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
摘 要: 良好的校园环境能够为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教师的教学奠定基础,促进学校教育水平提升,满足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需求。我国小学校园建设工作正在快速发展,除了应该重视自然环境的建设外,还应该重视人文环境的建设,实现多元有机整体的设计,促进学校内涵丰富。在校园规划设计中,应该以办学理念为出发点,营造人性化育人空间环境。本文通过分析校园环境建设的基本内涵,探索校园环境建设支撑学校内涵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校园环境建设 学校内涵 发展策略
办学理念、文化环境和机制,是校园内涵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硬环境与软环境的建设,能够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支撑,为教育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其中,硬环境主要指的是校园自然环境建设,软环境主要指的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学校内涵不仅是一所学校价值观念的体现,更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人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正在成长发育关键阶段的小学生而言,优秀的学校内涵可以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以校园环境建设为支撑的学校内涵发展,是顺应教育发展潮流、满足教育体制改革要求的重要工作。在校园环境建设和学校内涵发展中,应该以学校的发展战略规划为指导,加强全校教职工与学生的共同参与,为教育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校园环境建设的基本内涵及意义
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共同组成了校园环境,自然景观、建筑设施等是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教学工作、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必要条件。一些学校不重视物质环境建设,很多教学设备与设施不能满足教育体制改革的需求,导致教学水平不能提高,学校内涵发展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学校人文精神和理念及制度模式等是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潜移默化中对全校师生产生正面引导的关键[1]。人文环境主要体现在人文景观建设、文化活动和校风校训中,是全体师生塑造自我人格、提高综合素养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学校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都体现在人文环境当中,对于确定学校发展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二、校园环境建设支撑学校内涵发展的策略
(一)结合理论认识与实践
首先,领导人员应该加强重视,促进建设机构的不断完善。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人力、物力与财力资源的价值,需要加强后勤管理,为校园环境建设提供所需物资。明确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人员的组成与责任,在工作中各司其职,提升校园环境建设的系统性。工作小组应该对建设工作要求细化处理,在日常工作中落实环境建设方案。其次,应该注重学习、提高认识。应该认识到人的发展受到环境影响的重要性,明确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人际环境、课程环境和自然环境共同组成学校的教育环境。其中,建筑布局、教学设施、运动设施等属于自然环境;情感教育、价值观念引导等属于人际环境;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等属于课程环境。只有增强上述三个环境之间的协调性与统一性,才能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统一核心价值观
校园人文环境是决定教学水平与师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因素,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以学校文化积淀和办学理念为依据,实现师生核心价值观的统一。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注重其多元化和立体化,为师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提供保障,满足当前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加强外显文化与内涵文化的共同建设,综合考量学校历史、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和发展规划等因素,充分发挥精神文化的隐性育人功能。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明确并细化学校规章制度,并对不符合实际教学情况的制度进行优化和调整,实现文明治校与执教[2]。为了促进人际环境的有效建设,应该对师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进行引导,消除其自卑、自私与嫉妒等不健康心理,在学校内部形成互尊互爱、团结协作的良好风气,促进校园人际关系的良性健康发展。在学校办学宗旨和教育理念的共同引导下,帮助全校师生形成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促进校园内部凝聚力的提升与内涵发展。
(三)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环境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在满足校园整体设计的同时,还应该体现校园特色,以良好的物质环境对师生情緒和心态产生积极影响。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聘请专业园林人员对校园整体布局进行设计,提升空间利用效率。以办公楼、体育设施、教学楼等建筑的原有形态与布局为基础,加强包装设计,因地制宜优化空间功能,彰显学校的文化底蕴。在校园道路、活动场所和校门建设中,保持美观性的同时应该注重其实用性与协调性。为了给学生的学习与生活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应该加强校园空间的绿化,对于不同树种和花卉科学搭配,体现观赏性的同时,体现文化内涵,满足学校内涵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应该对校园物质环境进行合理开展,以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3]。比如可以将师生作品栏和喜报栏等设置在办公楼内外,展示师生的书法作品、绘画作品和小发明、小制作等,为师生才华的施展提供保障,在校园内部促进物质环境与文化环境的融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强化校园安全建设
只有保障校园的安全环境,才能保障教学工作和行政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应该强化保安员队伍建设。加强对保安人员入职的审查,确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对队伍建设进行管理,明确岗位责任,监督管理其日常工作。其次,应该强化安保小组建设。安保小组由年级组、行政干部和德育处组成,负责学校的安全检查与督促整改工作。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由德育处宣传安全知识,并针对安全隐患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4]。在校园环境建设中,环境安全是一切工作开展的前提,应该将其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中之重。此外,还应该增加资金投入,确保各项设备与设施的安全性。比如为了防止用电超负荷、线路老化等引发的火灾与触电事故,可以对线路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与更换,做好电力增容工作,降低电力事故发生概率。
(五)构建人文景观
校园环境是影响学生性格形成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正处于成长发育关键阶段的小学生而言,良好的人文环境能够帮助其陶冶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其建立良好的品格,其渗透性与暗示性的作用将在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中体现出来。校园文化可以将绿化、艺术化走廊、景观建设和教室等作为载体,起到启迪智慧和陶冶情操的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5]。比如文化墙的建设、浮雕的设计与名人雕塑的建设等,促进现代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充分体现学校的发展历史内涵,彰显学校的办学理念。
(六)开展校园活动
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是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关键,让全体师生在活动中体会学校发展内涵,提升其参与校园环境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全员参与的目标。课外活动的设置应该以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为依据,比如开展英汉双语的课本剧、文明行为剧等。在不同的节假日可以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比如五一书画展、教师节诗朗诵、元旦联谊活动等。积极创新学校传统活动形式,比如跳绳比赛、手抄报比赛等,提升活动趣味性的同时,注重文化内涵的体现,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文化活动的举办,消除校园内部低俗与腐朽的文化趣味,引导校园文化环境更加贴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学校健康高壓的发展内涵。
校园环境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支撑,是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与进步的基础与前提。因此,学校领导人员应该提高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和内涵发展的重视程度,通过结合理论认识与实践、统一核心价值观、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强化校园安全建设、构建人文景观和开展校园活动等形式,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周辉.推进精细化管理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J].教师教育论坛,2018,31(10):73-75.
[2]陈秋梅.构筑“文明之光”校园文化,促进学校内涵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8(39):31.
[3]李清燕.培育校园文化 提升办学品质[J].甘肃教育,2017(07):46.
[4]吴铭.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内涵发展关系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5(04):344-346.
[5]章俊. 小学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探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GS〔2018〕GHB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