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素质教育备受关注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儿童热衷于古筝学。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不断普及,对古筝教学的研究已成为热门话题,其中儿童古筝学习的研究也深受重视。文章将通过笔者走访调查所得的教育现状,并结合儿童心理、生理、技术等方面对本课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尝试总结出如今古筝教学市场的现状与暴露出的问题,并提出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儿童古筝;市场;现状;对策
古筝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乐器,音色有“天籁之音”之美誉。同时,古筝自古有“仁者之器”之说,学筝者气质趋于古典优雅,所以习者常被强调需有传统文化底蕴作为润养和支撑,才能弹出筝之“味”。
学习古筝并不需要特殊的要求,老少皆宜。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极大发展,推动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尤其强化了对美育重要性的认识,人们对音乐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与浓厚的兴趣,也渐渐将目光投向了儿童的素养培育,这种需求带来的市场蕴含着极大的生命力,但这种带有自成体系的音乐教育现状,也包含着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发现与解决。
一、儿童古筝教学市场调查
(一)市场混乱
现如今,儿童学习古筝的途径大多分为两种:进入相关专业院校学习或是通过琴行、艺术培训中心学习。而据笔者实践走访所得,近八成学筝者会选择艺术中心进行相当重要的古筝启蒙教学。原因通常有二:专业院校学习成本太高,自己只求兴趣。或是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去专业院校,且求师无门。伴随逐渐掀起的古筝热,大量生源的涌现,市场上琴行数量也随之增多,开设诸多“一对一精品课”“大师班”等听起来相当高端的课程,学费也随之不等。学生前来咨询,还有不同的优惠活动吸引其报名。
当谈起教师资质,统一回答专业院校古筝专业毕业,但无法提供教师相关资质证明。而据调查发现,事实上市场上一些所谓的古筝教师,毕业于与音乐毫不相干的专业且仅在琴行学过很短的时间便开始在利益驱使下进行古筝教学。我们知道,一门乐器的学习不仅是一首首曲子的完成,它是乐理、音乐史、曲式等相关音乐知识综合运用的成果,而这些“老师”本身就不具有这些相关知识的学习经历,且若教师没有学习相关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知识就进行教学,亦会导致很多有天赋的儿童丧失对音乐的兴趣。由于我国当前并未出台古筝专业教师的相关资格要求及考试,于是这“生多师少”的市场便不免出现浑水摸鱼的师资现象,更有琴行为了节约成本,让仅具初级水平的学生去完成报名儿童的启蒙课程。而启蒙教学往往是在琴童的学习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一环节,是弹琴方法习惯的养成,更是音乐兴趣培养的启蒙。
(二)学筝目的不明确
在如今的“学筝热”的大潮之下,一部分儿童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习古筝,或是家长逼迫,或是为了顺应各个考学的加分政策。这样每日的练琴课业便由兴趣变成了负担,兴趣寥寥。每周的古筝课更是百般理由推脱请假,回课效果不佳受到批评更是无心练习,以至恶性循环。由此,家长需要明确,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导致不同儿童的天赋可能体现在音乐、美术、语言、数字等不同方面,在引导儿童学习某样特长时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在儿童意愿的基础上积极引导、观察其特长所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逐渐建立兴趣。家长切不可强迫,导致儿童畏惧、甚至厌学的情绪出现。
(三)盲目追求速成
调查得知,日前我国部分城市已将音乐、美术列入到中考范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普及,一些为相应国家号召而出台的艺术类加分政策也逐渐出现,而这些却被家长认为是考学的“捷径”而热衷不已,将此设为目标,速成学习,学琴的过程逐渐变得非常功利化。更有许多家长一味看重考级证书,出现了较严重的攀比心理,认为学琴的目标就是取得一个高级别的证书,要求教师“只学考级曲目”,给教师和儿童布置一两年拿下十级的任务。而很多速成十级的儿童,实际音乐修养远远达不到该级别的要求,甚至无法唱准音阶,无法对一首小型乐曲进行简单的即兴伴奏,这种曲高低能的儿童是“应试教育”在艺术发展上重演的悲剧。
这样一味追求速成,导致古筝基本功不扎实。而我们知道,基本功的扎實与否,是能否弹好乐曲的必备基础,亦是演奏基础技能与知识综合运用的一种检测方式。在古筝学习过程中,弹奏的手型、坐姿,乐理知识的掌握,乐感的培养,基本指法、指序,针对性练习曲的不断积累重复等都属于非常重要的基本功范畴,但无一例外是通过日复一日的积累而来。若忽视古筝基本功训练而一味追求乐曲数量,将会导致儿童技法问题越来越多,随着曲目难度的加大而更加力不从心。
著名音乐教育家方堃教授说:“考级是件大大的好事,我国不考试就不会受到重视,不受到重视就不可能普及,不能普及就谈不上提高。”考级本身是一种促进,但不能扭曲音乐教育的初衷,教师要尽己所能与家长沟通,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学筝观念,变被动为主动。
二、儿童古筝教学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儿童学古筝可以起到增强智力,培养耐心、开拓思维的作用。对于大脑的智力开发会有重要影响,在弹奏过程中使性格趋向稳定。但因儿童生理特性,会暴露出诸多问题,这就亟待所有教育者们去探讨、解决。
(一)对抽象概念理解困难
