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毅,张利峰,陈丽燕,谢 文
(1. 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80;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 广州 510080 )
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 DFU)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下肢血管和神经病变引起的足部溃疡和深部组织的破坏[1]。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感染的发生率居高不下[2]。研究[3-4]表明,40%~80%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感染,现已成为导致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住院和下肢截肢的首要原因。近年来,随着广谱抗菌药物滥用的比例越来越高,细菌耐药性及感染类型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 MDRO)定义为对临床上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的病原菌[5],常见的MDRO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CRE)等。由于MDRO感染发生的风险逐年上升,且菌株耐药性复杂多变,不仅增加了感染控制的难度和医疗成本,也导致患者的截肢率和病死率升高,严重降低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3, 6]。为减少耐药菌感染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许多研究者针对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展开了研究。部分研究结果[6-8]表明,既往抗菌药物使用史、住院次数的增加为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9-11]也证实,足溃疡的病程、类型以及面积大小也会对MDRO的感染造成影响;此外,合并糖尿病肾病、低蛋白血症及贫血也是导致MDRO感染的可能原因[12-14]。近年来,随着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MDRO感染研究的不断深入,所涉及的危险因素也日益受到关注,但由于受到样本类型、样本量、研究对象及地域等因素的影响,得出的结果不尽相同,甚至相反,降低了研究的说服力。本研究旨在通过Meta分析综合既往的研究结果,明确糖尿病足溃疡患者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针对性的病情观察及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1.1 文献检索策略 已发表的中文文献检索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维普中文医学期刊数据库,英文文献检索通过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opus以及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18年1月。中文检索词为“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溃疡/耐药/多药耐药/多重耐药”;英文检索词为“diabetic foot/diabetic foot ulcer/DF/DFU/multi-drug resistant/multidrug-resistant/multidrug*/MDROS/MDRMS/MRSA/MDRPA/ESBL/CRE”,检索策略为“(“diabetic foot” OR “diabetic foot ulcer” OR DF OR DFU) AND (“multi-drug resistant” OR multidrug-resistant OR multidrug* OR MDROS OR MDRMS OR MRSA OR MDRPA OR ESBL OR CRE)”。通过全文链接获取经筛选后所得文献的全文。如检索结果无全文、相关研究未提供研究数据或会议论文,则通过邮件与原作者联系获取。对于重复发表的文献仅保留发表年限较早、内容完整全面的1篇。同时对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二次追踪检索,以避免文献的遗漏。
1.2 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文献的纳入标准为:(1)病例组定义为MDRO感染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包括单一类型MDRO感染(如MRSA)的患者,对照组为非MDRO感染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2)研究设计类型为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明确划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暴露因素比较的横断面研究;(3)提供明确的MDRO感染的确诊方法或标准;(4)语言类型为中文或英文。文献的排除标准:(1)病例报告、综述类、重复发表及来源不明的文献;(2)无法获取全文及原始数据的文献;(3)文中已报道的数据或所获及的原始数据无法进行转换与合并的文献。
