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育教育充盈语文课堂

2019-05-13 01:44陈紫羡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9年4期
关键词:挑山工美育美的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与美育教育的有效结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并对培养学生正确、积极的审美观和人生态度具有重要作用。但当今,美育教育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将小学语文教学与美育教学有效结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美育的内涵出发,浅谈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的遗失现状,并结合案例提出了几项创新措施。

一、美育的内涵

美育由艺术美、技术美、旅游美、自然美四方面组成。美育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健康、独特的审美观和人生态度为目的的教育方法。其最早出现于德国古典文学和古典美学最重要的代表人之一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冯·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又译《美育书简》)一书。美育教育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现状

1.教师美育理论知识匮乏

在当代的教育理论体系中,学校、教育家都在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而对美育教育的研究较少,造成相对于整个教育理论体系来看,研究阐述、解释美育的理论是越来越少,这一现象导致了教师不重视美育教育,常常将美育教育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教师缺乏系统、深刻的美育理论体系来支撑其教育言论和观点,不能真正达到美育教育的真实目的。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教授者,美育理论知识的缺乏严重阻碍了美育教育的有效实施,同时将小学语文教学局限于“工具性”,从而降低了美育的丰富性,导致原本应多样化的美学形式单一化。

2.美育受到智育的挤压

虽然,现代教育倡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理念,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美育往往受到智育的挤压,使美育很少真正地在现实中得到普及。另外,美育作为一种可以让学生心理得到放松的工具,往往成为智育的辅助物。应试教育的普及导致小学也开始以文化成绩为主,学校、家长更加重视智育的培养,将美育、体育都放在最后位置,这种挤压美育的情况,既不利于美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用的发挥,对学生审美观的培养起着不良影响。

3.以教材为本的教学理念限制审美空间

从各个小学的课程设计来看,很多学校的课程安排有主次之分,而教学目标却依然平衡。这种现象使得教育者和学生更加重视文化课的教授和学习,而敷衍副科。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无意识地就会更加关心文化知识,其设计内容往往局限于课本内容,很少教师会让学生自己进行实践,使学生很难真正接触到美。另外,一些教育者或管理者一谈及美育,就会向学生展示自己曾经教过的多少学生进入了艺术类等院校,这体现出小学教师对于美学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导致美育本末倒置现象突出。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的创新措施

(一)品读传统文化语言,思考“美因”,体验美

汉语的美是一种深沉含蓄的美,教师应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品读诗词、美文,分析语言中美的因素,有效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发挥美育的活力,并使得小学语文教材不仅仅是汉语的教学载体,还是美的载体。

1.自然环境美

网络的快速发展是向学生传递汉语中自然环境美的重要工具。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已经基本实现多媒体网络教学。以下是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的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一:在学习《五彩石》这篇课文时,教师在课堂上播放提前设计精美的五彩石简短视频,并配上悠扬动听的音乐,使学生从视觉上看到五彩石的美,听觉上感受到五彩石的美。教师挑选几个朗读比较好的学生,随着音乐朗读课文。随着音乐的缓缓播放,学生在脑海里想象五彩石的闪亮和五彩的光芒,这不仅可以给予学生广阔的空间进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审视能力。通过朗读课文,五彩石的神奇之美和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创造力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2.人物形象美

小学语文中的许多美文都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来表达作者的审美观和审美认识的。文章中的许多人物形象往往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有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学案例二:在《挑山工》一文中,对挑山工的四次外貌描述:第一次,“矮个子,脸儿黑声声的,眉毛很浓,大约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中间露出鲜红的背心。”第二次,“光穿着红背心,现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第三次,“他浓眉一抬,咧开嘴笑了,露出洁白的牙齿。”最后一次,“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

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作者对挑山工的四次外貌描述中,要表现的内在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这样描写外貌,其中词语用其他的词语代替怎么样等,使学生感受汉语用词的精妙。并让学生根据作者的外貌描写,画出主人翁的画像,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挥。通过对《挑山工》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挑山工的精神品质的学习。

(二)激发学习兴趣,创造意境,体会美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应精心地进行课堂设计以激发学生对小学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创设好的意境,更好地体会美。

教学案例三:在教《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文时,在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之后,提问学生为什么要将小女孩的悲惨遭遇安排在大年夜。考虑一下在大年夜其他的小孩都在干什么?另外,引导学生想象小女孩死的时候的悲惨场景。这时,学生会像亲自看到小女孩在风雪中的凄凉场景一样,激发学生对贫富悬殊的不满,并对小女孩充滿同情之心,在情感上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通过构建意境,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体会汉语的美。

(三)激发培养,引导学生积极追求美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体会美的能力的一种教育。美育教育的客体是学生,同时学生是学习语文文化知识的主体。美育教育的实施,不仅要依靠教师完整、系统的教育理论体系,还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积极追求美,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美育教育的效率。

四、小结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美育教育的作用,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当代教育者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找出最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美育教育方法,使语文教学与美育教育有效结合,以此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达到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方式[J].学周刊C版,2014,(10):130-130.

[2]沈洁.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方式[J].课外语文(下),2016,(4):162-162.

陈紫羡,福建省泉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挑山工美育美的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好美的雾
弘扬新时代“挑山工”精神 永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党员干部要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