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晶晶
【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心理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的应用对直肠癌患者癌性疼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9月间入院接受治疗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对象,分组护理,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实施心理干预以及健康宣教,比较护理效果。 结果: 对比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以及VAS疼痛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护理后比较则显示均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更优(P<0.05)。 结论: 增加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以及健康宣教有助于减轻直肠癌患者的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健康宣教;直肠癌;癌性疼痛;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R1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5-204-02
直肠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癌症类型,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是日本以及东欧。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直肠癌发生几率也有明显上升。直肠癌不仅会为患者造成癌性疼痛,而且直肠癌患者患病后多需要接受结肠造口治疗,但该疗法会改变患者的排便方式且会伴随终生,对患者身心健康均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为减轻患者痛苦,在患者治疗期间为其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程度十分重要。此次研究将选择2016年4月-2018年9月间入院接受治疗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对象,通过分组护理的方式来研究心理护理以及健康宣教的应用对直肠癌患者癌性疼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做以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9月间入院接受治疗的60例直肠癌患者为对象,分组护理,各30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直肠癌,均无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均未自愿参与研究。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为(53.2±3.4)岁。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患者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为(53.3±3.7)岁。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具有可行性。
1.2 方法
對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如遵医嘱用药、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注意事项告知等等。观察组则增加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以及健康宣教,具体如下:①健康教育,在为患者进行个体化宣教前,通过讲座、病室内宣教、播放相关影片、发放健康手册等进行大范围基础宣教。之后对患者基础知识了解情况进行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制定个体化宣教方案,强化患者理解不足的部分,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促使患者正确认识到遵医嘱用药的必要性以及积极意义,以便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确保诊疗以及护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对患者进行饮食方面知识的宣教,促使其了解保持良好饮食习惯对疾病治疗效果以及预后康复质量的影响,叮嘱患者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热量以及蛋白质的食物,确保饮食多样化,提高患者抵抗力。
②心理干预: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其积极与疾病斗争。依据不同患者负面情绪引发原因的不同实施针对性疏导,促使患者心态平和。护理人员要多关心患者,主动了解患者需求,促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多给予耐心与帮助,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另外护理人员也要采取转移注意力法来帮助患者减轻压力,放松神经,降低其对疼痛的关注度,如可为患者播放幽默视频、听轻柔舒缓的音乐等等。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沟通,促使其可为患者提供家庭支持,从而确保患肢以尽可能稳定且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及护理。
1.3 观察指标
①生活质量评分标准[2]:以SF-36量表调查,表中设题目36道,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越理想。②VAS评分[2]: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进行癌性疼痛评价,取尺子均分为10份,标0-10分,疼痛程度随分值增加而上升,由患者自行选择。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文中两组涉及数据进行计算,数据表现形式为计数资料以及计量资料,分别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护理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VAS评分,结果显示护理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比较则以观察组更优(P<0.05),见表1。
3 讨论
癌性疼痛多因肿瘤所引起。癌性疼痛是癌症病患的主要症状,癌性疼痛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患者情绪,同时也会为患者带来较大痛苦,甚至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抵触治疗的情况,不利于治疗及护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多数患者对癌症的认知存在偏差,曾有研究调查发现大多数患者认为患癌后治愈率极低,因此多会选择放弃治疗[3]。直肠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癌症类型,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早期直肠癌多可以通过临床治疗达到治愈的效果。因此在治疗期间为提高患者的诊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积极予以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十分重要。健康宣教是指通过种种干预对策来提高患者对自身所患疾病的正确认知,从而提高其诊疗依从性。心理干预则是通过种种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来改善患者自身情绪,帮助患者建立积极治疗的信心,转移其对疼痛的关注度,从而减轻疼痛感受。此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VA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证明心理护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的应用具有积极影响。
综上所述,增加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以及健康宣教有助于减轻直肠癌患者的癌性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应用价值较高,临床值得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周平,方雪琴,曾敏.综合性心理护理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化疗期间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析[J].当代医学,2018,24(30):111-113.
[2] 廖丽华.心理护理对直肠癌术后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8):271.
[3] 叶维林,郝改艳.个体化健康教育改善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