1.3 文献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 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的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如评价者对纳入结果产生分歧时征求第三位研究者的意见后达成共识。文献资料提取的内容包括研究者、发表时间、研究对象、研究设计方法、MDRO感染的发生率、种类及诊断方法、相关危险因素的种类及数据类型等。病例对照研究的文献质量评价参照纽卡斯卡~渥太华(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质量评价量表[15],分别围绕病例与对照的选择,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以及暴露对文献进行偏倚风险的整体评价,共8个条目,如满足“*”号标注的选项得1分,满分9分,得分越高表明文献的质量越高。横断面研究文献质量评价参照美国卫生保健质量和研究机构(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推荐的对横断面研究的评判标准[16],共11个条目,每个条目分别回答“是”、“否”或“不清楚”,回答“是”得1分,得分越高代表文献的质量越高。
1.4 统计分析方法 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异质性检验评价纳入研究的异质性大小,如无异质性(P>0.1),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值;如存在异质性(P<0.1),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值,并根据研究对象特点、样本量大小、研究设计类型及数据类型等进行亚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寻找异质性来源。连续型变量如足溃疡病程、溃疡面积、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等采用加权均数差(weighted mean difference,WMD)和95%置信区间(CI),二分类变量如缺血性溃疡、抗菌药物暴露史、合并骨髓炎等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CI进行综合效应值描述。
2.1 文献检索结果 共检索文献1 222篇,其中中文文献674篇,英文文献548篇,排除重复文献680篇,通过阅读标题和摘要排除文献466篇。进一步阅读全文后,排除重复发表、综述、数据有误、研究对象与设计类型不符、研究内容为非危险因素或预测因素及来源不明的53篇文献,以及与原作者联系后未得到回复而无法获取全文或原始数据的3篇文献,最后保留20篇文献[4, 6-14, 17-26]纳入本次Meta分析,纳入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共13个。
2.2 文献基本特征及质量评价 纳入文献的基本情况和质量评价结果见表1。
表1糖尿病足溃疡患者MDRO感染危险因素Meta分析纳入文献基本情况和质量评价结果
Table1Basic information and quality assessment of literatures in Meta-analysis on risk factors for MDRO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DFU
研究者发表年份(年)涉及的MDRO研究设计类型样本量(MDRO感染/非MDRO感染)(例)MDRO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的数字标识质量评价得分(分)黄德斌等[4]2012MRSA、MDR-PA等病例对照研究107(34/73)31.81、2、4、5、8、9、10、117杨雪等[6]2017MRSA、MDR-PA等病例对照研究192(61/131)31.84、5、8、9、10、11、5Kandemir等[7]2007MRSA、MRCNS、MDR-EC、MDR-PA等横断面研究102(36/66)35.31、4、5、7、8、96徐娜等[8]2014MRSA、MDR-PA等病例对照研究209(66/143)31.64、5、8、9、10、116Zubair等[9]2011ESBL、MRSA等横断面研究102(46/56)45.11、3、4、5、6、96Noor等[10]2017ESBLs、MRSA等横断面研究65(37/28)56.91、2、3、4、5、6、76陆静尔等[11]2017MRSA、MRSE、MDR-EC、MDR-PA等横断面研究121(45/76)37.21、2、3、4、6、86丁群等[12]2012MRSA、MRSE病例对照研究98(24/74)68(18/50)24.526.51、3、4、5、6、7、8、9、12、136Richard等[13]2008MRSA、CRE、MDR-PA等横断面研究188(45/143)23.91、7、87Feng等[14]2013MRSA病例对照研究197(57/140)28.91、3、4、5、6、7、8、9、12、137Ji等[17]2014MRSA、MRSE、MDR-PA、MDR-EC等病例对照研究118(64/54)54.21、2、3、4、7、87Lavery等[18]2014MRSA病例对照研究57(17/40)29.81、75Wang等[19]2010MRSA病例对照研究118(21/97)17.81、2、3、4、5、6、76Gadepalli等[20]2006ESBL、MRSA等横断面研究80(58/22)72.51、2、3、4、5、66Hartemann等[21]2004MRSA、MDR-EF、MDR-PA、MDR-EC等横断面研究180(32/148)17.81、2、4、5、77吴旭红等[22]2017MRSA、MRSE、MDR-PA、MDR-EC等病例对照研究100(50/50)50.01、4、5、8、96王涛等[23]2015MRSA、MDR-PA等横断面研究56(24/32)42.91、4、5、7、8、106许蕾等[24]2015MRSA横断面研究127(65/62)51.21、7、96张靖航等[25]2014MDR-PA横断面研究117(43/74)36.81、2、3、4、5、7、8、9、12、136赵琪等[26]2013MRSA、MRSE、MDR-PA、MDR-EC等病例对照研究166(83/83)50.01、4、5、8、9、11、6
注: MDR-EC指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 MRCNS指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DR-PA指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EF指多重耐药粪肠球菌;危险因素1=年龄;2=足溃疡病程;3=足溃疡面积;4=合并骨髓炎;5=合并糖尿病肾病;6=合并高血压;7=HbA1c;8=缺血性溃疡;9=抗菌药物暴露史;10=因同一溃疡住院次数>2次;11=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12=合并低蛋白血症;13=合并贫血
