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戏剧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2019-05-15 14:58杨子
上海艺术评论 2019年6期
关键词:戏剧节乌镇剧目

杨子

迄今为止仅举办七届的乌镇国际戏剧节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虽然因举办地作为旅游景点而陷入过度商业化运作的质疑中,但不可否认的是,戏剧节的举办有力提升了乌镇的国内、国际知名度,增加了乌镇景区旅游的文化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了独特的特色小镇“乌镇模式”。

人类城市文明在经历了“政治型城市”“经济型城市”两个阶段之后,“文化型城市”已成为世界城市社会发展的更高目标与理想模式。对于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来说,戏剧节是人们以情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一场集中的精神聚餐、感情集合、品味追求与愉悦共享,是代表城市主体形象和特色文化的重要节点,被誉为城市的“眼睛”,它不仅彰显城市或地区的特色和魅力,揭示地方精神与文化特质,还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但是,如何理解“戏剧节”这种特殊文化艺术空间的本质特征?节日的公共性和社会价值体现在哪里?如何因地制宜通过戏剧节的运营创造和繁荣充满活力、启迪人们心灵的文化,如何让复杂的艺术生态和文化经济得以形成,并与社会和城市形成良好互动,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为社会减压阀的战后产物,英国爱丁堡艺术节和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都是举办国从精神上修复国民战争创伤的产物,其宗旨和理念都是为了推动国家文化艺术的复苏与发展,让高雅的戏剧艺术走出殿堂、走入民间,让普通百姓通过艺术节庆的熏陶,在潜移默化间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情趣。这些节庆活动带动主办地文化、经济的发展,成为主办地的文化标签,提升主办地国际知名度与文化影响力。

世界各地艺术节庆活动多种多样,办节模式也多元各异,戏剧/艺术节应如何与举办地的特色文化、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相促进?从举办地的地理位置与人口规模来看,小城镇和大都市因为地理空间容量、市政布局以及人口数量、文化、经济发展规模不同,戏剧/艺术节庆活动的运作模式也相应不同。迄今为止仅举办七届的乌镇国际戏剧节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虽然因举办地作为旅游景点而陷入过度商业化运作的质疑中,但不可否认的是,戏剧节的举办有力提升了乌镇的国内、国际知名度,增加了乌镇景区旅游的文化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打造了独特的特色小镇“乌镇模式”。

文化植入打造乌镇模式:“一样的古镇,不一样的乌镇”

站在白莲塔上向北眺望,京杭大运河在秋日阳光下开阔蜿蜒,两岸农田丰茂,有船只在河上缓缓驶过,让人依稀感受到这条古运河千年前的繁华。白莲塔下,京杭大运河流经乌镇西栅尽头,与古镇擦肩而过。与古运河的沧桑宁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场江南小镇文化复兴运动的代言—乌镇国际戏剧节,在古镇西栅景区街头巷弄间随时随地发生着。那里集结了国际性的表演团队,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戏剧爱好者、戏剧从业者及游客,铺天盖地的多形态表演营造出浓厚的戏剧氛围。

2019年,乌镇戏剧节已是第七届,无论影响力还是规模,都是国内戏剧节之最。10天时间里,西栅景区的各色剧场里共上演来自13个国家28部剧的141场戏剧演出,其中不乏在本届戏剧节开启世界首演的剧目;上演了18组共计60场青年竞演演出,1800余场古镇嘉年华;与此同时,14场“小镇对话”、5个戏剧工作坊、5个IATC青年戏剧评论工作坊、10场朗读会架设起舞台与观众的桥梁。共计有4000多名工作人员,600余位剧团人员,来自全国18组90位竞演青年以及嘉年华128个节目的700余位演员参与了演出和组织工作。

2013年,只有6部特邀剧目的乌镇戏剧节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此后乌镇戏剧节以专业的艺术创造力成为国内外戏剧爱好者心中的圣地,热度一路走高,在短时间内提升了乌镇作为旅游目的地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并释放出极大的溢出效应。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一组数据可知,2018年,乌镇景区全年累计接待游客915.03万人次,全年营收超过19亿,在游客人数回调、门票价格下调的情况下实现营收同比增加15.74%,牢牢占据国内最成功、管理水平最高的特色小镇之位。小桥流水是江南小镇的共性特点,但在近年国内兴起的特色小镇建设热潮中,乌镇从同质化的江南小镇发展模式中跳脱出来,避开对江南历史文化与名人文化的同质开发模式,发掘古镇独有的生活形态,以差异性发展策略“把当地的生活形态提炼成若干个空间,把历史文化提炼成若干个空间,当成一个可参与、可互动的浸入式的体验内容”。文化植入打造出“不一样的乌镇”,内容为王是乌镇之所以成为乌镇的成功之处,木心美术馆、乌镇国际戏剧节、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等成为乌镇旅游资源开发独一无二的文化IP 。

