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做好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

2019-05-13 10:25秦洪庆郝雄文邹丽佳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就业压力职业指导

秦洪庆 郝雄文 邹丽佳

摘 要:随着高校教育的大众化,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针对这一问题,各大高校大力发展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工作。文章从就业困难群体产生的原因,高校就业困难群体职业指导的概念,以及高校就业困难群体职业指导的对策进行简单的介绍,并指出职业指导对于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重要性

关键词:就业压力;就业困难群体;职业指导

一、高校就业困难群体产生的原因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人数不断增长,每年都会有近700万应届毕业生,再加上往届仍未就业的学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的问题越来越严峻。综合分析,影响高校就业困难群体产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

(一)学生自身的主观原因。首先,很多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太高,没有正确的认识自己,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其次,部分毕业生并不了解就业形势,过于乐观或悲观地去看待就业,形成两种极端,前者不急不忙,后者急于求成,这都不利于他们的就业。最后,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或是从小生活在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不善于人交流,不能很好地在用人单位面前展示自己,且心理素质差,面试了一两家企业,没被录用便对自己失去信心。

(二)家庭和学校的中观原因。众所周知,无论何时家庭背景对毕业生就业机遇和待遇都有很大影响,家庭情况好、父母人脉广的毕业生相较于出身农村、父母务农的毕业生来说,要有更多机会和选择。并且当他们同时进入一家企业或在同一岗位时,待遇和机遇也会略有不同,这就造成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形成就业不公的现象。而在高校方面,尽管一直强调素质教育,但由于传统的教育方式仍占主导作用,教学手段和方法比较单一,有时会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或是无法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未能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使得部分学生没能正确认知自己,在选择就业方向上产生偏差。

(三)社会环境的客观原因。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就业压力却没有减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校提供给的人才与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一致,高校毕业的学生走进企业不能马上为企业带来利益。因此,很多企业选择不招录或者招录技术类专业的学生,这就无形中给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再者,随着媒体的发展,信息越来越多,很多有关于就业的虚假报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观。

二、高校就业困难群体职业指导的概念

针对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国家政府、高校、社会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作为高校,开展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成为一条非常有效的措施。

职业指导是指围绕职业发展过程提供的指导、辅导、咨询等服务。很多人把职业指导简单地等同于就业指导,或者职业规划。但事实上,职业指导有着非常广泛的含义,它包括职业诊断、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职场导航、职业辅导、职业心理咨询等等。

高校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完成就业规划,提供就业咨询,开发职业潜力。作为高校,一般会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职业指导,并开设职业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答疑惑。然而作为职业指导老师,需要明确高校就业困难人群的定义和分类,从而针对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指导。

根据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产生的原因,可以将高校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是经济不佳的大学生。这些学生大多出身贫穷落后的农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走进城市,他们或多或少存在着自卑心理,性格较为内向,有些甚至不愿意和别人有过多往来。加之,农村教育落后,学生从小受教育条件不够,未能挖掘自身特长,在英语方面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学习,为人处世相较其他人略有不足,增大了他们的就业压力。

二是学习不佳的大学生。这些学生大学期间不用功学习,考试频频出现挂科现象,从而导致自己无法正常毕业,影响就业。还有部分学生,大学期间不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导致面试时未能很好地回答面试官的问题,从而与心仪的岗位失之交臂。

三是心理不佳的大学生。这些学生心理素质较差,遇到挫折或不顺心的事就容易焦虑、暴躁,和同学老师稍有不和就抑郁、内向、自卑甚至自闭。这些情绪不利于他们的求职,更不利于他们在企业的生存。

四是身体形象不佳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某些客观或者主观原因,在身体和形象上略有不足。然而很多用人单位对于在身高、五官、身体健康、视力、形象等方面均有要求,这无形中减少了这部分学生的就业机会,并对他们自身的就业心理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高校就业困难群体职业指导的对策

为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高等院校加强职业指导工作刻不容缓,尤其是对就业困难群体。因此,如何开展高校就业困难群体职业指导工作,成为高校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关键[2]。

(一)精细化指导。精细化指导是指对不同的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不同的职业指导,这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需要“对症下药”。高校可以先采用多种方法全面了解就业困难学生的情况,对他们进行分类,明确他们属于何种就业困难类型。然后,借助软件和计算机建立就业困难学生档案,实现一人一档,根据每一个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指导帮扶措施、细则。