2.3 MDRO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2.3.1 与患者年龄相关危险因素 18篇文献[4, 7, 9-14, 17-26]报道了患者年龄与MDRO感染间的关系。对数据类型为连续型变量的15篇文献[4, 7, 10, 12-14, 17-19, 21-26]进行效应值合并,由于研究间存在异质性(I2=35%,P=0.08),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WMD=0.58,95%CI(-0.58~1.73),P=0.33];对数据类型为分类变量的3篇文献[9, 11, 20]进行效应值合并,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I2=0,P=0.78),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WMD=0.86,95%CI(0.51~1.43),P=0.55]。
2.3.2 与足溃疡特征相关危险因素 8篇文献[4, 10, 11, 17, 19-21, 25]报道了足溃疡病程与MDRO感染间的关系,7篇文献可提取数据进行合并,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研究间不存在异质性(I2=30%,P=0.20),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MD=5.25,95%CI(0.13~10.37),P=0.04]。见图1。
图1 糖尿病患者足溃疡病程与MDRO感染间关系的Meta分析森林图
13篇文献[4, 6-8, 11-14, 17, 22-23, 25-26]报道了缺血性溃疡与MDRO感染之间的关系,12篇文献[4, 6-8, 11-13, 17, 22-23, 25-26]可提取数据进行Meta分析,由于研究间存在异质性(I2=64%,P<0.001),敏感性分析表明吴旭红等[22]的研究可能为异质性的主要来源,排除后对其余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无异质性(I2=0,P=0.61),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2.84,95%CI(2.25~3.60),P<0.001]。见图2。
图2 糖尿病患者足缺血性溃疡与MDRO感染间关系的Meta分析森林图
9篇文献[9-12, 14, 17, 19, 20, 25]报道了溃疡面积与MDRO感染之间的关系,8篇文献[10-12, 14, 17, 19, 20, 25]可提取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数据类型为分类变量的4篇文献[11-12, 14, 20]进行效应值合并,由于存在异质性(I2=53%,P=0.08),经敏感性分析后发现Gadepalli等[20]的研究地点为印度,排除后对其余研究地点在国内的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无异质性(I2=0%,P=0.39),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2.43,95%CI(1.58~3.72),P<0.001]。对数据类型为连续型变量的4篇文献[10, 17, 19, 25]进行效应值合并,由于研究间异质性较大(I2=81%,P=0.001),分别对2篇[17, 25]糖尿病平均病程>10年的文献和2篇[10, 19]≤10年的文献进行亚组分析,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均无异质性(I2分别为0、54%,均P>0.05),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均具有统计学意义[WMD=0.93,95%CI(0.24~1.62),P=0.008]和[WMD=4.24,95%CI(2.60~5.87),P<0.001]。
2.3.3 与住院次数及抗菌药物使用相关危险因素 4篇文献[4, 6, 8, 23]报道了因同一溃疡住院次数>2次与MDRO感染间的关系。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研究间无异质性(I2=0,P=0.66),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6.82,95%CI(10.85~26.09),P<0.001]。
11篇文献[4, 6-9, 12, 14, 22, 24-26]报道了抗菌药物暴露史与MDRO感染间的关系。由于研究间存在异质性(I2=66%,P<0.001),经敏感性分析后发现吴旭红等[22]的研究可能为异质性来源,予排除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5.86,95%CI(3.79~9.07),P<0.001]。根据研究对象特点划分为单类MDRO感染组和普通MDRO感染组2个亚组,分别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无异质性(I2分别为18%、44%,均P>0.05),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OR=4.04,95%CI(2.67~6.09),P<0.001]和[OR=8.90,95%CI(5.70~13.90),P<0.001]。见图3。
图3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抗菌药物暴露史与MDRO感染间关系的Meta分析森林图
Figure3Forest plot for Meta-analysi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history of antimicrobial exposure and MDRO infection in DFU patients