文化IP中的乌镇国际戏剧节,将乌镇与一般仅仅以相似性极高的传统文化民俗的江南古镇在内容上做了一个切割,为未来乌镇的持续发展在文化资源积累上提供内容支撑。从乌镇运营与发展模式来看,乌镇戏剧节有效结合了乌镇本土地缘优势和古镇特色文化资源,借助戏剧节对客流的吸引、聚拢,带动小镇酒店民宿、餐饮、旅游业及周边房地产业的发展。操盘手陈向宏,这位曾经的政府官员,在社交媒体上自谦为“包工头”的总裁兼总设计师,不仅精于长期规划及顶层与细节设计,且文学修养极好,其社交媒体中随处可见的抒情细腻的诗化语言,如“微凉的早晨适合屏息。东篱的向往,是故乡城池烟火的感召,安于寂寞,才是撇开繁杂的安详”等,是他作为江浙儒商所具有的精于细节且不失理性的人格特质的极好折射。自1999年起主持乌镇古镇旅游保护开发,陈向宏提出“历史街区再利用”理论,在修旧如旧的基础上,将现代生活方式植入小镇生活形态,将乌镇从观光型古镇打造成国际性休闲旅游目的地小镇。也正因为陈向宏所具备的良好的政府關系、企业家的宏阔视野、精致理性的江南儒商特质和文艺修为,才使得乌镇戏剧节的诞生成为可能。

艺术家掌话语权:保证艺术的纯粹性和自由度

虽然全权由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出资,但乌镇戏剧节由戏剧界专业人士进行运作,以最大限度保证艺术的纯粹性和自由度。作为出资方代表,陈向宏担任戏剧节主席,但具体运营放手由专业人士操作,每届戏剧节聘请戏剧领域国际知名人士为荣誉主席,艺术总监由孟京辉、赖声川、田沁鑫轮番担任,他们在戏剧影视领域巨大的专业号召力、影响力,使得乌镇戏剧节迅速在业内声名鹊起。乌镇戏剧节艺术委员会名单星光闪耀,由影视戏剧领域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组成,为戏剧节提供艺术指导和支持。在乌镇,担任艺委会委员的何炅、袁泉、濮存昕、孙红雷、林青霞、周迅、徐帆、胡歌等人气演员同样出入剧场成为普通观众中的一员,在西栅这样一个狭小的地理空间里与明星偶像餐厅、剧场邂逅或街头偶遇,令乌镇成为粉丝与追星一族实现可望而不可即的“白日梦”的乌托邦。

和国际知名艺术节及国内综合性艺术节相比,乌镇戏剧节体量小而精,但对比乌镇戏剧节各年演出数据,体量逐年呈增加趋势。2013年首届乌镇戏剧节于11天时间里共在7个剧场上演6台国际邀请剧目,12部25场“青年竞演”作品,共有120组艺术团队580场古镇嘉年华,12次中外大师的小镇对话,3场欧丁戏剧工作坊,17580名入场观众,183000名游客及当地居民参与,139家媒体聚焦,中外200多名艺术家、专家和明星莅临。2014年,特邀剧目由6部增加到17部,不仅数量上几近三倍于首届,剧目类型也更加多元,演出场地也增加到七个,直至2019年,特邀剧目已增至28部。历届乌镇戏剧节都有若干剧目以其独特的风格、内涵、剧场美学成为热议话题,如赖声川的《如梦之梦》(2013)、德国塔利亚剧院的《尼伯龙根的指环》(2015)、德国柏林人民剧院的《赌徒》(2016)、孟京辉戏剧工作室的《茶馆》(2018)等等,有些剧目观众观点呈两极化,形成持续性的社会热点话题,向目标受众产生二次传播或多次传播,进而更高效地提升乌镇戏剧节的品牌影响力。

每届戏剧节设置一字主题并附简单的内涵释语,如“映”(2013)—体现戏剧与生活的相互辉映,“承”(2015)—对戏剧百年长河的传承、对青年戏剧之梦的承诺和对文化复兴使命的承担,“涌”(2019)—涌現,激流勇进;灵感创意喷涌而出,主题明确及内涵的自洽形成鲜明的传播特色,从而塑造具有较高辨识度的节庆文化品牌。

乌镇7个大小不一、功能不同的室内剧场,1个大型户外剧场,以及许多可供演出的户外广场共同组成乌镇戏剧节表演空间群体。多元化的剧场空间与乌镇地缘优势联动。有些剧场新建而成,如乌镇大剧院耗时三年、耗资四亿元人民币打造而成;有些剧场则是在当地古建基础上进行活化、修缮而成,如国乐剧院、沈家戏园等,各具特色的古典小剧场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底蕴。独具特色的露天水剧场结合乌镇水乡特点,主舞台设在新月形湖泊中,舞台背后连着古镇明清老建筑群,水剧场的露天实景使得戏剧呈现有了一种别样的舞台效果。戏剧节期间,水岸巷弄皆为舞台,古镇嘉年华在所有非传统剧场内的公共空间进行,与观众零距离接触,整个乌镇如一个巨大的沉浸式剧场。

