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新体验

2019-05-16 12:54孙琳子
神州·中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对立统一外延张力

孙琳子

摘要:历来很少有人用欧美新批评理论来研究中国传统诗词曲赋,本文另辟蹊径用新批评中的张力原理来分析鉴赏中国传统词赋——苏轼的《前赤壁赋》,从意象、结构、意义三个角度入手,结合推特的张力论,借用瑞恰慈对意义的分类,对该赋进行分析鉴赏,获得全新的审美感受。

关键词:张力;对立统一;外延;内涵

白居易旧题《金针诗格》中曾云:“诗有内外意。一曰内意,欲尽其理。理,谓义理之理,美、刺、箴、诲之类是也。二曰外意,欲尽其象。象谓物象之象,日月、山河、虫鱼、草木之类是也。内外含蓄,方入诗格。”这与退特提出的张力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我尝试着用退特的张力说来解读中国古诗词,并在苏轼《前赤壁赋》中付诸实践。

一、意象的张力

1.大小对立形成空间碰撞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万顷与一苇大小对立,任凭小船儿在无边无际的江上飘荡。宽广无垠的江河,更显得船的渺小,而一叶小小的扁舟,映衬了江的雄厚。当无限大与无限小同时出现时,空间的立体感便愈发强烈。“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形成大小对立。相对于天地万物来说,蜉蝣不过是小到不能再小的一个点。把一粟投入沧海中,任凭耗费多大力气,也见不到它一丁点儿的踪影。

当大与小都趋近于无限时,空间仿佛既在收缩,又在扩张。这种空间的碰撞,给人一种伸缩自如的拉力的感觉。《前赤壁赋》给人的审美体验是大可大到容纳万物,小可小到细致入微,大小对比的巨大落差,让空间是张弛的,更是立体的。

2.远近对立形成距离拉扯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吾生与长江、须臾与无穷形成远近对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情思浩荡,就如乘着身边的风,不知到何处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羽化成仙。风好像很近,从指缝间溜走,又撩拨着发丝;仙境悠然遥远,傲然独自超脱于天地之外。思绪在远与近中飘忽不定。“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声音很近,就在耳边,有人深情的吹着萧;声音又很远,远到连深谷中的蛟龙和孤舟中的寡妇都能听见。这远与近的对立和结合,更体现的洞箫之声绕梁三日,不绝于耳之悲怆。情思就这样忧愁着,凄切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都是距离很遥远的东西,而耳目,于我来说近在咫尺。清风仿佛能飘来耳边让我听到,明月进入眼帘便别有一番风景。在不同形态的远近夹击下,身旁的一切交融在一起,时空合一。

远与近的对立,让距离不再是绝对。遥远仿佛可以触及,咫尺却能化为天涯。距离在拉扯,作者的情绪掩藏在距离中,随着距离的弹性,一同变换。

二、结构的张力

1.文本结构整体与局部的对立统一

退特告诉我们:“我们可以从字面表述开始逐步发展比喻的复杂含义:在每一步上我们可以停下来说明自己理解的意义,而每一步的含义都是贯通一气的。”在诗的内部结构上,张力呈现出多层次的空间结构。瑞恰兹在其《实用批评·意义的四大种类》中提到一首诗中起码可以分出下列四种意义:第一是意思,亦即文义。第二是感情,指作者对语言的表达的问题的一种态度、倾向或强调的兴趣。第三是语气,指音调或口气。第四是目的,指作者通过意思、感情、语气所表达出来的效果。按照瑞恰慈的理论,我们可以将诗词的结构层次分为以下四层:

第一层:语音层,指诗词带给我们的听觉刺激。

第二层:语义层,指诗词从字面上给我们提供的信息。

第三层:情感层,指通过诗词所传达出的诗人的自我情感。

第四层:意蕴层,指通过诗境画面所揭示的哲理内涵。

前两层为诗词的外延层,后两层为诗词的内涵层。张力的空间结构在各个层次的对立统一中得到体现。

苏轼《前赤壁赋》包含着这四个结构层次。全文与每个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只有整首诗才能给人完整的审美体验。在分析某个层面带来的审美感受时,我们不能抛开整体,而要把部分置于整首诗大的诗歌环境下。同时部分还制约着整体,若没有每个部分发挥关键作用,诗歌便会欠缺一些深层的意味。

