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探讨

2019-05-15 11:09李诗然
理论观察 2019年3期
关键词:课程考核应用型人才

李诗然

摘 要:合肥師范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考核存在考核标准不尽合理、期末考试方式改革力度不大、课程考核的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不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考核方法改革与创新,旨在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综合改革相配套,形成本课程考核方法“五四四三”新模式,以满足能力提升、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课程考核;员工培训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9)03 — 0168 — 03

作为“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工程实施高校,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创业学院”立项单位,合肥师范学院坚定“举行知旗,走应用路”,主动对接服务地方支柱产业,深化产学研合作,重点建设教师教育类、电子信息类、文学艺术类学科专业群,着力培育生物化工类、经济管理类学科专业群。

要达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目标,就必须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并且积极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一、现阶段《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考核方法概述

《员工培训与开发》是合肥师范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的核心课,也是《新员工入职培训》《企业培训师实务》《培训技能训练》《培训课程开发与设计》的先导课程,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合肥师范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以《员工培训与开发》为样本,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综合教学改革和相关教学研究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依托,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为下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实践基础。

1.考核类型的多元化导向。为了高度重视实践环节的重要作用,在考核类型中添加了实践成绩,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成绩分别占45%、15%、40%。

2.考核内容的能力化导向。由于本课程应用性强,承担着校企深度合作的重任,在考核评价时突出能力为重的要求,在强化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同时,突出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无论是期末考试,还是平时考核、实践考核,都以应用型人才的能力提升为导向,大幅度减少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核比例,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考核比重。

3.考核过程的全程化导向。不断淡化对期末考试的依赖性,增加过程性考核的占比,比如:课堂提问、平时作业、小组讨论、实验报告等。过程性考核过程非常具体,需要任课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与细心,也需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需要教师进行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

4.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导向。改变过去平时成绩靠点名、期末成绩靠闭卷考试的单一考核方式,在全程化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考核方式的多样化。

(1)参与式考核。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比如课堂点名、参与实践活动等。此种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

(2)完成式考核。强调学生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只要完成任务就取得相应的分值,不需要进行评分。比如:规定课堂回答问题、辅导答疑、课外阅读的次数。此种考核主要是督促学生的自主学习,不计较完成的正确性,比如: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无论问题回答是否正确,都算完成任务。因此,此种考核只限定分值(不能过高),但不设定门槛。

(3)获得式考核。强调学生学习成果的获得效果,在考核时根据相关标准对学习成果进行评分。比如:实验报告、平时作业、实训报告、期末考试等。为了保证考核的科学性与公平性,获得式考核还是占有比较大的比重,一般不低于60%,但是,应当不断优化获得式考核的方式与评分标准。

二、现阶段《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考核方法改革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合肥师范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员工培训与开发》近五年来的考试试卷、考核成绩、学生学习等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可以看出《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存在以下几方面突出问题:

1.考核标准不尽合理。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实验报告、平时作业、实训报告的批改主观性较强,缺少量化标准;在实践环节考核中,缺乏合作企业的参与,小组合作成绩也难以细分;在期末考试中,开放型题目评分难以把握,有一定的随意性。

2.期末考试方式改革力度不大。目前,降低了期末考试的分值,从传统的70%降为40%,命题更加注重应用能力的导向,但是考核方式还是传统的闭卷考试。将来的改革方向是:将现在期末考试分为三层,大量一般性知识考核纳入过程性平时考核,重要的核心知识期末考试时实行计算机考试和阅卷,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观题期末考试时实行开卷。

3.课程考核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平时成绩网络题库建设、机考系统建设、网络化管理等,都亟待改善与提高。特别是过程性考核,环节多、任务具体而烦琐,需要依靠网络信息化简化程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科学化水平,否则就会严重影响教师与学生的双重积极性。

三、《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考核方法改革建议

《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考核方法改革与创新,旨在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综合改革相配套,在考核类型、考核内容、考核方式等多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应用型人才成长的新的评价模式,以满足能力提升、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形成本课程考核方法“五四四三”新模式。

