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鹏
摘要:在国民经济中,制造业一直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和相当重大的地位,大众也逐渐对制造业企业发展状况保持着相当大的关注力度。我们国家的制造业企业由于市场经济的高速化发展和前进,而饱受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这使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不败之地,就必须对自身的管理模式进行转变以及提升内控能力。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完善;思考
制造业企业要想使自身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适应时代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前进的形式,就必须从企业内部控制的完善方面入手。本篇文章主要从现存几大问题和相应解决措施方面进行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完善的思考,从而促进制造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现存几大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够浓厚
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比重相当大的企业就是制造业,加之由于这一类型的企业通常来说规模大、人员众多,经营风险大,因而从管理上来说,相较于其他类型行业中的企业,有着较高的难度,因而相对也就有着较高的内部控制上的一些标准要求。但是,一般来说这一类企业都经过了一个比较长的发展时间,因而在企业的管理上存在与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一些管理层的领导不够了解财务和内部控制这两个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对一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没有较强的在企业管理力度的提升上引用并应用内部控制这一方面的意识,不够重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面的工作。与此同时,只有全员参与才能很好的完成体系建设这一项工作,但是现实却是绝大多数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内部控制认识,参与的积极性不足,也没有较高的维护意识,因而也难以从内部控制相关的规范,对自身的行为进行严格的控制。这些都是使我们国家这一类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难以得到完善的主要原因,哪怕体系已经建成,但是也难以有效实施于企业的实际管理中[1]。
(二)风险评估机制不够完善
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市场、利率、政策以及技术等方面的一些来自内部或者外部的风险,都会严重影响制造业企业的运行。有效识别与预防风险是内部控制体系多重职能中最重要的一个。但是有一部分企业中的管理层级并没有充分认识到面临的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也没有形成风险管理这一意识,相应的也就没有形成风险评估机制和风险决策机制这两大机制,进而也就没有考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来自外部或内部的风险,而开展与之相对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工作,因而也就没有采取较强的针对性措施对高风险领域与重要事项进行控制。此时企业所制定的经营决策没有稳定基础作为支撑,即事先没有做好风险评估工作,最终使其难以最大化内部控制体系的作用。
(三)信息化管理不够健全
企业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获取了较之以往更为先进而可
续的企业管理方面的理念与方法,但是不在少数的企业管理层级的领导并没有对信息化建设和内部控制这方面的联系以及前者对后者的影响有一个深入而充分的认识,造成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不够与投入不多,使企业在收集、传递以及整合管理信息上的能力不足,企业难以及时、快速的对企业实际运行情况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因而也就难以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类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更别提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了[3]。
(四)内部审计职能不够强化
众多组成内部控制体系的部分中就包括内部审计这一部分,其众多组成部分
中所具有的监督这一职能影响着前者作用的发挥。当前,很多企业中并未设有这一机构,一些企业中设有这一机构,但是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或者这一部门的独立性不足,致使其职能的发挥受到限制,进而对内部控制效果的发挥造成一定影响,也难以将存在于企业实际运行中的隐患与漏洞查找出来并予以相应的解决。
二、相应解决措施
(一)进行内部控制环境的完善工作
内部控制意识太过落后、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以及不够重视内部控制体系是当前我们国家制造业这一领域的企业所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因而进行内部控制环境完善的第一大目标任务就是转变企业内部观念。其一,要想最大化内部控制的效用,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就是企业管理层级领导的重视,只有企业中的上层对在企业发展和前进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内部控制有一个深入而充分的认识,才能在企业内部中形成浓厚的重视内部控制和了解内部控制作用的意识和氛围,最终推动内部控制体系得以顺利树立的同时,促进企业管理意识的大幅度提升。其二,还应提升培养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内部控制意识的力度,进而使企业在进行建设内部控制的全过程中都可见每一位企业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的身影,使其在对内部控制有深入而充分了解的同时,严格遵照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制度所要求的开展日常的工作以及处理业务。
(二)进行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工作
对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各类风险影响因素进行有效的评估是评价一个内部控制体系有效性的标准,只有切实评估出相关影响因素,才能提前做好风险规避和化解这两方面的准备工作。特别是近些年以来,制造业企业在运行中所面临的风险性的增加,具体有市场、利率、政策以及技术等方面的一些来自内部或者外部的风险。针对风险程度持续性上升的状况,企业应该从各个经营环节中的风险控制点出发,据此进行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健全工作,对企业面临的可能来临的运行上的危机进行识别。与此同时,对关键的控制点进行确定,针对这些已经确定下来的关键控制点,进行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的制定工作,经防范措施的预先制定和采用,达成企业风险规避和损失降低的目标,促进企业内部控制效果与效率的双提升[1]。
(三)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健全工作
信息化管理健全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提升企业信息化沟通交流的水平。具体是企业通过信息化建设力度的大幅度提升这一举措,信息交流平台的建成就是一个最重要的信息化建设成果,这有助于对源自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和企业实际生产和经营过程有关的重要信息数据进行准确的识别和全面的收集,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离不开这一提供强大信息支持的后盾。与此同时,企业还应该给与内部控制有关的工作人员及时传递已经获取的重要信息,这有利于提升企业内部各个部门间交流和使用信息的力度,进而各个有关部门可以及时采取强有力的控制措施处理突发状况,进而促进内部控制效率和效果的双提升。
(四)进行内部审计职能的强化工作
要想最大化提高内部控制体系的效用,就必须采用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力度和完善内部监督工作的手段。只有着手进行监督机制的建立,才能使其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制度在执行的时候得到有力的保障。因而,当前首要的工作就是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体系的建立或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企业中管理层级的领导应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有一个深入而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对相关人员队伍的建设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使这一部门的权威性与独立性更高。最高领导层是这一机构直接负责的层级,企业应该切实发挥这一部门在监督和评价企业每一个管理层级的财务和管理这两方面活动的效用,进而将存在于企业实际生产和经营上的隐患与漏洞及时查找出来,改正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和问题出现中最为薄弱的一环,进而使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达到有力的保障[4]。
三、结束语
本篇文章首先研究了内部控制环境不够浓厚、风险评估机制不够完善、信息化管理不够健全、内部审计职能不够强化这些现存问题,最后提出了进行内部控制环境的完善工作、进行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健全工作、进行内部审计职能的强化工作这四个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建议,促进制造业企業内部控制的进一步完善,最终达成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余雅俊. 关于完善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J]. 财会学习, 2017(18):239-240.
[2]覃雪梅. 关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J]. 财经界:学术版, 2016(9):59-59.
[3]王伟, 黄江林. 关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思考[J]. 财会学习, 2017(23):236-237.
[4]顾春南. 关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践思考[J]. 新经济, 2016(27):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