一是针对经济不佳的大学生,首先要加大对他们的帮扶力度,充分利用学校、社会的资源,保障家庭情况非常困难学生的正常生活;其次要引导他们树立自信,激发他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形成自立自强的品质;最后,要多于他们谈心,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增强他们的存在感,树立信心,进而为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是针对学习不佳的大学生,首先要及时关注他们的学习动态,这需要任课老师、辅導员、班长、同学等各方的合作,加强对他们的督促和引导,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要多于他们交流,询问他们的近期生活情况,找出他们学不好或不想学的原因,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及时搞好挂科的补考和学分的修补,以便如期毕业和就业。

三是针对心理不佳的学生,首先要为学生定期安排心理测评工作,及时发现心理出现问题的学生,分析这些同学的问题所在,并对这些同学建立档案;其次要调用学校资源,安排有经验的老师对这些同学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解开他们心理的疑问、恐惧或是障碍,为就业笔试、面试等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四是针对身体形象不佳的大学生,首先要加强对他们的关怀,尤其是对身体有缺陷的同学,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其次,学校方面可以设立相应的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服饰,从平时衣食住行注意自己的形象,树立信心,提高就业面试成功的机会。

(二)全程化指导[3]。目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如果只是在学生面临就业时,才开始对他们进行职业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全程化的职业指导成为高校就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条。

全程化指导指高校职业指导服务工作面向各个年级,而不仅仅是毕业生。这就要求高校职业指导工作要从大一新生入学开始进行,根据不同年级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建立不同的指导体系,对于大一新生,主要是帮助他们认识大学生活,了解专业知识;而对于其他高年级学生,需要帮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己,树立正确的目标;对于毕业生,则需要对他们展开系统有针对性的就业礼仪、心态、技巧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全程化的职业指导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求职过程,增强学生求职信心,引导学生从个人实际出发,通过自身改变来主动适应社会。

(三)全员化指导。从高校就业困难群体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要想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仅靠高校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努力,也就是所谓的全员参与,全员化指导。

在高校方面,从事高校职业指导老师不应只有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老师和辅导员老师,还应动员学校的任课教师参与其中。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和辅导员老师负责学生就业心理、就业技巧等方面的指导,而专业课任课老师则负责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指导。两者配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成长为社会、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更全面的做好职业规划。

在学生家庭方面,首先要求学生家长及时关注学生在校动态,并向学校老师反馈学生在家情况,联合发现经济不佳、学习不佳、心理不佳和身体形象不佳的同学,然后“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学生主观存在的问题。其次,有些问题在学校方面并不能真正解决,还需要学生家庭方面的努力,在假期时间于学生的日夜相处,并对其进行辅导。最后,学生家庭方面不要给予学生过多压力,或过分溺爱学生,这些不良的教育方式都会导致学生心理上的不健全,不利于学生的求职。

在社会方面,企业可以联合高校培养学生,或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不同性质的宣讲,让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这样有意愿的学生便可以在大一开始就着手准备,通过大学四年的历练,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此外,企业还可以多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提前熟悉企业的运营,社会和企业需要对高校学生充满信心,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将他们培养成适合这个企业的员工。

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高校就业困难群体职业指导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高校就业困难群体职业指导,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确立正确的就业目标,端正良好的就业态度,学生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就业,不断尝试,不断成长。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学专业,借助职业需求分析,明确其所需的技能、素质,学生根据就业需求规划自己的学习,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助于取得更加明显的学习效果[4]。

总之,就业困难的学生是高校的特殊群体,也是弱势群体,因此,高校就业困难群体职业指导是高校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这需要高校所有老师的努力,将就业困难大学生群体作为就业指导帮扶的重中之重来抓,大力推行精细化指导、全程化指导、全员化指导,建立健全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体系,提高学生素质,拓宽学生就业渠道,增加学生就业机会,从而缓解日渐增长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 刘甲玉.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9(7):225-226.

[2] 杨柳,张雷.试论如何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职业指导[J].高教学刊,2015(10):38-39.

[3] 周斌,李磊.高校就业困难群体职業指导的对策[J].陕西教育(高教),2013(5):80-80.

[4] 张接发.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重要性田.科技视界,2012(08).

猜你喜欢
就业压力职业指导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浅析女研究生就业压力成因及调适
关于生物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的调查研究
当代考研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青年就业、社会保障与养老问题
试论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高职院校“人职匹配”职业指导模式的思考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
加大职业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