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琼,吴晓琼(通讯作者),林声造,王 婵,王 昆
(儋州市人民医院 海南 儋州 571700)
卵巢交界性肿瘤属于卵巢上皮性肿瘤类型,其生物学行为在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之间,且具备一定恶性潜能,该肿瘤疾病约占总卵巢上皮肿瘤的10.00~15.00%[1]。卵巢交界性肿瘤以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卵巢黏液性肿瘤最为常见,其中,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占总发生率的50.00~65.00%,而卵巢黏液性肿瘤占总发生率的35.00~46.00%[2]。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卵巢交界性浆液性与黏液性肿瘤的CT鉴别诊断效果观察。现报道如下。
回顾性分析从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交界性浆液性肿瘤38例患者,交界性黏液性肿瘤42例患者的CT资料纳入研究,均经过临床手术病理检查确诊。38例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患者,均具备齐全临床资料,且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等均无差异性,P>0.05。
38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患者与42例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患者均接受CT检查,具体操作如下:仪器选择螺旋CT机(美国GE公司Lightspeed64层);设置扫描参数:电压调整为120kV,电流调整为200mAs,扫描层厚调整为5mm,层间距调整为5mm;嘱咐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给予患者进行腹盆腔平扫,给予增强检查使运用智能触发技术,以进行三期扫描(包括行动脉期扫描、静脉期扫描、延迟期扫描);对比剂选择300mg/l非离子型碘海醇,给予肘静脉团注,剂量为1.5ml/kg,注射流率控制为3ml/s~4ml/s;将所得图像传送到专门工作站(GEADW4.3)进行处理,运用MPR(多平面重组)技术实施冠状面重组、矢状面重组。
观察记录交界性浆液性肿瘤CT形态学特征,交界性黏液性肿瘤CT形态学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对两组数据作处理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与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的CT形态学特征比较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与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的钙化占比率无差异性,P>0.05;而边界清楚占比率、分房数目占比率、软组织形态占比率、囊液均质占比率及出血率均有差异性,P<0.05。见表1数据。
表1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与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的CT形态学特征比较[n(%)]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可能成为卵巢黏液性癌癌前病变类型,而且该疾病的发病年龄较轻,发病期别较早,通过及时治疗可以取得良好预后。卵巢黏液性肿瘤则可能存有独特组织起源,而并非卵巢浆液性癌癌前病变。目前临床缺乏特异性确诊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与卵巢黏液性肿瘤的有效方法,主要通过术中冰冻组织病理学检查方法,作为重要手段,但该手段的诊断准确度存有一定限制[3]。CT检查方法为临床检查辅助手段之一,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的CT形态学特征与卵巢交界性黏液性肿瘤CT形态学特征相比较可知,其边界清楚占比率、分房数目占比率、软组织形态占比率、囊液均质占比率及出血率均有差异性(P<0.05),而二者的钙化占比率则无差异性(P>0.05)。提示,卵巢黏液性肿瘤更容易出现相关伴随症状表现,因此可以更有助于早期诊断。
综上所述,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的CT形态学特征与卵巢黏液性肿瘤存有一定差异性,可有助于临床进行鉴别诊断,可以作为临床诊断与治疗的重要参考辅助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