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欣
脱媒是指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地位的重要性相对降低,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占比重不断下降,致使社会融资方式由以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并重转变的过程。而技术脱媒则是指由技术进步引致的脱媒。随着电子商务和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物联网、支付的逐渐虚拟化,需求端变化正在挑战银行的传统业务模式和服务边界,一些非金融机构进入银行的支付结算领域,迫使银行让渡一部分支付平台功能。最明显的例子是近年来第三方支付崛起带来的技术脱媒。
在转型期,政府面对国企旺盛的融资需求,依托国有银行的信用垄断地位,通过利率管制、规模计划、信贷干预等诸多金融管制政策,以低成本调动居民部门的金融剩余,为国有企业提供了庞大的融资支持,直接融资占据了90%的比重,商业银行作为资金中介的地位难以撼动。随着技术脱媒和资本市场的完善,银行的强势地位正在削弱。技术进步带来的传统型业态改变,尤其是金融科技的发展,必将近一步加速金融脱媒过程,使商业银行的资金中介功能不断弱化和边缘化。融资去中介化和技术脱媒的挑战将严重削弱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尤其是依靠渠道优势积累的负债成本优势。
三大趋势
商业银行之所以会在结算产品上投入大量资源,并不只是为了赚取结算手续费,更重要原因是结算业务带动的流量可以有效转化为负债存量,是活期存款和低成本存款的主要源头,是保障息差稳定的核心,也是商业银行负债经营的根基。利率市场化推进的过程中,我国银行业的息差从超过3%收窄至2.3%左右,极个别银行甚至跌破2%,利率市场化一定程度上重构了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目前,市场化存款的利率在持续攀升后稳定下来。然而,伴随着技术脱媒的深化,支付结算业务的脱媒使得商业银行负债出现了存量上的“搬家”,总量与规模的扩张明显放缓,负债业务的来源正在被分食,银行的渠道优势红利在消退。
一是结算优势的通道化。商业银行以往通过代发工资、缴税、现金管理等结算产品服务客户以获取结算类低成本负债的优势在悄然发生变化。银行虽然通过结算产品获得了流量,提高了动户率,但是沉淀负债的能力并没有同步提升。同时,客户正在变得“精明”。比如,代发工资业务的客户粘性取决于客户对利率价格的敏感程度,代发工资的留存率在持续下降,缴税客户很可能在网银端自动缴税当日入账,日终清算后可沉淀的资金趋于下降,慢慢转变为同业存款。
二是线下渠道的弱化。一方面,ATM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客户前往银行物理网点办理业务的频率正在下降。另一方面,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线下渠道的营销推介和获客正在被线上渠道快速分流,银行客户的粘性大大下降,客户的迁移成本越来越低。
三是支付技术的颠覆变革。支付结算是银行最基础的业务之一,近年来,支付的介质、渠道、技术均发生了颠覆性变革,支付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央行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五年里,移动支付笔数在网络支付业务中的占比从6.5%升至43.9%,银行业网上支付(PC端)笔数占比由92.2%降至55.9%。金额较小的高频交易已经彻底被微信、支付宝等非银支付机构垄断,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与拓展,这一趋势将延续。银行的小额支付结算功能被分流,对于负债业务的冲击正在慢慢显现。
四大挑战
以上三方面的趋势性变化正在逐渐重构银行业的负债管理。一般来说,负债端的重定价能力要弱于资产端,单靠负债类产品的创新将会抬升负债端利率中枢。负债管理本质上是对利率风险的管理,短期内市场化高成本负债的占比将持续攀升,对利润构成压力。在资产端需求充裕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面对技术脱媒的最大挑战在于负债端管理。
