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扶贫先扶志,脱贫抓教育。乡村教师作为农村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源配置合理性影响着教育扶贫工作的成败。文章基于商南县的县情与实证调研,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与质化研究法等,总结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中遇到的困境,并探究解决措施。
关键词:教育扶贫;乡村教师建设;困境;乡村振兴;商南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出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脱贫工作中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
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教育脱贫工作的核心工程,其成功建设能够确保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引领。但如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诸多困境。本文以陕西省商南县地区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为例进行说明,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商南县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
(一)乡村教师老龄化
年轻的师资是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建设必不可少的要素,能给农村教育事业带来创新型的知识理念、教学方法与思想价值观,为教育脱贫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力量。
然而,因为农村人才补充机制不完善与编制问题严重,师资老龄化现象在商南县十分常见。据统计,商南县现今有几千教师,一年只能补充几十名,补充的教师数量不及退休数量。师资方面的供不应求成为常态,使得众多学校缺少年轻的师资力量。
例如,在校人数最多的农村中学——富水中学的教师老龄化现象最为严重,教师平均年龄达45岁。因为缺少年轻的师资力量,在日常教学中,存在着一位教师跨年级、跨学科教学的现象,35岁以下的教师只有几人,体艺美等专业教师十分缺乏。
(二)乡村教师编制问题
在商南县,教师需求与教师编制规定不相适应的问题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即教师编制规定人数无法满足教学需要。这源于我国的教师编制制度,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不包括学前教育,这是幼儿学前岗位教师普遍缺乏编制的原因。
与商南县教育局开展座谈会的过程中,笔者也了解到,商南县的公办幼儿园普遍存在教师编制数量不足的现象。由于幼儿学前岗位上的教师普遍没有列入编制范围,在编制总额的限制下,导致幼儿学前教师编制占用了义务教育教师编制的数量。
除此之外,在走访富水中学时笔者还发现,富水中学以及大多数学校的教师编制较为落后,仍然恪守十年甚至二十年前的编制体制,导致教师人数超出编制。
商南县的编制问题往往导致数量超过编制数额,因此所提供的待遇福利无法匹配教师的需求,无法吸引留住优秀的师资人才与调动教师积极性,以致实际岗位上教师人数不足,进一步造成了乡村教师队伍的供不应求现状。
(三)乡村教师人才补充缺陷
“脱贫靠人才”,健全完备的农村教师人才补充机制才能为乡村教师队伍及时“输血”,保证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永葆农村教师队伍活力与质量。
商南县现今有几千教师,一年只能补充几十名,退休教师每年增长较快,补充的數量不及退休数量。其中,专业教师十分缺乏。这样专业素养不高的教学效果严重地影响着农村教育脱贫工作的成果。
人才补充机制的不完善是由于两个方面导致的:一方面,商南县教师来源比较单一。商南县的主要教师来源是招考特岗教师、免费师范生、免费幼儿师范生,每年最多70至80人。另一方面,商南县还存在着调动困难的问题。例如,商南县富水中学的位置离城区不远,但是对富水中学的教师实行招聘考试,一般是在城区进行招聘,而其他乡镇学校不在招聘范围以内,招聘范围与标准的不同使得富水中学与其他农村中学之间教师调动比较困难,这也是师资分布不均衡的其中一个原因。
由此导致的商南县人才补充机制在方向与数量方面的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教育资源不合理配置,也是导致商南县农村教师队伍的老龄化局面形成的重要原因。
(四)乡村教师流失严重
“百年教育,教师为本。”乡村教育事业提升需要稳定的师资保障,人才的流失是“致命的一刀”,会加剧教师短缺现象。
在商南县,由于生活条件艰苦、教学环境落后、教师待遇与期望值不符合等原因,乡村工作对年轻教师的吸引力不足,年轻教师倾向留在城镇担任教师。贫困地区如沐河村教师流失十分严重。再加上人才引进机制本身就不完善,使得教师数量愈发不能满足日常教学需要。
二、商南县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解决策略
(一)转变编制体制