(一)“五个结合”:本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原则要求

1.统一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在应用型能力培养的统一要求下,针对新建本科院校,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针对《员工培训与开发》课程,针对本课程理论、实验、实践等不同模块。

2.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在各类考核中,除了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在开卷考试、实验实训、平时作业等环节应当给学生提供个性选择的空间。

3.參与性与获得性相结合。在考核过程中,除了进行常规获得式考核的具体评分外,还应当高度关注参与式与完成式考核方式,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团队意识、参与意识,这是传统考核方式所缺乏的。

4.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在考核过程中,必须设置科学化的考核标准,但考核过程和方法一定要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内容和形式上的烦琐,否则影响教师、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在实践中难以推行。

5.过程性与总结性相结合。改变过去依赖期末考核的弊病,重视过程性考核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过程性考核的有效途径与手段。

(二)“四式同行”:本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1.参与式考核。根据参与次数、是否违纪等情况评定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包括:课堂点名、实践活动考勤等。此种考核应当设置最低门槛,达不到最低要求者将会失去整个课程的考核资格。

2.完成式考核。先期明确规定学生应当完成的基本学习任务,只要完成任务就取得相应分值,不需要进行评分,只限定分值(不能过高),不设定门槛。此种考核旨在督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包括:课堂回答问题、辅导答疑、课外阅读、网络做题、参与讲座等。为了防止学生在本环节敷衍了事,可以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额外的奖励分数,也就是只加分不减分。

3.获得式考核。在考核时根据相关标准对学习成果进行评分,比如:实验报告、平时作业、实训报告、期末考试等。为了保证考核的科学性与公平性,除了优化评分标准外,还应当改革期末考试方式,客观题实行计算机考试和阅卷,主观题实行开卷考试。

4.奖励式考核。在平时成绩中,纳入奖励式考核分值,主要奖励对象为:完成式考核表现突出者、参与各项学习活动积极者、其它学习突出者。本项考核由教师引导,学生集体进行评分,选出部分学生给予不同程度的加分。

(三)“四化并重”:本课程考核方法运行机制改革

1.考核过程的全程化。增加过程性考核的比重,合理制定过程性考核的评价标准,确保过程性考核的及时呈现,优化过程性考核的程序,真正做到过程性考核内容合理、程序简化、标准科学、管理规范。

2.考核标准的科学化。知识性客观题采取上机完成、电脑自动评阅;过于主观不易评价的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辅导答疑等环节实行完成式考核,不具体进行评分;对整个学期表现突出者由学生自己评出奖励分数;实践性活动引入合作企业进行评分。

3.考核类型的多元化。重视实践环节的重要作用,在平时考核、期末考核之外增加实践考核,占15%,主要包括实验、实训、社会调查等。

4.考核内容的能力化。一方面,大幅度减少死记硬背的知识性考核比例,增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考核比重;另一方面将基本知识纳入平时考核范围,期末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掌握(机考)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开卷)。

(四)“三件齐备”:本课程考核方法保障机制改革

1.硬件。指具备基本教学条件,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软件系统、实验室条件、实习实训基地等。

2.软件。指建立健全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考核评价标准、奖惩纠错制度、学生自我管理制度、反馈制度等。

3.配件。指本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配套举措,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其它方面的改革、校企深度合作机制、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高等。

〔参 考 文 献〕

〔1〕肖永凤.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古代汉语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探讨〔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8,(04).

〔2〕肖永凤,傅新,李琴,李晓印.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技术类课程考核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14).

〔3〕李晓.关于企业员工培训课程考核基数的分析探讨〔J〕.劳动保障世界,2017,(8).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课程考核应用型人才
英语词汇学教学之初探
形成性评价在高校生物技术专业课程考核中的应用策略
物流设施与设备课程的考核模式因素分析研究
艺术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探索研究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考核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