4篇文献[4, 6, 8, 26]报道了使用三代头孢菌素与MDRO感染间的关系。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研究间无异质性(I2=0,P=0.83),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5.15,95%CI(3.51~7.56),P<0.001]。
2.3.4 与并发症及合并症相关危险因素 17篇文献[4, 6-12, 14, 17, 19-23, 25-26]报道了合并骨髓炎与MDRO感染间的关系。由于研究间存在异质性(I2=79%,P<0.001),根据研究对象病原菌感染类型、研究设计类型、样本量及研究地点等进行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后未找到异质性来源,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7.22,95%CI(4.45~11.69),P<0.001]。见图4。
图4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合并骨髓炎与MDRO 感染间关系的Meta分析森林图
15篇文献[4, 6-10, 12, 14, 19-23, 25-26]报道了合并糖尿病肾病与MDRO间的关系。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研究间无异质性(I2=13%,P=0.31),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41,95%CI(1.12~1.76),P=0.003]。见图5。
图5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与MDRO感染间关系的Meta分析森林图
7篇文献[9-12, 14, 19-20]报道了合并高血压与MDRO感染间的关系,但效应值合并结果无统计学意义,且研究间的异质性较大(I2=71%,P<0.001)。进一步经敏感性分析排除3篇[9-10, 20]研究地点为印度的文献,对其余国内的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无异质性(I2=25%,P=0.26),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1.51,95%CI(1.03~2.21),P=0.03]。
3篇文献[12, 14, 25]报道了合并低蛋白血症与MDRO感染间的关系。由于研究间存在异质性(I2=73%,P=0.01),经敏感性分析后排除1篇[25]研究对象为MDR-PA感染的文献,对其余研究对象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研究间无异质性(I2=0,P=0.92),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8.98,95%CI(4.00~20.19),P<0.001]。
3篇文献[12, 14, 25]报道了合并贫血与MDRO感染间的关系。由于研究间存在异质性(I2=60%,P=0.06),敏感性分析结果发现丁群等[12]针对MRSE感染的研究样本量最少,可能为异质性来源,予排除后其余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无异质性(I2=39%,P=0.19),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OR=3.18,95%CI(2.04~4.95),P<0.001]。
2.3.5 与血糖控制水平相关危险因素 12篇文献[7, 10, 12-14, 17-19, 21, 23-25]报道了HbA1c值的高低与MDRO间的关系。由于研究间存在异质性(I2=59%,P=0.004),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23,95%CI(-0.33~1.33),P=0.19]。
3.1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分析 本研究中纳入的10项病例对照研究中,8项的质量评价得分≥6分,仅有2项得分为5分,总体质量为中等。其中8项研究[4, 6, 8, 14, 17, 19, 22, 26]明确阐明了病例及对照的定义,以及病例的代表性;8项研究[4, 8, 12, 14, 17, 18, 22, 26]控制了年龄及其他重要混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6项研究[4, 6, 12, 14, 17, 19]强调了暴露的确认方法。可能受研究地点及人员的限制,所有研究均未选择“社区对照”,且尚未描述病例组及对照组的无应答率是否相同。纳入的10项横断面研究中,质量评价得分均≥6分,总体质量为中等,所有研究均明确了资料的来源和时间段,说明了分组的标准,强调了研究对象的延续性以及对研究者主观因素影响的控制方法。但均未说明数据的完整性和患者的应答率。其中9项研究[7, 9-11, 13, 20-21, 24-25]提及了质量控制的评估措施,2项研究[13, 23]描述了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
3.2 足溃疡病程越长,缺血性溃疡及溃疡面积越大可导致MDRO感染 Zubair等[9]研究表明,足溃疡病程>1个月是MDRO感染的独立预测因素,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溃疡病程较长会增加伤口感染的概率,延长抗菌药物使用周期及伤口的开放时间,增加MDRO感染的风险[12, 17]。除溃疡病程外,溃疡的类型及自身特点也与MDRO感染密切相关。与普通伤口相比,缺血性溃疡神经病变与微循环障碍更为突出,伤口周围血运受阻,使得抗菌药物难以渗透至病变部位,因此抗菌药物作用效果减弱,治疗周期延长;再加上伤口缺血引起吞噬细胞功能下降和炎性因子的异常表达,导致伤口愈合缓慢,从而诱导了MDRO的产生[4, 17],此点本Meta分析也得到了证实。
溃疡面积越大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复合感染发生率较高,MDRO感染风险上升。本研究为消除糖尿病病程对溃疡面积与MDRO感染间关系的影响,分别对病程>10年的2篇文献和病程≤10年的2篇文献进行亚组分析,发现两组Meta分析结果与综合效应相同,且病程>10年的患者溃疡面积越大,对MDRO感染的影响大于病程≤10年的患者,可能是病程长的患者免疫力显著下降,足溃疡造成的感染控制不理想所致[27]。因此,医护人员应特别关注溃疡病程长、面积大以及以缺血性病变为主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及时采集细菌培养标本,并根据培养及药敏试验的结果针对性使用抗菌药物,预防MDRO产生。
