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永洁
【摘 要】在产业园区的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科技创新逐渐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原先长期服务于加工制造业发展的产业服务体系,面临着向构建科技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紫竹高新区采取针对性措施,破解影响和制约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从体制机制创新、以市场为导向、服务效能提升等角度为国内其他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关键词】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科技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 TU984.1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08-0210-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08.093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parks,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economic growth.The original industrial service system, which has served the development of processing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or a long time,is facing a change in the direction of building a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ervice system.Zizhu Hi-tech Park has taken pertinent measures to break through the main sticking points that affect and restric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d constructed a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ervice system covering the whole chai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This paper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other industrial parks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ystem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 market-oriented and service efficiency improvement.
【Key words】Industrial park;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rvice system
自改革開放以来,各类产业园区对于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效率提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和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各地产业园区正按照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园区的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科技创新逐渐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原先长期服务于加工制造业发展的产业服务体系,面临着向构建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
1 影响和制约产业园区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
1.1 研发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的产业园区是在承接西方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和引进外商投资的历史背景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行业类型以传统加工制造业为主,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而位于产业链高端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导致企业在技术前沿领域缺乏创新动力,研发投入强度和研发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此外,由于传统产业园区规划布局时一般都远离高校、科研机构,使得园区企业缺少技术和人才支撑。
1.2 孵化链条不完整
我国的产业园区以国有的工业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为主,早期都以引进和服务投资大、产值高的大型企业作为重点,而对与之相配套的中小民营企业关注度不够。由于园区内部企业的产业关联度不高、缺乏沟通平台等原因,难以开展技术和业务上的合作。尽管近年来各地产业园区建设了不少扶持初创企业成长的众创空间和孵化器,但由于缺少金融、科研、法律等专业资源,企业无法获得经营发展所需的全过程服务。
1.3 知识产权意识薄弱
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量的绝大多数,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和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也是产业园区转型升级过程中扶持和培育的重点对象。但与具有成熟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国企和外企相比,中小科技型企业存在知识产权意识薄弱、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一方面,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造成企业无形资产流失;另一方面,由于知识产权运营能力不足,造成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
1.4 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企业的科技创新需要长期持续的研发资金投入,人才引进、市场布局等其他方面同样有着大量的资金需求。但由于科技型企业的固定资产比重较低,抵押物价值不高,难以获得充分足额的银行信贷支持。同时,银行、股权投资机构与企业之间对接渠道单一,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不对称,也导致科技型企业直接融资比重较低、融资成本高企等问题。
1.5 科技创新人才缺乏
由于义务教育普及、高校扩招等因素,我国已成为全球人力资源大国,但离人力资源强国还有不小差距。与劳动密集型或资本密集型的传统产业相比,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需要大量高学历、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和技术人才。但当前产业园区普遍存在人才结构不合理、缺少科技领军人才、人才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直接影响到园区的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
2 紫竹高新区构建科技服务体系的路径研究
2.1 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研发能力升级
紫竹高新区在建设之初就规划出专门的功能区域,支持上海交大和华东师大在紫竹建设新校区。依托城区、校区、高新区“三区联动”资源共享机制,鼓励高校和高新区企业共建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及大学生研发实践基地,将高校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直接融入高新区产业研发体系中。高新区与两所高校分别建立战略合作机制,持续开展校企合作共建。高新区支持高校建设基础设施、构筑人才高地及科研成果产业化;高校支持高新区研发基地、教育园区建设,服务高新区人才培养、技术创新,并在构建科技服务平台、培育优势产业等方面深化合作,充分发挥高校科研资源和人才资源的溢出效应。探索建立科研成果转化专题股权投资基金和成果转化专业人员激励机制,推动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落地。据统计,紫竹高新区2014~2018年的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7.89%,增速居于全市开发区前列;2018年的研发投入强度为7.31%,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2.2 搭建共享服务平台,提升企业研发效率
为提高大型企业的试验设备和实验室利用率,增强中小企业的研发能力,促进企业间的合作创新。紫竹高新区搭建“实验仪器共享服务平台”,编写发放《企业试验(仪器)设备共享服务手册》和《企业实验室共享服务手册》,通过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实现试验(仪器)设备、实验室等研发资源共享。服务范围涵盖航空技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通信等领域,服务对象包括科创企业、研发机构、创业园区、孵化器等单位。在降低企业研发成本的同时,促进企业间更高效地开展技术和业务合作,进一步提升研发效率和创新水平。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间“实验仪器共享服务平台”上的设备总量已有373种474台,仪器设备总价值8亿元,共享的国家级实验室有6个,各企业共享实验室的总价值超过10亿元。实现试验(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共享超过8000次,累计服务企业550多家,为租用企业节约设备采购成本超亿元。
