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
许承尧(1874—1946)(图1),字际唐,号疑庵,晚清徽州府歙县人。光绪二十年(1894)考中科人,光绪三十年(1904)中进士,入翰林。辛亥革命后,任安徽省铁路督办、甘肃省府秘书长、甘凉道尹、兰州道尹、甘肃省政务厅长等职。1924年,辞官返乡,归隐著述终老。许承尧在诗词、书法、文物收藏鉴赏和地方志研究方面都颇有成就。
庋藏敦煌写经
1913年冬,四十岁的许承尧应甘肃都督张广建(安徽合肥人)之聘,赴甘肃任职。地处西北边域的甘肃,是文物密藏之地,特别是敦煌石窟吸引了大批国内外探访者。1900年,敦煌石窟内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上起两晋、下至宋元的“写经”等珍贵文物。所谓“写经”是指抄写的佛经,既是第一手的文献史料,也是珍贵的书法艺术品,历来为收藏家所重视。敦煌写经发现后,随即流散,有的甚至被外国探险家劫掠到国外。在甘肃的十年间,许承尧从政之余悉心搜集敦煌散佚的文物,尤以唐代及唐以前的写经为重点。
1924年,许承尧结束甘肃宦游生涯,回乡归里,同时带回了多年购得的敦煌写经数百卷。他从中选出标注年代的最有价值的精品40卷,庋藏于其宅第大厅楼上,并将此藏书楼取名为:“晋魏隋唐四十卷写经楼”。
在“四十卷写经楼”藏品中,有一件唐代《二娘子家书》(图2)相当珍贵。《二娘子家书》横43.4厘米,纵31厘米,19行共计200余字,是一位名叫二娘子的女子写给她母亲的书信,这是许承尧从其所藏敦煌写经裱背剔得,原为唐人裱补经卷时用的一张衬纸,以这种方式保留下来,为今人难得一见的唐代私人信件。1933年邓之诚在《骨董续记》中就有记载:“此《二娘子家书》附于敦煌写经裱背,为歙县许君疑庵所得。”许承尧对此家书十分珍爱,请当时名流、好友汪律本、何振岱、程炎震、吴承仕等赏玩、题跋,合装成一册。上世纪50年代入藏安徽省博物馆,现展出于安徽博物院文房四宝展厅。
珍爱家乡文物
许承尧归隐歙县后,致力于家乡文物古迹的保护。明末清初,歙县有位自号渐江(俗姓江,僧名弘仁)的僧人,是当时相当著名的画家,与查士标、孙逸、汪之瑞并称新安画派“海阳四家”,又与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并称“清初四画僧”。渐江的墓地就在歙县城外的西干山上,为了推进地方文化的保护与弘扬,许承尧与鄉贤江彤侯等一起发起重修渐江墓,同时修葺了墓地周围的披云厅、经藏寺、长庆塔、漱芳楼等古迹,疏浚五明寺泉,使练江河畔的西干山一带成为徽州古城周边著名的人文景观。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飞机常来轰炸徽州,当时国民党军唐式遵部驻防皖南,总部设在歙西唐模和棠樾,有人荒唐地主张拆毁岩寺塔、潜口塔,以减少敌机轰炸目标,又有人提出炸毁歙城河西太平桥以阻遏敌人入侵。许承尧得知后,力劝唐式遵不要轻易采取行动,认为待日军十分逼近,迫不得已时再拆不迟。不久抗战转入相持阶段,日寇最终没有窜扰徽州,上述古塔、古桥得以保存至今。
徽州历来多出富商巨贾,大家族富藏名人书画等各类文物,被称为“文物的海洋”。许承尧回乡后,也非常注意徽州文物的收集、保藏,其收藏的珍贵书画颇多,如明代休宁籍著名佛像画家丁云鹏的《观音三十二变相》雕版、清代渐江代表作《晓江风便图》(图3)等,而《晓江风便图》所绘之江,正是徽州的母亲河——新安江。
重修《歙县志》、编纂《歙事闲谭》
许承尧先生对家乡的热爱,还体现在重视乡邦文献,推动徽州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他在地方志方面的成就主要有:参与《安徽丛书》的编刊,推动重修《歙县志》并当作总纂,编纂《歙事闲谭》《歙志补》《西干志》等。
徽州地区人文荟萃、著述如林,素有“东南邹鲁”“文献之邦”的美誉。1933年,在许承尧的大力倡导下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开始重修《歙县志》,他被推为总纂,该志于1936年完成,全志共16卷,有图有文,内容庞博,收载齐全。在《歙县志》的编纂过程中,许承尧不论寒暑,时常走街访里,博采遗文并加以考证,为其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其实,许承尧在总纂《歙县志》之前,就已开始了对歙县地方志史料的搜集与研究。他广泛搜罗乡邦文献,辑录、摘抄各类古文献中有关歙县人物和事件的记载,积年累月,渐成规模,赓续十余年,遂完成一部《歙事闲谭》手稿。上世纪五十年代,这部手稿跟许承尧其他很多藏品一样入藏安徽省博物馆。1961年,安徽省博物馆编写《渐江资料集》和《新安画派资料》时,许承尧的好友亦在安徽省博物馆工作的歙县人罗长铭先生查阅了《歙事闲谭》书稿,从中掇录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此书稿方广为人知。2001年,此书编入《安徽古籍丛书》正式出版。《歙事闲谭》(图4)又名《歙故》《歙事征》,全书共31卷,847篇,近80万字,引书多达1000余种,其中徽州文献就达700余种,为后人保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地方文献史料,被认为是徽学研究的开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