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的护理方法研究

2019-05-16 12:55蔡荣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护理方法临床效果

蔡荣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 方法: 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实施强化护理干预,具体包括围术期护理与术后偱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颈动脉植入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提高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颈动脉狭窄;护理方法;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9)05-162-01

颈动脉狭窄多是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可采用药物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落术等方式进行治疗[1]。随着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技术不断成熟,越来越多医院开始采用支架植入在临床中应对颈动脉狭窄。临床统计研究表明[2-3],虽然通过支架植入可有效克服颈动脉狭窄,但置入支架后患者易发生低血压、心动过缓、脑血栓等并发症,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植入术疗效,促进患者预后提高,需要在围术期和术后实施护理干预,为探究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的护理方法及效果,现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本组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下:对照组50例患者,男39例,女11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61.9±3.3岁,观察组50例患者,男28例,女12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62.2±3.6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2.1 所有患者均符合颈动脉狭窄诊断标准,经血管影像学检查和脑组织影像学检查确诊。

1.2.2 排除介入材料及造影剂过敏患者。

1.2.3 排除具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及无法耐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抗凝药物患者。

1.2.4 排除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全身性及严重出血倾向患者。

1.2.5 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并签署相应知情通知书。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术式如下:术前行碘过敏试验,查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等,确保患者具备完全的手术指征即可安排手术。患者取仰卧位, 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后股动脉置入导管鞘,于影像学手段辅助下定位颈动脉狭窄段,计算狭窄程度与长度,选择适当规格的支架,做颈内动脉置入保护伞后,将镍钛合金自膨式支架置入狭窄段,影像学技术辅助下逐步调整支架位置和膨胀程度直至达到手术效果,释放支架后造影检查,确保支架固定良好,术毕。

对照组50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心理护理、药物干预等。

观察組50例患者采用强化护理干预,包括围术期及术后并发症循证护理,具体如下:1)术前护理: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其本质上是一种颈动脉狭窄的预防性治疗术式,并非治愈颈动脉狭窄的根治术。护理人员需要将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本质和手术效果告诉患者,同时应当对患者展开以颈动脉狭窄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与手术情况,有助于患者克服紧张、焦虑的情绪,更容易进入手术准备状态,另一方面则是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患者理解和配合医护人员,方便手术展开及后续治疗。2)术前用药:待患者具备手术指征后则日手术。术前3天开始服用阿司匹林,剂量300mg/d,波立维750mg/d,口服。术前6小时静脉滴注尼莫通,2ml/h,预防术中血管痉挛,影响手术安全和手术效果。3)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当做好急救准备,备好相应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阿托品、尼莫通等药物,同时可根据患者术个体情况考虑预留静脉通路。手术实施时,护理人员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在导丝、导管的推送和释放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变化,预防出血、栓子脱落后引起脑梗死等意外发生。同时护理人员应每隔5-10min对患者意识、生命体征进行评价并与前次做对比,必要时检查瞳孔反射,出现异常时立即与术者进行沟通,采取及时有效的方法进行干预。4)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严密观察患者意识,必要时刻进行瞳孔反射检查。同时组建医师、护理人员的巡查小组,每6小时巡查一次;连续记录患者体温变化,每30min测量一次。若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失语立即与医师取得联系。此外,住院观察阶段,患者取平卧位,可酌情固定头部,避免患者头颈部剧烈活动。穿刺点实施加压包扎,定期观察组穿刺点是否有出血、渗血、血肿等情况,注意下肢皮温测定,必要时监测足背动脉搏动,发现异常及时与医师联系。5)术后用药:为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在监测患者出凝血时间的同时使用速避凝、阿司匹林、波立维三联用药,定期行影像学检查,确保指尖血管通畅。6)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脑出血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术后一周内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减少活动,规避可能引起血氧增高的风险因素。出血倾向或出血患者应使用中合肝素进行干预并停止抗凝药物的使用,积极控制血压,必要时予以脱水;皮下血肿是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与抗凝药物使用以及穿刺点压迫位置偏移有关,术后患者卧床时间应适当延长,建议6-8小时内完全制动,拔动脉鞘后穿刺点压迫15-30min,观察是否有皮下血肿、瘀斑发生,可采用50%硫酸镁热敷或红外线局部照射进行治疗,同时可辅以绷带加压、肢体约束来促进血肿、瘀斑的消除。

1.4 观察指标

1.4.1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2 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

1.4.3 统计并对比两组临床有效率,显效: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见并发症,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有效: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轻微并发症,生活质量较术前提高;无效:患者术后恢复缓慢或严重并发症,生活质量未见明显改善。临床有效率=(显效+有效)/n*%100%。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平均数±标准差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率表示,经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满意度对比

对照组50例患者,20例非常满意,12例满意,满意率64.00%;观察组50例患者,29例非常满意,11例满意,满意率80.00%,观察组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见表2。

根据统计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低于对照组(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颈动脉狭窄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排除先天因素外,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明显增加。颈动脉狭窄除了会引起脑缺血相关症状外,严重时可引起脑梗死,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血管疾病[4-6]。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逐渐成为该病的主要臨床治疗方案,通过植入支架的方式来应对颈动脉狭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是术后容易发生皮下血肿、脑出血、过度灌注、低血压、静脉血栓(外科术后均可能发生,与长期卧床静养有关)等并发症,因此除了做好围术期护理外,术后护理也较为关键。

参考文献:

[1] 张莹,韩斌如,朱丛丛等.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J].护理研究,2017,31(15):1912-1914.

[2] 王昆,陶绪,陈逸男等.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并发症的循证护理[J].辽宁医学杂志,2017,31(2):45-47.

[3] 赵妍,闫羽,闵英等.经皮颈动脉支架术围术期的护理[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7,8(4):89-91.

[4] 林晓姝,袁浪,彭山玲等.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并发脑高灌注综合征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7,32(9):42-43.

[5] 曾华,王丹,冯晶等.护理风险管理在颈动脉狭窄支架置人术中的应用效果[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8,27(4):383-385.

[6] 李家乐.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并发高灌注综合征的临床护理体会[J].家庭医药,2017,(5):183-184.

猜你喜欢
护理方法临床效果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分析
癌痛护理方法及效果探讨
肺挫伤并发急性肺损伤患者早期综合防治的护理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脑外科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