2.3 打造“产业+孵化+投资”模式,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依托高端产业集群和产学研一体化优势,构建以创业中心、创业孵化器和小苗基金为核心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初创企业和团队提供1.2万平方米的孵化空间以及政策辅导、创业导师、项目路演、法律咨询等全面服务。并与英特尔、中航民用航空、人民网、百度、东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华东师大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院所、重点高校达成战略合作,为创业企业早期技术难题攻关引入产业尖端技术资源。同时,设立总额为10亿元人民币的“紫竹小苗基金”,聚焦技术驱动型早期科技創业企业的股权投资,涉及云计算、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等新经济领域。并为所投企业提供战略规划、公司治理、财务顾问、资本运作等在内的增值服务,帮助创业企业解决生存难题并实现加速成长乃至成功上市。截至2018年末,小苗基金所投企业存活率100%,多家企业完成下一轮融资,投资期满2年的项目再融资率超过80%。目前,紫竹高新区已培育孵化出6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中,经过早期创业孵化和十余年的跟踪服务,“小巨人”企业至纯科技成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独角兽”企业触宝科技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
2.4 探索全程托管服务,发挥知识产权价值
针对中小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薄弱、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积极探索知识产权托管服务,当好企业的知识产权“管家”,目前已与近200家企业签订了知识产权托管协议。引入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等专业机构和法学专家资源,为企业提供覆盖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保护等各个环节的系统化服务。此外,高新区建立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服务项目包括专利检索、信息查询和专利运营、权利维护等内容。多家企业通过平台以自身专利获得了投融资;平台帮助从事输入法业务的创业企业打赢了知识产权纠纷诉讼,击败输入法行业国际第一巨头,成为国内第一家赢得此类诉讼的企业。截至2018年末,紫竹高新区累计专利申请量约3.3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85.45%;专利授权量约1.94万件,其中发明专利占75.77%。紫竹高新区卓有成效的知识产权服务工作,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也得到政府主管部门的认可,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和“国家版权示范园区(基地)”。
2.5 创新金融服务机制,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为缓解当前中小科技型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融资贵以及投融资市场信息不对称、对接渠道单一等难题。打造统一的“紫竹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通过“线上服务+线下建设”,提供以科技创业者为核心,整合科技金融产业链相关资源,覆盖创业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投融资服务。形成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由科技创业企业、金融机构、专业服务机构等构成的一站式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同时,围绕企业持续经营发展所需,积极探索投贷联动机制,进一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18年10月平台正式开通至今,已有25家金融机构的65种贷款产品、101家股权投资机构、20家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上线。通过平台已累计帮助38家企业获得近8000万元贷款,帮助40家企业获得近8亿元的股权融资。
2.6 完善科技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成立紫竹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建设紫竹高新区人才服务大厅,设置闵行区高端人才服务中心、闵行区人才服务中心紫竹分中心、境外人员管理服务站等综合办事窗口,为各类企业和人才提供包括人事外包、公共服务、培训交流在内的一站式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目前人才服务大厅年度窗口接待服务总量达1万人次。立足“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创新引才举措,通过实施“千人计划”、“领军人才”、“紫竹菁才”等人才计划,大力引进海外拔尖人才,助推人才高地建设。同时,积极落实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形成海内外人才共同创新创业的良好局面,为高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目前,得益于优美的生态环境、成熟的配套设施和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紫竹高新区内已集聚了近10万名高素质人才在此学习、工作和生活。
3 经验与启示
紫竹高新区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采取针对性措施,破解影响和制约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不仅重视基础设施等“硬条件”建设,还紧贴企业需求,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软环境”。在当前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营商环境的大背景下,对其他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具有参考意义。
3.1 注重体制机制创新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大胆创新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式、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和市场化的运营机制,是国家级高新区中唯一一家由政府、企业、高校联合投资,并由民营企业作为开发主体,进行运营的新型高新区。形成在政府主导下,城区、校区、高新区“三区联动”资源共享机制,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紧密合作,建立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
3.2 注重以市场为导向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科技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通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的方式,破除信息不对称壁垒,促进供需双方以市场化手段共享资源、合作创新,缓解初创企业研发成本高企、融资难等问题。通过购买第三方专业服务,提升科技服务的市场化水平,为企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创新创业综合服务。
3.3 注重服务效能提升
坚持以企业为中心,不断提升科技服务的质量和效能。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需求,主动整合各类行业组织和专业机构的资源,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建立项目经理负责制和企业需求快速响应机制,项目经理承担招商服务和科技服务的双重职责。同时,打破职级限制给予项目经理充分授权,赋予其整合各方资源快速解决企业诉求的职权。
【参考文献】
[1]中共上海市委改革办,东方潮——上海改革开放标志性首创案例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12.
[2]王勉青,智财管家:高新区知识产权托管探索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1.
[3]陈彦斌、刘哲希,中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核心原因與解决思路,学习与探索,2017(10).
[4]程金成,搭建科技合作创新平台 助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紫竹高新区商会服务企业“双创”的实践及思考,科技创新导报,2017(26).
[5]李争粉,国家高新区深化“放管服”改革 释放创新活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8.04.09.
[6]杜德斌、范斐、张虹,上海紫竹高新区的发展经验与启示,科技日报,2013.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