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绮霞
(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 广东 佛山 528300)
纵膈型肺癌属于一种特殊的肺癌类型,多发于肺段支气管、支气管及叶支气管等部位,多为未分化癌与鳞癌。当前对于该疾病的术前评估主要依靠病理穿刺、影像学、血液等方式。近年来影像学技术发展迅速,使得CT与MRI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但其应用于纵膈型肺癌的研究较少。本文选取所在医院收治的18例纵膈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纵隔型肺癌CT及MRI的临床表现及诊断对比,现报道如下。
在我院诊治的纵隔型肺癌患者(2016年2月—2019年2月)中抽取18例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组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闷、咳痰、发热等症状,符合纵隔型肺癌的临床相关研究标准,并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纵隔型肺癌。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58.28±3.2)岁。
所有入组患者均进行CT与MRI检查,主要方法如下:
CT:采用飞利浦16排螺旋CT机,患者取仰卧位,由患者肺尖至肋膈角或肺底进行CT机扫描,首先进行平扫,之后选取非离子型造影剂对患者进行动态增强扫描。
MRI:采用CE1.5T核磁共振检查仪。首先进行平扫,顺序为横断面T2W1成像、矢状面SE序列T1W1成像以及快速SE序列T2W1成像。
比较并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临床特征与敏感度。
入组患者中经手术结果显示周围性肺癌7例,中央型肺癌11例。发病部位:左肺下叶5例;左肺上叶5例;右肺下叶3例,右肺上叶5例。病理结果:腺癌6例,小细胞癌2例,鳞癌10例。
CT:肺门呈结节状,纵隔淋巴结肿大,并伴不同程度肺不张、阻塞性肺炎,肿瘤边缘不规则,外缘表现为毛刺与分叶状。
MRI:充分显示CT表现特征,并清晰显示肿瘤累及范围,例如胸椎、胸壁与胸膜。
如表1所示,两种检查方式灵敏度均为100%,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种检查方式灵敏度比较
纵膈型肺癌属于临床较为少见的肺癌类型,其与纵膈原发肿瘤相似但又不同,其病灶贴近于纵隔膜生长,极易导致术前误诊的发生[1]。对纵膈型肺癌进行诊断除了对其进行体征、症状及病史等询问外,还需对其进行影像学检查,通过影像学检查能够对疾病进行综合性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条件与基础,确保诊断的准确性。CT、MRI均属于临床常采用的检查方式。其中CT属于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方式,具有便捷、高效、无创的优势,对于纵隔型肺癌的诊断,能够通过CT途径对患者肺门肿块进行观察,包括病变组织便捷状态、纵膈增肿大淋巴结大小与位置及肺门肿块[2]。纵隔型肺癌CT图像一般伴有阻塞性肺炎、肺不张等改变,且纵膈淋巴结肿大,肿瘤组织边界模糊。肿块在CT增强扫描中多呈缓慢性持续上升不规则强化。MRI属于对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应用的一种扫描手段,属于全方位、多序列的成像方式,可以对纵隔型肺癌患者肿瘤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3]。同CT检查效果相似,MRI可以对肿瘤的形态、密度及周围组织情况进行观察。另外,MRI能够对患者纵膈外缘毛刺与分叶状等征象、模糊的组织边界及肺门结节状态[4]。对CT图像较难观察到的肿瘤与纵膈血管之间的关系,MRI能够更好的呈现,对肿瘤与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更为清楚的展现[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CT与MRI两种检查方式灵敏度均为100%,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提示两组检查方式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其中CT检查能够对支气管受累情况较为清晰的显示,充分掌握肿瘤的密度、形状及周围组织状况,诊断准确率较高。然而CT检查具有一定的放射性,会对机体造成损伤。MRI检查虽然耗时较长,且费用较高,但具有无放射性、高诊断准确率等特点。MRI可通过多序列或多方位成像提高诊断准确性,并可直观的对肿块累积范围进行观察。所以,临床实际工作中主张CT与MRI进行联合检查,以便于提高检查准确度与灵敏度,保证患者诊断准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