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会保障的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05-13 10:25杨诗漫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1期
关键词:现存问题对策分析

摘 要:在上世纪开始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我国的生育观念发生了极大转变,近年来,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人口老龄化现象也成为了影响国计民生的重点问题,能否做好老年社会保障工作、构建起完善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社会稳定及未来发展。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老年社会保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力求为我国优化老年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老年社会保障;现存问题;对策分析

老年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话题,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夹具,老年社会保障工作的优化也被放到了新的历史高位,老年社会保障的对象主要为已经退出劳动岗位或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年人,通过国家提供在养老、医疗、关怀等方面的照顾,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当前,我国正处于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正视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创造平稳的社会环境。

一、我国老年社会保障的现存问题

(一)养老、医疗覆盖程度及保障水平有待提升

养老、医疗是影响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内容,在“十二五”规划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且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攻坚的关键时期,因此,相关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仍然不够广泛,来年社会保障中的养老、医疗这些核心保障也是如此。一方面,由于城市化水平的差异,我国老年人社会保障在农村覆盖面较窄;另一方便,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仍处于不断探索的成长时期,因此,养老、医疗保障主要集中于对老年人身体健康水平的保障,而忽略了其心理的保健,近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工作压力增大,其与老年人的沟通交流也偏少,在这一背景下,老年人普遍具有一种孤独感,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也将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而现行的养老、医疗保障尚未坚固。除此之外,纵向来看,与其他各国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也有待提升,单从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来看,我国12%的比例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标准。

(二)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

社会保障需要是一项主体范围广、资金要求高的社会事业。通常来说,一国是在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现代化水平极高、实现了物质财富的高度积累的情况下,才会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而我国的实际情况与这一规律相比出现了偏差。我国早在本世纪初就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阶段,但在对比同期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却远远低于美国、英国等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的国家,部分社会学家用“未富先老”这一形象比喻概括这一现象的基本特征。同时,随着近年来我国生育观念的转变以及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呈现不斷加深的趋势,这也使得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直面应用于老年社会保障的财政压力。以2015年情况为例,我国当年度社会保障支出为33681亿人民币,该年度我国符合老年人口标准的人口就高达2.16亿,更何况社会保障的对象还远远不止老年人群体,如何去分配好社会保障的“蛋糕”、提高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就成为攻坚克难的重点方向。财政压力大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保障领域的普遍性问题,很多地反政府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基金已经开始呈现“入不敷出”的消极状态,多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老年福利机构也较为落后,这都是财政支出压力的具体体现。

(三)城乡二元化差异明显

社会保障本身强调全面性,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一直将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作为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手段,一直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尤其是强调要统筹考虑城乡情况,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与实效的和谐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和乡村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步,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尽管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这种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但是农村的老年社会保障水平仍然较大程度地落后于城市,呈现去明显的城乡二元化差异。从养老保险领域,城市老年人多为离退休职工,拥有较为稳定的保障性退休收入,通常可以保证晚年生活不用承受经济压力;而农村地区的多数老年人的养老来源仍然是依托于家庭或是土地,在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山区,大部分老人在垂暮之年,为了获取养老收入、保障基本收入,仍然要活跃在田间地头,承担起繁重的生产和家务劳动,甚至部分老年人还要承担隔代抚养的经济压力。在医疗保障方面,农村的卫生基础设施明显鹿后与城市,配套的医院级别不高,医疗范围较为狭窄,且缺乏专业化、年轻化的医疗人才队伍,使得农村老年人无法获取及时有效的身体保健与疾病治疗。从社会救助和福利方面来看,城市中老年人可以用来休闲娱乐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可选择的方式较多,而农村老人老年人的社会福利明显偏弱。

(四)法律体系尚不完善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持续改革,相关配套的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发展,但尚不完善。在实践中,利用社会保障基金进行贪污腐败等犯罪活动的行为时有出现,即使近年来我国不断完成对有关人员的规范举措,但是法律体系的监管与惩罚机制仍有待提高,亟待一套职能清晰、公开透明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二、老年人社会保障的对策分析

(一)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财政支持能力

老年人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事业,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让我国的老年社会保障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持续红利,从而增强财政对于老年人社会保障的支持能力,为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提供更加优质的社会保障与养老服务。

(二)鼓励发达地区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

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本区域的社会保障水平,我国强调“共同富裕”“公平公正”,但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区域差异仍然客观存在,为了发挥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鼓励经济发达地区发挥好优带劣的作用,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有机合作,从而打破经济壁垒,为欠发达地区完善老年人保障设施、提高经济扶持能力、拓展老年人福利形式提供动力,在经济“先富带后富”的基础上,实现老年人社会保障的协调发展,充分践行社会保障提高社会公平正义水平的宗旨。

(三)提高公公民参保意识

我国的养老保险采用的是个人账户与基金统筹相结合的基本形式,所有符合入保条件的公民,均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参加城乡养老保险。这一模式打破了社会保障过度依赖政府的局面,大大缓解了政府财政的压力。但在实行中,这项制度却遇到了一些现实困难,存在参保意识不强、参保积极性不高的情况在,这不仅影响国家社会保障基金池的储备,也会直接影响到相关公民未来的老年社会保障水平,主要原因如下:首先是传统“养儿防老”的观点对于部分公民的影响较深,部分公民尤其是老年人认为依靠养老保险保障晚年生活是不可靠的,一切还是要依靠熟悉的子女支持;其次是受限于本地区的经济实力,该区域的公民生活水平较低,难以负担认购保险的支出;除此之外,还是由于部分公民缺乏深远的考虑,没有对保险的价值形成深刻理解,对于“预先付费”却在短时间内看不见结果的形式产生质疑。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宣传,强调居民自觉参保对于国家发展和个人生活的重要作用,提高居民的参保积极性。

三、结语

做好老年社会保障工作,就是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创设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打下基础,我国必须分析好当前影响老年社会保障实效的问题,通过多途径、广渠道的应对策略,为我国老年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提供强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与法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应对比较研究[J].林主添.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10):11-13.

[2] 江苏省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其应对措施[J].姚晓霞.时代经贸.2018(28):77-79.

[3] 人口老龄化对青岛市经济社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徐丽君.环渤海经济瞭望.2017(05):87-89.

作者简介:杨诗漫(1998-),女,辽宁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现存问题对策分析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现存问题和改进措施
建筑安装企业成本控制相关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高校跨学科教育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