一首完整的乐曲是由一定的音高和不同的节奏组合而成的。而如何让儿童准确理解并运用“节奏”“音高”等这些此前从未接触过的枯燥的抽象概念、音乐理论知识便成了难题。教授方法若不科学,儿童即容易因其晦涩难懂产生厌学情绪。“现有大量研究表明儿童有着自己的朴素理论,能进行抽象概念的学习,并像成人一样,运用概念进行归纳推理,扩大认知范围”。长期以来,怎样将概念与实践的学习结合在一起,是有关儿童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教师教授过程中,要将枯燥的概念定义转换为儿童可接纳的认知,例如,儿童不能理解节奏时值的概念,我们可以举例乐曲中单一的节奏型,如两拍切分131 ,唱出该节奏的同时用肢体动作或击掌的方式, 反复把“3”唱成重音来带儿童感受切分音的节拍特点,这样可以对儿童的视觉及听觉产生反应从而形成正确的节奏感。调查发现很多教师在古筝教学过程中也偏向运用生活中常见的口诀来加深节奏训练的印象,收效显著,例如,利用汽车倒车时发出“倒车,请注意(Ⅹ ⅩⅩⅩ Ⅹ)”这种家喻户晓的常见具有特点的自带节奏的口诀来做前十六节奏的训练学习,儿童会觉得有趣,便于理解且印象非常深刻。
(二)注意力難以集中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指向和趋于某一对象时,大脑皮层的对应区域就会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注意集中,大脑中只有一个有稳定的节奏的兴奋中心。儿童神经系统的耐受力较差,无意注意占优势是儿童注意的特性,他们爱玩好动,注意力不持久、不稳定。长时间从事一种单调活动或处于紧张状态,注意力会分散,容易引起疲劳。因此一节长达50分钟的古筝课对于儿童来说,他们无法做到自始至终全神贯注。而积极的活动会有利于注意力的保持,增强注意的目的性。
因此,教师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顺应儿童生理规律,合理安排时间,整体把握在前20分钟内将一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归纳讲解完毕,后期进行演练或总结。其次教师要设法通过自身的表情、语句、动作等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语调不可平淡乏味,整个课堂始终处在听、唱、说、舞、弹结合的活动状态,每个环节都有多变的内容,使幼儿沉浸在乐趣之中,保持注意的稳定性。再次,注意动静结合,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教师们通常会关注儿童的听讲情况,一旦产生疲倦,会有意地谈及一些儿童感兴趣的话题,如“你们班有几位同学学了乐器?”“你在家都看什么动画片,会不会唱它的片头曲?”以此少量发散开一些课外话题,待重新吸引了儿童注意力后,再进行课程学习。既拉近了师生距离,又将儿童的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交替,变被动为主动。
(三)缺乏自主思考能力
在古筝教学过程中,儿童学琴易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只会单纯模仿和“全盘接受”,教师说什么就做什么,对于所学知识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消化,缺乏主动思考。例如在教授“下滑音”技巧时,儿童只记得“先按后弹”这样的公式口诀,并不会同上滑音进行对比,从而形成一套“滑音”技巧的体系。教师针对这一现象就要做到循循善诱,将新旧知识串联,例如通过上滑音“先弹后按、时值一半”的口诀,引导学生思考,“上”对应着“下”,从而以提问的方式诱导学生进行思考,引出下滑音“先按后弹、时值一半”的口诀并演练,将知识融汇成一个完整的概念,也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情绪缺失
儿童由于其阅历的局限,理解能力的薄弱,其演奏出的作品和成年人往往有很大的不同,不注重乐曲情感便是表现之一。我们知道,乐器演奏是音乐创造活动的二度创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训练儿童对情感的培养与运用。教师可以结合该乐曲的创作背景,从而渲染突出乐曲的思想感情。并在讲解和示范中设法给他们创造一个情感的境界,例如在古筝曲目《挤牛奶》中,儿童无法理解乐曲中体现出的对生活的幸福与喜悦的情感,教师就要描述草原儿女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景,体会从劳动中带给人们的快乐与喜悦之情。带动儿童进入情境,激发他们与作品的情感共鸣。只有体会到曲作者想表达的情绪和意境,才能将乐曲表现得更完美。
三、思考与展望
(一)思考
针对低龄儿童,衡量市场的标准相比于成人市场必然更加复杂和严苛,而这个过程必然是多方推动的,无论是作为消费者的家长和儿童,还是作为完成教学的教师,他们之间的协调以及提出的问题是今后我们研究的重点方向。
(二)展望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以及人们对于艺术追求的动力不断增强,未来低龄儿童学习古筝的现象将会更加普遍,相对而言儿童古筝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就教学市场而言,目前正趋于规范化、职业化、立体化,但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制定相应的标准,以及如何衡量市场规范化程度,亟待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丁丁,王晓琳.为中国艺术考级把脉[J].艺术教育,2004(03):4-9.
[2] 房慧.徐学福儿童概念的发展与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10
[3] 朱西梅.幼儿课堂注意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9(01):70.
作者简介:俞越(1995- ), 女,福州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音乐表演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筝演奏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