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外语人才一体化发展与机制对策研究

2019-05-15 10:44王晓赛王珊珊叶迪
校园英语·上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外语人才京津冀对策研究

王晓赛 王珊珊 叶迪

【摘要】京津冀外语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必须加快京津冀人才合作。虽然京津冀外语在有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比如说人才的交流、培养、保障体系和政策等这些方面,但是依旧还是有更加深层次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加一体化的发展与机制,发展思路应该按照优化配置、政策引致、开放发展、突破瓶颈和高地聚集来进行,人才合作机制应该从政策衔接、实现内外循环、多元主体参与、法制建设、搭建利益纽带和顶层设计等方面来进行构建。本文主要讲了如何实现京津冀外语人才一体化发展与机制。

【关键词】京津冀;外语人才;一体化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王晓赛(1983.03.20-),女,汉族,陕西西安人,唐山师范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日语教育,日本文化;王珊珊(1982.05.03-),女,满族,辽宁沈阳人,唐山师范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翻译、英语对外文化传播研究;叶迪(1983.02.19-),女,汉族,湖北襄阳人,唐山师范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跨文化交际。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人才的智力创造是创新驱动的本质。京津冀外语人才的一体化对京津冀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促进京津冀外语人才一体化的发展才能打造创新人才高地,推动京津冀的发展。

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经具备基础条件

1.区位优势显著。河北是国家重要资源和农产品基地并且环抱北京市和天津市的大省,河北省目前现代交通和通讯网络都十分的发达,重化工业也有较好的基础,电力供应的十分的稳定,并且已经形成了沿海港口集群。河北省可以为华北、西北地区提供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因为其可以利用曹妃甸、天津、黄骅港口群、综合物流体系和秦皇岛,东出西联;河北省通过加强与某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贸合作,比如说,鲁北、内蒙、豫北、山西和陕西等地,这样便会有利于形成以东带西、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态势。

2.产业集群发展。京津冀地区初步形成了三大产业集群,分别是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和钢铁这三大产业集群。北京市和天津市的主导产业主要是计算机、通讯设备还有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逐渐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慢慢演变,势头十分的强劲;河北省的资源十分的丰富,在全国各大省位于前列,尤其是铁矿资源使得河北省成为了钢铁工业大省。

3.迅速增强的“软实力”。《廊坊共识》是京津冀顺应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并且以“合作、发展、共赢”为主题而形成的,京津冀都市圈的规划由此而进行了规划,一体化发展已经不再是认知的阶段的,现在已经逐渐转变成了推进的阶段。国家发展战略已经将天津滨海新区和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开发建设归纳入其中,形成了融洽的区域合作氛围。

二、京津冀外语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和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推进必须要实现京津冀的协同发展,这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这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的。首都经济圈一体化的发展也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强调的一点,要求抓紧编制其发展的相关规划。国家政府工作报告在2014年3月加上了“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这一点。而经济的发展必定是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的,所以,大量人才的培养是京津冀在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外语方面非常专业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的应用型人才。

京津冀三地的外语人才流动由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进,但是由于这三地的行业结构、支柱产业发展都不相同,从而造成了这三地对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就业能力的提高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如何在这样的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充分利用三地的资源与优势来完善和推动河北省高校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将就业生的竞争能力大大的提高,现实意义十分的重大。

由于京津冀三地各种地理、文化和历史的原因,导致了这三地的人才资源分配非常的不均衡。北京市与天津市相比与河北省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对于外语人才培养的问题来说,京津的培养力度相较河北也要大很多,并且实践的机会也会多出很多。目前河北省在对外语人才培养的方面还存在的许多的问题和不足,比如說,培养经费、师资等方面。所以,三地应该充分的去利用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让三地加强合作与交流,进行资源共享,同时可以积极的探讨如何更好的促进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和才人合作的问题,京津冀三地的运用型英语人才在就业时能够得到合理的规划,将整体的利用度更好的提高,从而可以将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进行更好的解决。

三、京津冀外语人才一体化发展与机制对策与策略

1.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各高校应该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进行培养,与京津冀高校的区域合作要加强,将学生的就业创造能力积极提高,并同时提高学生的区域视野。

2.人才培养目标。京津冀三地应该加强区域高校的合作,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河北省应该利用好北京市和天津丰富的高校资源的优势,将现在已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完善,将人才培养成实践能力强,并且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这样能够为区域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3.整合人才利用。三地政府应该在整合人才利用度上将京津冀三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共服务合作网络平台构建出来,建立一个社会保障部门、共同整合劳动的英语人才的网站和统一的服务平台,可以让各高校和各层次的英语人都资源共享与互通,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机会和平台。

4.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现在的英语毕业生的能力还应得到一定的提升,尤其是运用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方面应该得到有效的提高,现有英语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口语表达的能力不够好和积极性不够高、缺少能够实际运用语言的机会、写作的能力不够好等各种问题,现在要做的就是首先明确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然后就是将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将学生的语言基本功锻炼的更加的扎实,对学生的英语发音和读写译的能力进行专业的培养。不仅要将英语专业学生培养成会说会表达的专业人才,更加要让他们全方位的发展,成为医疗、旅游、商务等各行业都适应的运用型英语人才,从而为区域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5.就业观念的转变。目前的就业观念还停留在以前,在培养学生的就业观念问题上,京津冀三地的区域内运用型英语人才的流动性不够高,这三地的英语才人大部分都仅仅是处于拥有的状态,并没有达到真正的使用状态。根据数据显示,大部分毕业生的签约地域流向基本上都是在自己的生源地或是在求学地,就业比较倾向于这两个地方,这就导致了高层次的运用型英语人才无法得到共享,这就需要我们去更加完善这个问题。所以,这就必须要加强京津冀三地各高校之间的区域交流合作,这样能够将学生的就业创造能力积极提高,并同时提高学生的区域视野。更好的实现京津冀外语人才一体化。

6.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京津冀越来越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也为我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对外国际交流的机会,在交际过程中,交际是否能够顺畅的进行会被是否具备与非本族语这之间的交际能力和是否来哦姐交际对象不同的文化观和价值观而影响到。所以,文化信息和文化因素的引入是各高校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的问题,应该将学生了解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对其的适应性以及敏感性,从而使得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京津冀三地对运用型英语人才需求差異非常大,这一现实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英语专业毕业生的更方面能力,以便他们能够满足各方面的就业需求。而各高校对英语专业人才就业的实施者,各高校应该给学生梳理正确的区域性观念,将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和创新,将课程的体系进行优化,将英语人才的专业建设不断的加强,这些都能够对运用型英语人才在就业能力方面得到显著的提高。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协调来加强区域就业市场之间的相互合作和资源共享,从而能够将英语人才进行整合,这样会使人才的整合利用度得以提高。京津冀三地应该建立其长期的就业新机制,这样能够使人才质量提高,促进京津冀外语人才一体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盼盼.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发展战略分析[J].经济论坛, 2010(08).

[2]马茁萌,李志楠.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及择业建议[J].青春岁月,2013(13):208.

[3]郭薇,何红霞.英语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现状调查——以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本科院校为例[J].学理论,2013(30):283-287.

[4]赵波.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0(07):44-45.

猜你喜欢
外语人才京津冀对策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
基于区域经济的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国际化视野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个性化外语人才培养浅析
国外外语教育政策的比较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