发展战略层面,银行业重新需要思考牺牲利润保住规模是否值得。过去的高速增长时期,银行的资产规模扩张速度极快,做大规模实现“大而不倒”是一种普遍的思路。随着货币政策的转向和信用的收缩,以规模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盈利能力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的根本标尺。商业银行的考核机制和配套改革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不带来利润增长的规模扩张会使银行面临负债瓶颈,需要高价购买存款保住规模,从而侵蚀利润。
客户结构层面,需要在大户和中小客户之间寻求平衡。过去十年,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是“垒大户”,依靠规模扩张实现效益的增长。一方面,大客户抵押担保充足,发生损失概率较低,且授信业务模式较为成熟。另一方面,银行实行粗放管理,花同样精力批一笔大额授信是其在贷款稀缺条件下的最优选择。但是,大客户的议价能力较强,资产端利率低,负债端利率高,两头挤压导致息差收窄,有的甚至不赚钱也得做,毕竟客户关系仍需要维系。鉴于银行利润指标的压力,未来发展需要重视小微战略,寻找平衡点,兼顾规模和效益的同时,以利润为中心。同时,要选择合适的经营模式介入违约风险较高的中小微客户,形成双轮驱动。近年来,为了贯彻落实金融服务小微发展,商业银行需要满足“两个不低于”的监管要求,但是很少有商业银行会真的大规模进入小微领域。究其原因,小微企业大都以轻资产模式运作,缺乏抵押担保物,与银行传统的授信模式(抵押担保作为第一还款来源)不相符,加之信息高度不对称,违约风险确实较大。银行首先需要考虑安全性,偏好低风险资产。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若不向服务中小企业转型,很难获得合意的资产端收益,利润增长承压。服务中小企业可以带来较理想的资产端收益,但是风险防控是难点,当务之急是找到适合中小企业发展模式的风控路径,设计标准化的线上产品,寻找风险和收益的平衡点。
经营理念层面,需要从产品端植入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理念。过去,银行处于强势地位,以产品为中心而忽略了客户的需求。如今,过去因收益无法覆盖成本而被忽略的“长尾客户”正成为互联网企业截取流量的源头,通过小额高频交易形成了生态闭环,价值客户的根基正变得不再牢靠。随着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产品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抓手应该更多从客户需求出发,真正满足潜在需求和增量需求。产品的迭代将持续加速,产品部门的供给侧改革会深远影响客户基础和客户管理的发展。
资源配置层面,需要通过利益再分配实现激励相容。任何改革与经营策略的调整都会涉及资源配置的配套联动。产品设计、战略转型需要相关人、财、物的支持与调整,如系统的开发与优化、机构的改革撤并、新产品的研发等,需要在资源配置层面进行结构调整。
应对之策
一是依托线上APP打造内容端门户,加快线上渠道建设与创新,稳固对公结算留存优势。零售业务的负债竞争力依托于渠道,未来经营的重心应从物理网点驱动转变为以APP平台搭建为核心。客户行为的进化速度正在加快,银行卡时代即将落幕,移动端流量的迅速提升使得APP不再简单充当交易工具,银行需要从战略高度打造客户服务平台,以适应客户需求的变化。
二是增强价值嵌入,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推动产品端发展,挖掘负债业务的潜在增长动能。随着客户的选择越来越多、客户迁移成本越来越低、产品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客户体验成为更为关键的要素。通过加强产品线的专业化、扁平化管理推动产品创新,提升产品响应速度,从客户需求和体验出发,持续创新负债类产品,通过提升银企直联、现金管理、产业链金融产品的嵌入能力和服务外延来打造战略品牌,同时加强公私联动,在智能投顾、撮合服务等领域实现服务增值,强化客户资源的导流和引流。
三是发挥金融科技的引领作用,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升资产利润率和客户综合贡献,为抵御负债规模大幅波动预留空间。一方面将大数据、云计算先进技术注入业务流程,实现客户精准画像和数据挖掘分析,打造线上线下协同、场景生态丰富的数字化银行,进而整合集团内外的金融与非金融应用,并利用大数据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实现标准化的批量授信。另一方面,完善考核激勵机制,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确保产品创新有效落地。
(作者单位:交通银行北京市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