先锋与商业兼容: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迄今为止,国内极具辨识度的先锋戏剧导演孟京辉已担任四届乌镇戏剧节艺术总监,其本人执导的作品也屡见于乌镇戏剧节:《空中花园谋杀案》(2013)、《女仆》(2014)、《两只狗的生活意见》(2015)、《他有两把左轮手枪和黑白相间的眼睛》(2016)、《茶馆》(2018)和《太阳和太阳穴》(2019)等。他的代表作、被誉为“中国当代先锋喜剧扛鼎之作”的《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第2000场演出被放在乌镇水剧场。而他最近的一次被推上舆论风口浪尖,是因为由他执导的2018年第六届乌镇戏剧节开幕大戏《茶馆》,对老舍经典作品进行了颠覆性解构,在过去的一年里经受了两极化的评论,激烈的争锋更随着《茶馆》受邀2019年阿维尼翁艺术节核心板块IN单元而延伸至海外舆论场。也正因为艺术总监孟京辉的先锋气质,无论是国内剧目还是国外剧目,无论是大师经典还是青年制作,乌镇戏剧节剧目形态受其品味导向影响较大,剧目风格总体偏先锋实验性,也因而被大部分非专业戏剧观众视为“门槛高、看不懂”。在乌镇戏剧节,一个瞩目的现象是,中国当代青年先锋戏剧新势力以群体的形式出现,无论是经典还是当代作品,都被他们赋予天马行空的先锋质感和创意想象,如李建军及其新媒体视觉剧《飞向天空的人》(2015)《大众力学》(2018)《人类简史》(2019)、王翀及其新浪潮戏剧《群鬼2.0》(2016)《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2.0》(2019)、陈明昊及其执导的作品《公牛》(2015)《大鸡》(2016)《从清晨到午夜》(2019)、丰江舟及其环境戏剧《热醒》(2015)、邵泽辉及其实验作品《睡.觉》(2015)、孙晓星和他的网络戏剧《漂流宅》(2016)《樱桃园》(2018)等,他们代表了中国当下最具先锋气质的青年戏剧创作力量,在剧场中肆意施展个性与创造力。在这个意义上,乌镇戏剧节为孟京辉及青年人两代先锋戏剧势力创造了一个交接和交融的平台。

除了乌镇戏剧节,孟京辉同时担任在其他三地举办的戏剧节艺术总监一职。有别于北京青年戏剧节和杭州国际戏剧节之间的资源互补和双城联动,以及对在深圳举办的当代戏剧双年展侧重装置和美术化,乌镇戏剧节更具丰厚的资源,多元的演出空间及广泛的受众,孟京辉的选戏标准则聚焦高精尖的国际国内作品和新的大众审美。

作为乌镇旅游高端品牌的一个项目,乌镇戏剧节的成本从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的支出和收益中进行核算,把之前分散的乌镇旅游形象广告的资金集中起来办节,在第一届乌镇戏剧节之后,文化乌镇股份有限公司效益依然保持27%的增长。除了“门槛高、看不懂”,高企的票价、民宿和酒店住宿费是乌镇戏剧节为人诟病的主要方面,看戏的“高成本”也使得乌镇戏剧节的“大众性”“人民性”备受质疑。纵然如此,其市场热度及受关注度并未因此而被削弱,相反,票房一路上扬。仅以2016年8月5日在格瓦拉网站售票情况为例,2016年8月5日上午10点乌镇戏剧节正式开票,开票8分钟,票房达100万;开票10分钟,售出5191张票;开票20分钟,售出9444张票;开票一小时,售出13256张票;开票两小时,售出17902张票;截至8月6日上午10:00,开票24小时,累计售出21508张票。“开票即秒抢”的供不应求的现象令观众网上购票难度逐年加大。2019年8月18日上午10点整,乌镇戏剧节购票通道于大麦网正式开启,开票两小时,全部特邀剧目戏票售罄。剧目的专业高门槛和市场票房的火爆形成乌镇戏剧节难以被常人理解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面目,因而,对其进行“人民性”或“大众化”的伦理判断,剧目与票房并不能单独说明问题,受众心理有待进一步深入具体分析。

通过7年的深耕细作,原创板块“青年竞演”已发展成国内最受青年戏剧人欢迎的“培育与扶持新兴戏剧力量,推动青年原创戏剧发展”的平台,这也是乌镇戏剧节最值得认可与尊敬的环节。通过“青年竞演”,当下诸多青年艺术新秀在乌镇戏剧节崭露头角,其后走出乌镇,走向全国甚至世界舞台。

开放、多元、富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乌镇戏剧节未必是“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的最佳模板,但其剧场美学与运作模式对国内戏剧行业整体生态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推动作用,这使得当下正在发生的乌镇戏剧节毫无悬念地成为中国戏剧从传统到未来发展历程中一个重要的交接点。

作者  上海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猜你喜欢
戏剧节乌镇剧目
戏剧·乌镇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第14届契诃夫国际戏剧节圆满落幕
乌镇遇雪
第8届中国儿童戏剧节7月开幕
优秀剧目进校园
淘气包弟弟
继承传统 创演新剧《齐王田横》
一墨乌镇(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