教师编制问题是解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问题,与教师的待遇、社保、职称与培养息息相关。
(1)转变商南县过去的编制体制,出台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教育需要的编制体制,并根据实际调整机制,采取教师编制“一年一核”和“一校一核”,及时将数量变化与人员调整上报。
(2)学校核编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自上而下”,即省教育厅提出编制方案,再由县教育局根据在校学生人数、标准班额、班级数等指标,根据地域计算乡村教师编制数额;“自下而上”,即学校考虑在校人数、本校所处地域等诸多因素,结合教师的实际工作量,确定本校乡村教师编制数量。
(二)拓宽教师人才来源
(1)加大力度利用免费师范生、人才振兴计划与特岗教师等招聘计划,扩大免费师范生培养规模,完善免费师范生中途退出机制,如允许意志不坚的免费师范生转读专业类型,但同时应要求他们偿还国家补助,解决想要报读免费师范生的学生的“后顾之忧”。拓宽人才来源渠道,推进更多力量为商南县农村教育基础事业做贡献。
(2)完善人事调动机制,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破除教师的校际限制。对县域内教师实行统筹管理与按需调配聘用,促成优秀教师向乡村地区流动的实现。完善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机制,表彰轮岗表现突出的教师。
(三)加强教师培训
(1)设立资金专门用于乡村教师培训,引入社会资助,减轻政府的压力。如吸引慈善组织与社会力量到商南县开展教师培训,并根据实际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教师培训质量。采取手段激励优秀师资的产生,如设立乡村学校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办公室。鼓励乡村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形成乡村学校集中教研制度或形成不同学校之间优质资源共享机制。
(2)加强对音体美紧缺人才学科的教师与学前岗位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采取送教下乡、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方法,结合以“互联网+”的新手段新模式,着重培养他们的专业知识与任教策略,丰富他们获取教学资源与自我研修的方式。
(3)应限制实习教师的数量以防止出现因实习教师更替过于频繁扰乱正常教学进度的情况,规范实习教师或支教教师的教学计划,加强短期教师的能力培养,防止出现因教学经验不足、水平参差不齐影响教学效果的现象。
(四)提高福利与待遇
(1)保障乡村教师的收入,保证乡村教师收入的按时发放。同时调整商南县乡村教师的工资结构。如今,商南县的乡村教师工资水平已经高于城镇教师工资水平,应将商南县乡村教师的工资水平继续上调,增加乡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鼓励现有教师长期任教、城镇优秀教师来村任教与免费师范生来村任教。
(2)完善商南县的职称评选制度。在职称评选时应向乡村地区倾斜,按照《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增加乡村地区教师高级名额,使之高于城镇学校,不挪用乡村地区教师名额,在职称要求方面着重考察乡村教师的教學经历。
(3)提高岗位特殊津贴。一是提高商南县乡村教师的生活补助,保证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扩大发放补助的范围。二是实施乡村教师差异化生活补助,对地理位置愈偏僻、条件愈艰苦的乡村教师发放更多的补助越多。
(五)落实保险与住房政策
(1)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与养老保险这“三大保险”,完善医疗重大疾病救助机制与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应该切实解决社保财政补贴解决乡村教师的住房问题。
(2)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与加大住房补贴。如商南县鹿城中学的教职工已经获得住房补助,30平米公寓免费住,部分教师半费。这样才使乡村教师“教的安心,教的放心。”
参考文献
[1] 韩毅初,佟有才,李欣.教育精准扶贫与农村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J].理论观察,2017(03):158-160.
[2] 张大鹏.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J].农民科技培训,2016(09):10.
[3] 王嘉毅,封清云,张金.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J].教育研究,2016(07):17.
[4] 丁霞.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透视与对策[J].文学教育,2017(08):106-107.
作者简介:雷楚琦(1998- ),女,汉族,广东中山人,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6级本科生,物流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