为10种。在37种哺乳动物中,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

3.2 兽类区系成分统计分析

在保护区的37种哺乳动物中,有古北界成分26种,占保护区哺乳动物的70.27%;东洋界成分2种,占保护区哺乳动物总数的5.41%;在东洋界和古北界均有分布的广布成分9种,占保护区哺乳动物总数的24.32%。可见,保护区的兽类以古北界成分为主,这是由保护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决定的。

3.2.1 区系成分均为中小型兽类 保护区地处中山地带,多为石质山地,土层薄,树木生长低矮、稀疏,多以蒙古栎、山杏、小叶朴等为主。因此,区内兽类均为中小型兽类。在37种兽类中,啮齿目种类最多、达19种,食肉目鼬科动物有6种,两者相加共25种、占保护区兽类种数的67.57%。在所有兽类动物中,狍、貉、赤狐是体型较大的动物,并且分布区域狭窄。

3.2.2 啮齿目动物种类多,分布范围广 在保护区的37种兽类动物中,啮齿目就有5科19种,占兽类种数的51.35%,并且每种的数量都很多。这些啮齿目动物广泛分布于森林、丘陵、荒坡、农田、村落等各类生境。其中,东北鼢鼠分布于丘陵、荒地和农田中,对环境有一定的破坏作用;花鼠、松鼠、岩松鼠分布于山地天然阔叶林林间和岩石间,它们大量取食植物种子,对植物种子传播有一定作用;草兔分布范围很广,有林有草的地方均能见到其身影;褐家鼠和小家鼠活动于村舍附近。

3.3 兽类资源价值

3.3.1 珍稀濒危物种 在保护区的37种哺乳动物中,《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中的物种1种(豹猫,Felis bengalensis),辽宁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3.3.2 药用动物 我国对动物药的應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与疾病的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草纲目》记载了32种药用动物,其中很大一部分为兽类。可见,兽类及其产品在我国医药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表明,兽类的各个类群中均有可以入药的种类,有些种类疗效非常显著。清风岭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兽类中能够入药的种类主要有刺猬、獾、黄鼬、豹猫、野猪等。

3.3.3 毛皮动物 在清风岭自然保护区内有一些兽类的毛皮,能够制革或制裘。如花鼠、黄鼬、猪獾、狗獾、赤狐、貉、豹猫、狍等,其中黄鼬、獾等有一定的种群数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黄鼬皮,它是毛皮中颇为重要的种类之一,以毛峰高、底绒足、周身毛绒整齐、色泽光润、皮板完整的为上品。黄鼬皮经济价值较大,25张原皮相当于1 t钢铁的价值,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但开发要适度,否则会导致资源枯竭,应大力提倡人工养殖。

3.3.4 食用动物 从营养角度看,绝大多数兽类都具有食用价值,被人们广泛食用的种类主要包括偶蹄目、兔形目及食肉目、啮齿目中的部分种类,这些种类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清风岭自然保护区内能够食用、有开发价值的种类是野猪。野猪是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资源,如果保护得当,合理开发利用,可以为人类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

3.3.5 科学实验动物 哺乳类实验动物在现代医学、动物行为学、免疫学、药物筛选与检验、肿瘤研究等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清风岭自然保护区内可供科学实验用的动物很多,如刺猬、赤狐等。

3.3.6 展览、观赏及狩猎动物 不论是活体还是标本,兽类都是动物园自然博物馆展出的重要类群之一。清风岭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兽类中,豹猫、赤狐等都是吸引游客的著名观赏种类。我国的狩猎活动多集中在山区,多数是为获取产品,长时间无计划的乱捕乱猎导致兽类资源下降、枯竭,使得一些种类分布区缩小,在局部地区已经绝迹。进行人工驯养,开展以体育及娱乐活动为目的的狩猎活动,具有广阔前景。

4 鱼类资源

清风岭自然保护区共有鱼纲2目4科18种。鲤形目种数最多,共16种,其中鲤形目鲤科有14种、占保护区鱼纲种数的77.78%,鲤形目鳅科2种、占保护区鱼纲种数的11.11%;鲶形目计2科2种、占保护区鱼纲种数的11.11%。

根据李思忠1981年的标准,中国淡水鱼类地理区划共分为5个区,即北方区、宁蒙区、西南区、华东区、华南区。清风岭自然保护区属华东区。保护区的18种鱼纲资源中,在5个区广泛分布的有6种:麦穗鱼、鲤、鲫、泥鳅、鲇、油鲹;在北方区、华东区和华南区分布的有5种:白鲦、棒花鱼、蛇鮈、白鲢、黄颡鱼;在华东区和华南区分布的有3种:马口鱼、鳙、中华鰟鲮;在北方区、华北区分布的有4种:棒花鮈、东北雅罗鱼、凌源鮈、北方泥鳅。

5 动物栖息地保护的意义

5.1 清风岭是猛禽比较集中的栖息地

清风岭地处朝阳市南部,属于阴山山系松陵山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小气候环境吸引着附近的猛禽集中于清风岭取食和繁殖,常见一些大鵟、红隼、红脚鸮、苍鹰、长耳鸮等,因此清风岭是猛禽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

5.2 清风岭是鸡形目鸟类的重要栖息地

清风岭是鸡形目鸟类比较集中分布的地区,雉鸡、石鸡是清风岭上2个优势物种,而斑翅山鹑、鹌鹑数量较多,因此清风岭成为这4种鸡形目鸟类的乐园。清风岭地区是鸡形目鸟类取食、饮水、繁殖、栖息的最好基地,极有利于这些动物的生存和繁殖。

5.3 清风岭是朝阳市蛇类资源较丰富的地区

清风岭鼠类鸟类较多,这些都是蛇的主要食物,加上清风岭四周多为不适于蛇类栖息的农田,附近的蛇类都向清风岭迁徙集中,因此清风岭成为蛇类较好的越冬栖息地。清风岭蛇类分布较多,辽宁陆生的14种蛇在清风岭上就发现11种,每种的数量又较多,因此清风岭成为蛇类资源丰富的地区。

5.4 清风岭是野生动物的重要避难所

清风岭植被覆盖率较高,是朝阳旱海中的一片绿洲,又有小凌河流经清风岭脚下,是动物栖息、繁殖、取食、饮水的最适生活区。因此,附近的动物集中迁入清风岭栖息繁衍,使清风岭成为动物资源丰富的地区。

5.5 清风岭是候鸟南北迁徙的重要停歇站

辽宁省的鸟类90.00%是迁徙的候鸟,水禽迁徙是沿水迁徙,而陆生鸟类迁徙时主要沿山脉林地迁徙。清风岭山高林密,植被覆盖率较高,又是天然次生杂木林,是陆生鸟类迁徙的必经之路和必停歇山区。由于周围没有高山,清风岭成为鸟类迁徙的咽喉之地,所以不仅要保护生活在这里的动物,也要保护在这里迁徙的鸟类。

参考文献

[1] 夏丽敏,纪孔法,潘丽红,等.景宁大仰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兽类动物多样性调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8):109-111,123.

[2] 许鹏.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型哺乳动物多样性分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6.

[3] 李超荣,龚粤宁,卢学理,等.广东南岭自然保护区陆栖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J].韶关学院学报,2012

(4):55-57.

猜你喜欢
调查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诗里有你
论巨型雕塑的多重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