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艾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很容易被忽视。殊不知,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说得好,自然愿听、肯想、会做。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在数学课堂中经常出现学生会做不会说、爱说说不出的现象,尤其是低段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经常出现课堂中老师提出问题以后冷场的现象。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从一年级开始,根据教材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多形式地对学生进行数学语言训练。
在教学中,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如板书、演示、图形、实物等,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比较、思考,在观察感知中积极思维,并让学生用清晰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观察过程,这不仅能反映学生思维的正确性、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时,教师用课件展示了升国旗、推窗门、风扇、水龙头、电缆车、风车、滑滑梯等图片,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并完整地说一说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会说国旗作直线运动,推窗门、电缆车也是作直线运动,风扇、风车作转圈运动,水龙头的水作直线运动,水龙头的开关作转圈运动,滑滑梯作直线运动。接下来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运动有什么不同之处,可以怎样分类。有了这些观察、比较,再加上老师对平移与旋转的阐述,学生对平移与旋转的认识就水到渠成、轻而易举了。
这样,学生通过观察感知、动脑理解、动口表述,不但能深刻认识平移和旋轉的特征,而且培养了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让学生说理的表述,不仅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可以检验学生思路是否清晰,表达是否完整、有条理、准确。特别是在解答应用题时,说理训练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国庆节挂彩球,每隔10米绳子挂一个彩球,挂十个彩球需要多少米长的绳子?”很多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马上反应出答案是10乘10等于100,但有个别学生会提出不同意见,觉得答案是9乘10等于90,可一下子又说不清自己的理由。于是,我及时改变题目,改成“国庆节挂彩球,每隔10米绳子挂一个彩球,挂两个彩球需要多少米长的绳子”。通过这样一改,很多小朋友说答案是10乘1等于10。接着又有学生编出挂三个彩球的题,大家得到一致的答案为10乘2等于20。接着我让学生说一说理由,大部分学生都能发现“间隔数要比挂的彩球数少一”这个规律。
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要坚持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说清题意,表述数量关系、解题思路,按运算意义口述列式根据、解题程序和解题方法。通过口述解题思路和解题程序,可以直接了解学生审题和理解题意的能力,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调节自己的教学,从而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中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表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语言表达过程反映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低年级学生的语言正处在起步阶段,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所以,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等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