3.3 住院次数越多、存在抗菌药物暴露史可导致MDRO感染 本组Meta分析结果发现,因同一溃疡住院次数>2次可使MDRO感染的风险增加15.82倍,提示MDRO感染多为医源性感染。研究[19]证实,医院相关性MRSA感染的发生率可达67%,且相比于社区相关性MRSA感染,医院相关性MRSA感染更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和治疗结局。抗菌药物暴露史可以使MDRO感染的风险增加4.86倍,且经亚组分析后,单类MDRO感染及普通MDRO感染两组的综合效应与总体效应相同。曾应用过第三代头孢菌素也可使MDRO感染概率增加4.15倍。长期反复使用抗菌药物可诱导病原菌耐药基因的突变和多重耐药基因复合体的产生[4, 8]。第三代头孢菌素作为一种广谱的抗菌药物,对革兰阴性杆菌发挥抗菌作用的同时也会降低其敏感性[8],导致多重耐药的发生。临床上针对反复多次住院的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医护人员在进行换药等护理操作时应加强无菌操作和标准预防的观念,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应向患者强调及时就诊的重要性,避免自行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导致耐药的风险增加。
3.4 合并骨髓炎及糖尿病肾病可增加MDRO感染的风险 合并骨髓炎是目前公认的MDRO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也表明,骨髓炎可使MDRO感染的风险增加6.22倍。原因主要在于:病原菌通过血液循环转移至骨组织,使得耐药基因发生水平转移,导致耐药性的扩散,同时病原菌以形成生物膜的方式黏附至骨组织表面,使得抗菌药物的杀菌作用减弱,而目前长期抗菌药物保守治疗仍作为骨髓炎的主要治疗方式,从而诱导产生MDRO[8,28]。本次Meta分析与原始研究结果一致,但因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通过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后未找到异质性来源,还需进一步纳入高同质性研究验证。
合并糖尿病肾病MDRO感染的风险是对照组的1.41倍,且研究间的同质性较强,得出的结论较为可靠。合并糖尿病肾病可进一步加快足溃疡的病情进展,使患者感染的发生率上升,进而会对MDRO感染产生间接影响。
本次Meta分析结果证实,合并低蛋白血症可使MDRO感染的风险增加7.98倍。低蛋白血症使药物结合率下降,抗菌药物难以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从而增加耐药菌的易感性[12]。但由于研究对象仅局限于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感染的糖尿病足患者,其他种类MDRO感染与低蛋白血症是否存在同样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证明。虽然本研究的综合效应显示合并高血压并非为MDRO感染的的危险因素,但经亚组分析和敏感性分析后发现,研究地点在国内的4项研究结果证实合并高血压MDRO感染的风险是对照组的1.51倍,说明研究地点及人群的不同可能是导致结果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高血压与MDRO感染间的关系还需通过国外的同类研究进一步证实。合并贫血可使MDRO感染的风险增加2.18倍,但所涉及病理机制及发病原因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
国外研究[9]表明,MDRO感染糖尿病足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更差,相比非MDRO感染患者,其病死率更高,国内研究[12]也得出同样的结论,但本次Meta分析结果不同,原因可能为本次研究以HbA1c值作为血糖控制水平的评价标准,而多数的病例对照研究将HbA1c值作为混杂因素进行了匹配,故组间比较无意义,因此,应增加血糖水平评价指标,进一步探索血糖控制水平与MDRO感染间的关系。
3.5 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仅纳入横断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患者伤口分泌物的采集以及相关临床资料的收集时间节点均为入院当日,无法判断患者是否在入院前就已经感染MDRO,从而无法明确部分因素究竟是导致MDRO感染的原因,或是由于MDRO感染而产生的结局,且横断面研究存在对变量间因果关系论证强度不足的问题,因此需要相关前瞻性队列研究进一步证明。由于受其他混杂因素等的影响,合并骨髓炎各研究间尚未明确异质性来源,可能会降低研究结果的可信度。目前,国内外对单一类型MDRO感染危险因素的探究不够深入,今后需要开展更多设计严谨、有效控制混杂因素、针对单一类型MDRO感染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更全面科学地评价糖尿病足MDRO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本次Meta分析结果发现,足溃疡病程、缺血性溃疡、溃疡面积、因同一溃疡住院次数>2次、抗菌药物暴露史、曾经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合并骨髓炎、合并糖尿病肾病及贫血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感染MDRO的危险因素。合并低蛋白血症及高血压对MDRO感染的影响仍需纳入更多同类研究进一步证明。临床医护人员可参照本Meta分析结果,及时准确识别糖尿病足溃疡患者MDRO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从而有效降低MDRO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