2.外延与内涵的二重组合

“诗的内在结构是立体的。张力在一首诗中,是联系各组成部分的筋架,诗中的意象、句子、章节乃至情感和多层次意蕴,都依靠张力来联结,从而形成艺术的整体感。”(1)外延与内涵是张力的两个部分。“诗的结构是极为复杂的。诗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交织纷繁的张力,这些力又像戏剧中的各个角色相互冲突,最终达成诗的总体效果。”(2)一首诗是一个张力场,诗的结构就是一种张力结构。《前赤壁赋》对仗工整,在听觉上给我们脍炙人口的审美感受。语义上,它描绘的都是及其具有气势蕴含美感的画面,尤其是运用远近对立、大小對立,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带给我们一种富有层次感的审美体验。诗人的情感饱满,情感的动荡波折随着诗句逐渐表达。而这首诗隐含的哲理,也在全诗告终时慢慢显现出来。本诗的外延:第一层语音层和第二层语义层,及本诗的内涵:第三层情感层和第四层意蕴层的组合,完整的展现了其在结构上的张力。

三、诗有内外意——意义上的张力

1.悲喜转换

在《前赤壁赋》中,有几处悲喜进行了转换。诗人与朋友在赤壁下泛舟游玩。在阵阵清风之下,饮酒作乐,吟诵与明月有关的文章。随着时间的推移,月亮升起,小船儿在江中慢慢游荡。此时本该是愉悦轻松的心情,但悲伤却涌上心头。原来,不远处传来了婉转凄清的洞箫之声。这歌声,仿佛有诉不尽的愁,道不尽的怨。随即客人感叹着像曹孟德这样的一代枭雄,也终难逃生死宿命,哀叹着人生苦短。此刻,情绪低落至谷底。然而苏轼却坦然一笑,说万事万物都可以从多方面来看待,从事物易变的一面来看,天地间没有一瞬间不发生变化的;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与自己的生命同样无穷无尽。只是万事万物都会有自己最终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便不要妄想着去追求。其实细细体会,身边其实有很多美与恩赐。这些都是可以触手可及的,不如活在当下。听完作者的这一番话语,客人终于也洒脱坦然,他们又重新斟酒,直到杯盘狼藉。

诗中悲与喜的对立这对矛盾,是全诗情感转折的基点。作者与友人泛舟游玩的喜悦,与客人哀伤吹箫的悲伤之间的对立,以及客人哀叹人生之须臾的无奈和作者坦然看待万千事物去留的洒脱之间的对立,构成了诗歌在悲喜情感上的张力。这种诗化的表述,随着诗歌的篇张力而呼之欲出。

2.由己及物,由物及己

客人感叹自己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一颗粟米那么渺小,哀叹人生短暂,羡慕长江无穷。由自己想到曹孟德,自己虽为普通人,但曹操确实一代英豪。即便如他那般伟大,人生依旧只有数载光阴。客人这番由己及物的推想更加强化了他悲伤的情绪。作者却不这么想。他说这滚滚的江水,虽一直奔腾,却从未逝去;天上的月亮阴晴圆缺,但它始终还是那个月亮,没有增加或减少。由此引发出两个不同的看待事物的角度。作者从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中,推及出适用于自身的人生意义。道出活在当下,珍惜眼前,坦然洒脱享受人生的深刻哲理。卡西尔曾有言:“一切时代的伟大艺术都来自于两种对立力量的相互渗透。”由己及物和由物及己二者是逆向的,但他们相互渗透,他们之间关系的方向是双向的,无形之下,张力已然蕴藏其中。它们相互作用,让本诗在揭示内在意蕴之时有着起伏变化的曲折美感。

注释:

王剑、李凤真:《张力:一个诗学概念的语义阐释》《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6卷第6期,1999.年11月,第49页。

杨文臣:《张力诗学论》第25页。

参考文献:

[1]张晓慧.王维诗歌的审美与人生境界[J].文学教育,2006,(22):18.

[2]王水照,朱刚.苏轼诗词文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08-109,112.

[3]林语堂著,张振玉译.苏东坡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08.

[4]李时英.高处不胜寒——诗人苏东坡[M].北京:昆仑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对立统一外延张力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张力
张力2
分布式系统中的辩证对立统一概念与方法
关于工资内涵和外延界定的再认识
爱情的内涵和外延(短篇小说)
新一代STE分子束外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